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畢業「嫁入農門」 十年寒暑成農業專家

走進惠陽平潭、良井等農業大鎮田間地頭,說起

大學畢業“嫁入農門” 十年寒暑成農業專家

這個名字,農戶們可能比較陌生,但說起“小李老師”,則許多農戶都會豎起大拇指。

作為農業人,尤其是最近5年來為做好世行項目,李冬嫻三天兩頭下鄉進村,不是在農戶家,就是在農資店,要麼就是在田間地頭,向農戶瞭解情況,解答農業技術問題,她早已成了農戶們的貼心人。

作為年輕的女孩子,農業工作很辛苦,李冬嫻卻一直說很感恩這份農業工作,讓她一直腳踏實地;感恩自己所服務的千萬農民朋友,讓她不僅收穫工作成績,更收穫人生價值。

姓名:李冬嫻

性別:女

單位:惠州市惠陽區農業技術推廣中心檢測股股長,惠陽區世行項目辦專職副主任

擅長領域:測土配方施肥、化肥減量增效等技術試驗示範推廣、農戶培訓

大學畢業“嫁入農門” 十年寒暑成農業專家

旅遊農業引客來

大學畢業回到“農門”

今年32歲的李冬嫻是惠陽秋長人,出身農村,從小深諳農事。一般人大學都是為了跳出“農門”,她卻在大學畢業後又一頭扎進了“農門”。“我覺得是因為我與農業、農民有緣分,”李冬嫻笑說,2008年,剛大學畢業的她機緣巧合得知區農業局因啟動國家測土配方項目需要招檢測員,於是她趕來應聘並憑著熟練的專業知識成功入選。隨後,她先後在惠陽區土壤肥料站、區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督檢測中心和區農業技術推廣中心檢測股工作過。

“對工作負責就是對自己負責”是李冬嫻的座右銘。剛參加工作時,因對業務不瞭解、不熟悉,加班便成了常態。通過惡補各項業務知識,虛心向領導和同事請教,她的工作效率和質量都有了較大地提高,曾作為代表被省農業廳派去參加全國農業信息統計培訓研討會。

李冬嫻感慨,自己對農業工作越來越喜愛,越來越有情懷,離不開一批兢兢業業、一心為農民的前輩們對她的指導和影響,他們不僅給予她各種挑大樑的機會,還手把手教會她各方面業務知識。“古主任(惠陽區農業技術推廣中心副主任、推廣研究員古幸福)經常跟我們說要學農、愛農,踏實做一個農業人,我一直謹記在心;刁工(惠陽區農業技術推廣中心高級農藝師刁石新)年紀這麼大了,仍喜歡去田間地頭跟農民打交道……”李冬嫻說,她最喜歡跟著老農業技術員去下鄉,每每聽到農戶說“您推薦的種子好好用,您推薦的農藥很有效”時,她的心裡就充滿了感動,並暗自決心,也要踏踏實實做一個讓農戶信任,給農戶真正帶去幫助的農業人。

編寫世行項目方案5個月幾乎每週都要加班

5年前開始,李冬嫻具體負責世界銀行貸款廣東農業面源汙染治理項目(簡稱“世行項目”)在惠陽區的組織實施。因為工作關係,她三天兩頭下鄉,走進田間地頭,與農戶們在一起,漸漸拉近了與農戶的關係,併成為讓農戶們稱道的“小李老師”。

世行項目是廣東省農業史上利用世界銀行貸款最大的項目,也是國內首個利用世行貸款實施農業面源汙染治理項目。世行項目通過IC卡補貼,引導鼓勵農戶購買高效肥料和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並結合技術指導培訓督促農戶科學使用肥料和綜合控制病蟲害,從而實現減少農業面源汙染和農戶節本增效。

大學畢業“嫁入農門” 十年寒暑成農業專家

航拍河南許昌供港蔬菜基地阡陌縱橫田園畫

2012年11月,為做好惠陽區世行項目準備工作,尚在休產假的李冬嫻接受安排毅然回到工作崗位。之後,為趕製項目第一年實施方案,她跟隨專家、同事深入到各鎮村開展基線調查,並結合全區土壤耕地土壤現狀和檢測分析數據編寫方案。“因為沒有現成的方案模板可以參考,方案改了一遍又一遍,改好一遍就送給省專家和世行專家看,有意見再改,前後大改有7次,小改無數次。”回憶起那5個多月的方案編寫歷程,李冬嫻直呼“酸爽”、難忘,幾乎每週末加班,上班兩個月就瘦了10斤。

不過,功夫不負有心人,歷經多次修改和完善,她最終完成了《廣東農業面源汙染治理項目惠陽區第一年實施方案》的編制,是全省首個得到省農業廳領導和世行專家的認可的方案,該方案還成為了全省其他縣區參考的範本。

