溫暖的河流
因為日本人有過一段侵華歷史,所以說中國人都對日本有一段複雜的感情,即使它有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也仍然會痛快的承認。
但是,只要是冷靜的、理性的人,都可以正確的看待此事,進而得出正確的結論,不僅馬未都如此,連作家止庵也如此。近幾年止庵去日本高達十幾次,並且出版了一本書《遊日記》,大家可以拿來翻翻。
日本是一個災難頻仍的國家,比如颱風、地震都是經常光臨,而且力度都很大。就拿前一陣兒的颱風來說,對日本沿海的摧毀比對中國大陸強烈得多,對很多機場、碼頭都是毀滅性的摧毀。但你看日本民眾基本上沒有慌亂,一旦颱風停止,馬上投入建設,一座新城市馬上又復原了。
在幾次強烈的大地震之後,有序的撤離,甚至連機動車道都不佔用,沒有絲毫的慌亂,這就是訓練有序的結果,單從這點上就值得我們學習。我看到很多人在這些災禍面前叫好。這些自然災害是全人類的公敵,沒有必要幸災樂禍。即使我們對日本有仇恨的感情,但是在自然災害面前,仍然是要救助。
平心而論,日本文化確實有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這幾年日本人頻繁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化學獎和醫學獎,這就是日本教育的成功之處。我覺得,能承認差距,正視自己的弱點,從一點一滴著手,才能超過對手,這才是理性的做法。
迷樓
首先我們來看看馬未都評價日本都是怎麼評價的。
——參訪說——
馬未都說,有一次和攝影代表團去日本參訪,對方也是等量級大咖,我們是一票背心,對方是一票西裝領帶,我們這邊是一票癱坐,馬未都自己也繃不起來,因為腰疼,日本是一票正襟危坐,持續2小時。
——青瓷——
宋代對青瓷的追求已經到了登峰造極之程度。為啥呢,因為青色是客觀世界中本來就沒有的顏色,現在日本人還對這個青瓷鍾愛有加,十分細心的呵護和傳承著。
——日本旅遊說——
有朋友去日本回來說,感覺和想象中不一樣,人家很彬彬有禮。實際上我20年前也去日本了,也發現了日本不一樣的地方,一是守時,絕對不會遲到。二是不收小費,且工作認真負責。我在這裡說這個,不是為日本辯護,就是感受。
其實作者的不爽,某種程度上筆者是理解的。的確歷史上日本對中國做了那麼多傷天害理的事情,現實中又處處與中國為敵,沒說幾句中國的好,為何我們還要熱臉貼冷屁股呢。
其實只要換個思維就好了。
馬未都老師說日本,大多是親眼所見,親身所感,介紹日本的文化和現實,這有助於我們瞭解日本,古語說,知己知彼,百戰百勝。
中國與日本,雖然歷史上有剪不斷、理還亂的歷史關係,但著眼於未來,我們究竟要如何對待這個鄰居?
我們發動戰爭把他滅掉嗎?顯然不可能,這違反我國的五項基本原則,也不是中國的DNA。
我們老死不相往來?這個顯然也做不到,如今每年有700多萬中國人到日本旅遊,雖然日本人來中國來的少多了。但你不能管著自己的國民自由旅行的權力。而且,不相往來,也看不出對我們有什麼好?這不符合改革開放,共建全球生命體的國策。
現在中國人都有一個願望,就是全面超過美日,成為世界最好的國家。要達成這個目標還有許多路要走,只依靠我們自己,放棄對外部智慧的利用,也是相當不划算的。所以基於這個願望,對他人的長處多欣賞多借鑑,為我所用,壯大自我,不失為一個很好的途徑和方法。
所以馬未都先生講這些,就是一種自我激勵,我們還有許多待改善的空間。做好自我,自然有一天,能實現全面復興,到時候你強大了,你一定也不會在乎這多一句讚美,少一句批評,因為你將更充滿自信。
北京不冷東京熱
以前,有三個人參觀富豪的別墅,分別為美國人,中國人,日本人,依次感言,美國人說沒幾年我要超過他,中國人說,他是個奸商,偷稅用不正當手段取得財富,我呸,日本人說,值得我學習,我要向他取經。中國失傳的東西,有一大部分東西在日本,尺八,蘭陵王入陣舞,羅織經,在日本良奈是仿照長安所建,二戰之後,日本崇尚美國,美國復古的服裝被他們改成適合亞洲人穿的阿美咔嘰,美國反過來再學習這種穿搭,這種復古服裝大大滿足了不屑小腳褲小西服豆豆鞋的男人的青睞,將man與雅痞很好展現,日本因為地理的緣故,對死亡有深刻感悟理解,物哀,幽玄,侘寂,將音樂,動漫,還有浮世繪發揮極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這是我們中國的東西,他們都用到極致,難道瞭解“敵人",欣賞“敵人",是一種過錯,那麼何以戰勝“敵人”。
