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小琴童》專業看得懂,成長中不棄童真

最近,正在炫動卡通衛視、愛奇藝熱播的VIP陪練《天才小琴童》節目吸引了眾人目光。該節目由鋼琴王子李泉、創作才女丁薇、殿堂級音樂製作人凃惠源出任明星導師,帶領30名小琴童展開為期5周的音樂之旅,以最終與專業交響樂團合作一場專屬音樂會為目標,共同在鋼琴夏令營中學習、成長。

週五(10月19日)播出的第二期中,導師們帶著孩子們開啟了各自的音樂旅程,或去探訪鋼琴內部的秘密;或去合唱團學習何為“合作”與“傾聽“;或去錄音棚瞭解歌曲製作背後的那些事,用多元化的手段讓孩子們從不同的角度走進多彩的音樂世界,擴展小琴童們的音樂理解力。

作為一檔少兒鋼琴才藝夢想類節目,《天才小琴童》開闢了全新視角,靈活運用最新綜藝表現手法,不僅精準傳遞了專業音樂的態度,也讓一群萌娃成功打破了世人對琴童的刻板印象,可謂今年熒屏綜藝的一大驚喜。

《天才小琴童》專業看得懂,成長中不棄童真


堅持以“琴童”為本寓教於樂

首期節目中,李泉用鋼琴黑鍵彈出了古詩《春曉》的印象,婉轉唯美,令人讚歎。他此舉是為了讓孩子們認識鋼琴黑鍵,感受鋼琴裡蘊含的“中國風”。這樣的教學方式獨闢蹊徑,既拓展了小琴童對鋼琴的認知,也用詩意的方式鞏固了知識點。除此之外,丁薇讓孩子們“聽曲畫情緒”、凃惠源借“網紅杯子舞”帶大家玩節奏遊戲等,每一個音樂知識都被包裹在有趣的外衣下,對小朋友非常友好,也使節目在專業性和可看性上實現了平衡。

成年人以習為常的表達方法,有時卻會讓小朋友們不解——這不,當一個孩子因理解不了“來自”的意思而困擾時,不管是導師還是節目編導都笑著說“沒關係”,接連換了幾種表達方式,幫助孩子理解,孩子隨之鬆了一口氣,露出笑臉。這個過程之所以動人,恰恰因為它表現了節目組對童真的尊重和保護。節目錄制過程中,沒有以大人的姿態隨意命令、糾正孩子,而是與他們平等對話、適當引導,幫助他們成長。因此,節目也誕生了許多童言金句和爆笑瞬間,讓觀眾看到萌娃本真的一面。

專業與趣味並行,童真與成長兼顧,是《天才小琴童》的核心優勢,而這也源於節目組對導師的選擇、對製作初心的堅持。

《天才小琴童》專業看得懂,成長中不棄童真


明星導師助琴童發現樂趣

一般綜藝節目邀請導師,會考慮他們的“流量”以及綜藝感,但《天才小琴童》在明星導師的選擇上,更看重他們的音樂專業度,以及同理心。李泉、丁薇和凃惠源都是琴童出身,他們在指導琴童時更有代入感,能體會孩子心中所想。而過硬的音樂素養,則保證了他們的教學乾貨滿滿,讓小琴童們能夠在這個夏令營中獲得真正的提高。

現在的孩子學琴出發點和以往有所不同,但家長給到的壓力卻差不多。對此,李泉深有感觸。“我最害怕看到小孩子彈琴很嚴肅,他在家肯定受到很多‘壓迫’。如果我是那個家長,我自己要喜歡音樂,我要把我喜歡的給你聽,這個才是跟小朋友的交流。”對此,丁薇也感同身受,兒時學二胡,她可沒少挨訓:“當練琴變成重複性工作,就會很乏味,孩子很痛苦,就很難堅持。”

三位導師都強調,要讓孩子從音樂中發現樂趣。為此三人精心備課、各出奇招,通過滿足孩子的各種心態,從音樂周邊的部分激發他們,無論是合作的樂趣,還是對想象力、創造力的培養,都能給孩子們帶來不一樣的音樂體驗。

丁薇表示,“不能讓孩子一個人悶頭拼命。孩子們都怕孤單,一旦和小夥伴聚在一起,很容易打成一片。如果可以讓他們一起玩,在玩中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加深對音樂的理解,他們對音樂會更有興趣。“

通過兩期節目,觀眾也發現,小琴童們很願意去嘗試各種各樣的遊戲,在遊戲中彈琴反而更自得,也更有自信。最新播出的節目中,凃惠源讓小琴童們為無聲電影片段配樂,兩個孩子彈出了不同的情緒,其他孩子也用心聆聽,甚至能像模像樣地做出細緻點評,這比一個人悶頭練琴的效率要高出許多。

為了配合三位導師的教學需求,節目組調動了全部資源,組建起由著名音樂人黃洋領銜專業的保障團隊,由包括上海音樂學院鋼琴系教師、兒童音樂教育專家、VIP陪練教師等專業人士同步加盟,再根據節目中導師、小琴童的不同需求,細分成古典、流行、爵士三個組別。主創團隊與導師們通力合作,每天優化課程內容,將專業的音樂知識以寓教於樂的方式改編出來,課堂由此變得輕鬆活潑起來。

《天才小琴童》專業看得懂,成長中不棄童真


節目組堅守初心護童真

如今,隨著學前教育的壓力越來越大,中國琴童的規模也呈幾何倍數增長,達到三千多萬,與之相伴的,是越來越多孩子和練琴有關的不愉快的童年回憶。談到《天才小琴童》的製作初衷時,總導演陸楊表示:“我們想為琴童們打開一扇窗,讓他們真正欣賞音樂、瞭解音樂、熱愛音樂。同時為他們提供一個專屬舞臺,讓他們找到自信,收穫未來!”

琴童選拔歷時3個月,節目組以“熱愛音樂,個性鮮明”為標準,對近兩百位琴童進行電話、視頻兩輪採訪,最終遴選出30人參加節目。主考官們用最家常的方式與孩子們聊天,瞭解他們的日常起居、個人好惡、喜怒哀樂——在“琴童”之前,他們首先是“兒童”,褪去所有定語,孩子們的美好童真,才是最值得展示的。

為了保護好這份童真,導師們採取因材施教。凃惠源曾教過很多小朋友,他會根據學生的性格來管理他們,“絕不”採取任何高壓方式”;丁薇也很善於與孩子們相處。當班上的小學員張想與蘇菲產生矛盾時,她分析了他的性格,採用因勢利導的方法,在保護孩子童真的同時,讓他們認識到與他人和睦相處的重要性,最終,兩位小夥伴和好如初。

結束了夏令營的短暫訓練,將節目的理念帶回孩子家裡,讓琴童家長、老師接受正確的音樂教育理念,正是《天才小琴童》節目組的初衷。“其實短短几期節目,能夠做到的畢竟有限,,但至少希望這個節目是一個開端,可以引起小朋友的興趣,引起公眾和社會對我們怎麼用音樂去教育孩子的一個思考。”

期待《天才小琴童》成為一個好的開端,讓天下小琴童們真正愛上音樂,助力孩子快樂成長。

《天才小琴童》專業看得懂,成長中不棄童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