5年開展200多場技術培訓

2014年,世行項目在惠陽正式啟動,並率先在平潭鎮4個村開展。為了讓農戶們認識、接受世行項目推行的環保理念,自願使用推薦的配方肥、生物農藥,李冬嫻化身半個農民,不論嚴寒酷暑,每個星期有三四天在農村,要麼和同事在田間地頭開展技術指導,要麼就是在為農民培訓,要麼就是在定點農資店瞭解情況。

“世行項目是我從頭經手實施的,就像自己孕育一個孩子,我特別想做好它,而做得好不好,農戶們說了才算。”李冬嫻說,每次下鄉遇到農戶,她都會迫不及待地問老鄉“有沒有使用推薦的配方肥”“使用效果怎樣”等等,聽到老鄉肯定的回答她會非常高興,而如果老鄉反映任何一點問題她都會想辦法去解決。

“世行項目倡導用生物農藥代替以前的化學農藥,我們合作社的水體、土壤都有改善。而小李老師為了宣傳世行項目,經常下來指導,我們有任何不明白的,她都會想辦法幫弄明白。”惠陽沙田利豐盈合作社負責人賴安輝說。

平潭鎮張新村是個紅蔥大村,村裡許多農戶都種植紅蔥。2014年,村裡的紅蔥有段時間爆發病蟲害,農戶們用了常見農藥後卻不見效果,大家都很焦慮。李冬嫻和同事得知後,趕緊請來省農科院專家來“看病”,經過診斷後,專家推薦了適合的生物農藥。一開始,農戶們還很懷疑生物農藥的效果,但抱著試試看的心態使用後,病蟲害果然好了,農戶們的意識改變了:“原來生物農藥也是有效的,而且還環保。”

解決紅蔥病蟲害最根本的是要“防”,最好是安裝殺蟲燈。有了環保意識,農戶們對殺蟲燈也不排斥。殺蟲燈裝好後,村裡還派人值守。對農戶來說,每天到地頭看看殺蟲燈裡捕獲的蚊蟲,是一件很有成就感的事。李冬嫻開心地說,而今,張新村種了2000多畝紅蔥,裝了40多盞殺蟲燈。

從2014年至今近5年來,看著一個個農戶從懷疑、牴觸使用生物農藥,再到真心接受、自覺購買生物農藥,李冬嫻瞧在眼裡,樂在心裡。5年前世行項目在平潭啟動時,只有1042戶農戶參與;而今,這一項目已在惠陽平潭、良井、鎮隆、永湖和沙田5個農業大鎮88個村(合作社)推廣,推廣化肥減量控汙技術和農藥減量控害技術5萬多畝,惠及農戶超過5000戶。李冬嫻也在200多場技術培訓中,成了農民的好朋友。提到惠陽區農業局世行辦的“小李”,很多農戶都會豎起大拇指。

由於工作踏實,成績突出,李冬嫻還多次在全省的培訓班上做典型發言,多次獲得了省世行辦領導及世行專家的好評,2016年還被省農業廳世行辦選為代表赴法國進行了為期21天的土壤養分管理及綠色防控技術培訓。

完善編寫多篇農業技術資料服務農戶

這些年來,除了承擔世行項目的實施,李冬嫻還身兼數職,連續多年參與惠陽國家測土配方施肥、有機質提升、蔬菜化肥減量、“菜———稻———菜”輪作等技術試驗、示範和推廣,取得了較好的成績。目前惠陽區測土配方施肥技術已深入人心,實現了全覆蓋。

惠陽區種植作物繁多,種植模式複雜,為更好地指導項目農戶按規生產,結合惠陽區檢測分析和試驗數據,李冬嫻完善編寫了《惠陽區世行項目水稻種植集成技術指引》《蔬菜主要病蟲害防治技術指引》等技術資料,並製作成宣傳單張派發給廣大農戶,受到了農戶們的歡迎,共派發宣傳單張2萬多份,惠及每個項目農戶。

2017年,李冬嫻還主持了全國“化肥農藥零增長技術進萬家活動”在惠陽的具體組織實施推廣,獲得了較好成績,惠陽區農業局和推廣中心均獲得了先進單位,其本人也被省農業廳評為“先進個人”。

在同事眼裡,李冬嫻不僅工作上拼命三郎,更是個愛學習的人。她不僅堅持學習,向書本學,向同事學,向農戶學,向實踐學,並把學到的知識用於指導實際工作,撰寫並發表了多篇農業技術推廣的論文。

2017年,因主持全國“化肥農藥零增長技術進萬家活動”而被評為“先進個人”並站在臺上接受表彰和發言時,李冬嫻再次發自肺腑地說:“做一個愛農業,愛農民的農業技術人”。懷著這樣一個理念,她說,無論接下來接受什麼樣的工作任務,她都有信心、有熱情去圓滿完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