放牧天心w
為什麼會不爽呢?假如日本人下圍棋贏了你你會不會不爽,假如日本人制造的筆芯比你好用你會不會不爽?中國目前最可怕的就是見不得日本一點好,只要有人說日本的好就要被罵賣國賊,那跟以前的閉關鎖國又有什麼區別,明明別人的有好東西自己卻看不見甚至還不讓別人說,那根清朝的時候,外國人要展示最先見的武器,皇帝卻說你們這些都是奇技淫巧,我泱泱大國什麼都不缺,這種思想是非常危險的。
我也很討厭日本,因為他近代做過非常讓我們痛恨的事情,但這些並不妨礙我去認真對比中日之間的差異,如果別人有好的,我就會虛心學習,通過對比才知道自己的不足。在看了中日的某些東西之後,我也會忍不住的讚歎一聲,這個東西真好呀我們還差的遠,我覺的這種心態才正常,那種動不動就喊著日本人每一個好東西,日本東西東西都是垃圾的行為,跟當年義和團殺洋人滅洋貨又有什麼卻別呢。
具體的馬未都,我非常喜歡馬夜,馬爺的主要研究領域是古玩,在古玩界如果誇日本的好有時候是無可奈何的,因為古玩這種不可再生的東西中國沒有了就是沒有了,就只能去日本看,去日本看到那些保存非常完好的中國文物或者中國古代文化傳統,肯定會由衷的發出讚歎,中國的先人是真厲害呀,能做出如此精美絕倫的東西,當然我們以不得不承認,這其中日本人對文物保護的重視程度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
比如說我們現在最推崇的唐朝,你要想看到唐朝風格的建築,就必須到京都和奈良去,因為京都是仿照洛陽建的城,奈良是仿照長安建的城,這些建築在中國是一點點影子都找不到了,我們最引以自豪的唐朝,就只能去日門才真正能窺測到當時究竟是個什麼模樣。
所以我很能理解馬爺對日本有些好東西的讚歎,再比如說茶道花道等,的的確確是從中國傳入日本的,可是現在日本這個曾經的徒弟確實比中國這個師傅做的好,難道我們還沒有勇氣去承認日本某些方面尤其是古代文化傳承發揚方面比我們做的好嗎,要是連這一點清醒都沒有,我們真是連清朝的國民都不如。
作為一個喜歡古文化的人,其實內心是很糾結的,日本在傳承古代中國文化方面,遠遠領先與中國,甚至到了讓你不得不讚嘆的地步,因為你讚歎的往根上說是中國的東西,但是現在中國確實沒有了,或者說中國做的遠遠不行。
最後上個圖,有人說漢服有點像和服,這特麼才是說爺爺像孫子,和服也是從中國學來的,儘管現在有人在推廣漢服,可是效果和社會影響力卻遠遠沒有和服那麼大。作為中國人,我們應當知道我們差距在哪裡,要有文化自信,我們的好東西終究有一天要在我們手中發揚光大,但目前還是要尊重一下事實,某些方面日本確實比我們做的好。
昭烈名臣
我在常州王子紙業接觸過當時建廠的日本人,日本人工作認真,尊重上級,對中國人的一些耍小聰明偷懶的行為有很大意見。當時一起工作給我的感覺就是如果我們能像日本人那樣工作,中國會更強大。
春水秋水
首先我肯定馬未都有自己的知識儲備和積累,這點很厲害。但我從一開始就對他沒有好感。為何?他自己曾不止一次的表示過,很多收藏都是在WG期間收集到的。也就是說原本的主人受到衝擊和迫害之後他才有的撿漏的機會。注意這個撿漏和文玩行裡的撿漏還不大一樣,文玩行裡撿漏大意是對方不知情的情況下正常買賣得來的。而他呢?我覺得原本的主人大部分都是知道那些東西的價值的。人家被砸被搶,然後你去淘換人家的寶貝?然後堂而皇之的自己開個博物館?呵呵上一個這麼無恥的國家加英法!現在他們的博物館裡還有屬於中國的文物!由此可見,人品如何了,在崇洋媚外也見怪不怪了
大熊Jv44
我覺得馬未都對文化對歷史對社會是有一定的見解的。
馬未都出身大院,大院子弟嘛,有濃厚的北京頑主之感,歷史、文物、社會見解是他比較擅長的領域。相信馬未都老爺子是很多人敬佩的對象,他的知識與見解也被很多人塞進腹中,思與腦中。
那麼引到稱讚日本這個問題上,為什麼很多人就反對或是不理解了呢?
