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名選才,還是以能選才,說說古代的取人制度



以名選才,還是以能選才,說說古代的取人制度

古往今來啊,人才都是眾所周知的重要,畢竟不管是做什麼事情,都是需要人手的,從那些力挽狂瀾的歷史傳記中,我們也能看出來,人才是一個時代的痕跡,甚至關乎一個時代的命運。

以名選才,還是以能選才,說說古代的取人制度

處於奴隸社會制的商周時期選官的方式是這樣的,周天子分封一大波貴族,這些貴族們自己圈著一塊地,掌握屬於自己的權利,所以官職自然就被壟斷了,世世代代為繼,這為世卿世祿制。一個“世”字,血緣關係昭然若揭,貴族的繁衍能力不能否認,人倒是有,“才”有沒有,倒是存疑了。

以名選才,還是以能選才,說說古代的取人制度

戰國時期的人才選拔是客卿制。有才能的人或者沒才能的都去投奔某位貴族,某位貴族以客人之禮相待,先花點錢圈養起來。然後這些食客們各憑本事,在戰場謀略等等境遇中獲得功勞,從而提拔任命。其實我們從語文課本中就能略知一二,比如和孟嘗君有關的“雞鳴狗盜”,和平原君有關的“毛遂自薦”,這些都是食客們活動的痕跡。

以名選才,還是以能選才,說說古代的取人制度

漢朝的取人才制度是察舉制,察舉制的一個重要的科目是“舉孝廉”,雖然“舉孝廉”在歷史上的名聲不是很好,被詬病為內定人選的一場選秀,而且這種自上而下的推選制度甚至可能因為地方官的愛惜羽毛成為了一個政治性負擔。徵辟制也是用的比較多,即是皇帝或者官府禮請有名望的人出來做官,被邀請的人或推辭或欣然前往。看看,“名望”二字在裡面多麼重要,空子太多可以鑽。

以名選才,還是以能選才,說說古代的取人制度

到了魏晉南北朝時期,魏晉南北朝可是地球上的小冰河期,天氣那叫一個惡劣,什麼蝗災啊、地震啊、瘟疫啊,再加上兵禍,民眾常常是居無定所。這就導致“察舉”沒辦法進行下去了。魏朝的曹丕想出一個新方法,叫做“九品中正”,中央委派官員任作“中正”,親自對當地讀書人進行考核,考核成績分為九個品級並作為選拔依據。不過這個還是不可避免的被名門望族給壟斷了,隨著社會的越發動亂,也是進行不下去了。

以名選才,還是以能選才,說說古代的取人制度

隋唐,大名鼎鼎的科舉制度就出現了。以考試成績作為選拔人才的依據,歷朝歷代不斷修改科目和考試內容,提高考試地位。到了明清,科舉制度已經變得非常的成熟了,很多寒門學子得以進入官場,比如我們熟知的范仲淹,宋濂。科舉制度的初衷其實是改變官員人才幾乎被名門望族壟斷的局面,並且把選拔人才的權利集中在中央統治階級的手裡。但是更廣為現代人所知的是,科舉制度禁錮了讀書人的思想,束縛了學術的發展,成為了社會一大弊端。

以名選才,還是以能選才,說說古代的取人制度

科舉制度生存了1千多年,嘆一句生命力頑強,但是想想又覺得太有道理,就是到了現在,諸位不也是一層層的向上考的麼,小初高,還有大學碩士博士,最後一層可以類比的,不就是國考這種終極考試了麼……

這麼一想,也不由得生出嗚呼哀哉之類的情緒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