日本在我國是個很敏感的話題,除卻電影與動漫行業,其他只要稍微一牽扯到日本,就會引起巨大的波動與反響,大部分人就會以“愛國主義,勿忘國恥”為中心思想點進行反駁。
其實呢,我們客觀分析我國國人應該對日本的態度。
第一,“愛國主義,勿忘國恥”是非常正確的。
這是每個國家,每個民族都應該共同遵守與擁有的基本情懷。現在許多人擁有“精日”“蔑華”的思想與言論,大家應該共同抵制,嚴厲懲處,因為一個人行為上犯了錯可以改正,但思想上有壞了,那就從根上爛了。
第二,我們要正視日本。
日本近現代就是強國,並且到現在也不容小覷。他們的文化雖然大部分都是從我國傳播過去的,但由於民族、歷史、地理、人口等因素,他們對於傳統文化的堅守性確實不錯,對於現代科技文化與傳統文化的結合取捨性也做的比較好,並且他們善於瞭解別人的文化。其動漫產業、電影產業軟實力也比較優秀。個人修養層面平均指數也挺高的。
第三,日本也確實有些問題的存在。
我上句話講到,日本的個人修養素質平均指數比較高,但他們的思想統一的有些歪曲,劣性。很多我國發明興起的文化卻成歪曲成了他們,許多歷史也盲目誇大。
這也導致為什麼會有這麼多導火索引爆愛國主義情懷這個點。
綜上所述,馬未都對於日本客觀性的讚揚沒有錯,我們要同樣不要盲目愛國,盲目謾罵抨擊。但是,我們的國家同樣擁有悠久的歷史與茂盛的文化,有些人不傳承反而去怪我國的文化素質不高,進行“精日、蔑華”的思想與行為,我們絕對不能忍,嚴厲打擊。
我過往的回答中有對高曉松、梁宏達、馬未都三個人的對比與見解,大家有興趣可以去看一下。於柏十
馬先生也是我非常喜歡的“公知大咖”,但是相對而言是屬於小眾的那種。馬未都突然間的“爆紅”是得益於前兩年的央視文化節目“百家講壇”,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原因就是前幾年的文玩熱潮。
(馬先生基本上尊重事實,偏頗較少)
幾年前大家突然發現身邊的人信佛不信佛都在手腕上戴一串佛珠,或菩提,或金絲楠,或黃花梨。各家衛視的鑑寶類節目也是火的一塌糊塗,原因就是如今社會上大多數人對金錢的過度崇拜。
馬未都從青年時期就開始愛好收藏,先於如今的跟風炒作投資人幾十年。而且馬先生收藏主要是出於個人喜好和對文物的文化價值追求,而不是一味地追求價格。
(中國的茶道,日本卻很好的繼承和發揚)
馬先生的脫口秀或者說內容輸出都是基於此而展開的,通過對收藏對文物的解讀輸出傳統文化和歷史文化,更具特色的就是馬先生字裡行間的市井人情味兒。
馬先生的內容主題和載體都是收藏和文化。而在這一方面日本的確比我們國內做的比較好。當年我們某運動破四舊的時候,將好多傳統文化下的東西親手破壞。著名的古建築學者梁思成曾苦苦哀求保護中國古建築,然而在他的哀求下保存下來的卻是日本的京都。
(古力,聶衛平,吳清源等老一輩都反過來師從日本)
在由此追溯,中國古傳統文化中的圍棋,茶道,漆器等等優秀文化,確實在日本得到了繼承和發揚。反觀這些本來我們的文化卻被國人視為草芥而棄之。
(如此漂亮的漆器,本來是我們南方地區的特色)
這些都是事實,只不過借馬先生之口說出,有什麼不爽的呢?別人強就得承認,只要不偏離事實真相。
就像前年我們的GDP終於超越了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好像中國人有錢了。實際上以日本十分之一於國人的人口基數創造了和我國旗鼓相當的GDP,平均下來人家還是我們的十倍收入,爽不爽?沒辦法,這是事實。
春苗說
古代中國是日本的老師,從唐朝大將劉仁軌大破日軍開始,日本全盤唐化,學習唐朝的制度體制和文化技術,持續了千年。
到了近代,日本是中國的老師,清朝末年和民國時期,中國的很多精英都是流日深造,孫中山,蔣介石等等都是日本留學歸來,幹部,制度,主義等等詞語也是從日語中直接引用。
解放後,日本也是早期願意跟我們建交的資本主義國家,提供了很多的技術和資金,現在我們的國產車發動機大多都是日本老三菱發動機改裝而來,火車技術最早也來自日本。
愛國重在自知,瞭解歷史,瞭解自己,瞭解敵人,不盲目的愛國,不打著愛國的幌子,去當無知的噴子。我們痛恨侵略者,到也要反思自己,弱國無外交,國家強大,別人才不會欺負你,才能避免被侵略,被奴役。
至於馬未都先生,說的都是自身感受,大多也都是實情,我覺得沒啥不可以的,學人家好的東西,改正我們不足的地方,才是強國國民該有的胸襟和情懷。
立正站好5
馬未都家是北京軍隊大院的紅二代,自我感覺良好,也是混出人樣的基礎,骨子裡瞧不起平民百姓,甚至都有兵種歧視,所以都這個歲數了,成不了大家了。至於哈日,從純技術角度一點錯都沒有,中國人之所以落後,具體到個人都是文化淺薄(漫長曆史長河,能上得起學生不多)三觀不正(自給自足,見不得別人好),目光短淺,有點技術自己捂著單傳,得不到發揚光大,失傳是常態,侷限性很強。怪只怪皇帝家天下。中國人醒醒吧,崇拜皇族崇拜富人比哈日哈韓都無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