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受欢迎的程度,取决于你怎样过周末!


你受欢迎的程度,取决于你怎样过周末!


说起来,有些人肯定不懂,周五对苦逼的上班族意味着什么?

生活,永远不止100种情绪——前天竟然收到男神的礼物……早上睡过头又迟到了……今天又到周五了……

星期五,是工作效率最高的一天。

原因很简单,要过周末了!那么问题来了!!

你受欢迎的程度,取决于你怎样过周末!

关于放假休息,我们真的需要吗?

我们生来就在接受“坚持不懈”的人生理念,我们也曾听励志的鸡汤说过:“在你休息的时候,别人都在努力,你就落后了”。

这些似乎都有道理,虽然无错,但也不然。

朱光潜在谈论休息的文中,曾经写道:

休息不仅为工作蓄力,而且有时工作必须在休息中酝酿成熟。

凡是走过长路的人都知道算盘打得不很精确,走久了不歇,必定愈走愈慢,以至完全走不动。我们认为走路“不怕慢,只怕站”,只是一个片面的真理。

西方各国都把效率看作一个迫切的问题,心理学家对这问题做了无数的实验,所得的结论是以同样时间去做同样工作,有休息的比没有休息的效率大得多。”

心理学家有过解释,有意识作用的工作须得退到潜意识中酝酿一阵,才得着土生根。通常我们在放下一件工作之后,表面上似在休息,而实际上潜意识中那件工作还在进行。

有人会告诉你:“坚持跑,不要停,哪怕跑得慢,依然在前进!”

那么我也想说:“要利用好休息,这样后面的路,你会跑得更快!”


你受欢迎的程度,取决于你怎样过周末!


你受欢迎的程度,取决于你怎样过周末!

在假期中,怎样才算是真正的休息?

进入假期时,我们经常会选择那些简单的、行而有效的方式来“休息”,比如在沙发上“葛优躺”着看剧,或是趴在床上一整天……过后似乎身体上没那么累了,但总有一种莫名的空虚感,为什么会这样?

在假期中,“没有做什么,反而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身体上看似得到休息,但心理上却没有得到放松。


在电影 《志明和春娇》 中有一个片段:

不同行业的上班族们,趁着午休短暂的时间,聚在小巷中,闲聊偷懒,吐槽着平时的琐事。聊到烟熄灭了,大家也都又都各自回到日复一日的工作中去。

面对工作的各种压力,他们能坚持下来,没有被击垮,是因为那些压力和情绪,都早已随着闲聊,统统丢在了巷子里。

由此可见,假期中活动的内容尤为重要,选择去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能让你感到满足和开心的事情,释放你的压力和情绪。

但也不要太过劳累,否则累趴的活动反而会引起你的负面情绪。计划一次简单的小旅行或许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真正优质的假期,心理和身体都应得到放松。

你受欢迎的程度,取决于你怎样过周末!

假期的最佳解锁方式——旅行

假期活动有千万种,为何旅行才是最佳的解锁方式?去旅行奔波难道不会更加劳累吗?旅行给人的心理上又会带来什么?

全球各地的心理大师经过数十年的心理研究,共同证实了旅行对生理(physical)和心理健康(psychological/mental health)的诸多益处

如果周末在旅途中的你,可要好好觉察一下,它们是否正在你的身上悄然发生:

1. 增强创造力

Creativity Enhancement

创意来自何处?是大脑整合新信息、新环境、新人物、新事物的能力。

我们的确可以通过过往的记忆整理出全新的组合,可是,若我们不及时 “补充库存”,脑袋里的素材库也总会枯竭哒。

怎么办?简单粗暴:去接受新的信息、去到新的环境、去认识一个陌生人、去接触新鲜事物!

“可是,这些一切 ‘新的东西’ 对我好像没什么用啊?”

会这么问,那你的创造力已经危险啦!因为你已经多多少少习惯了在自己固有的环境和熟悉的事物中打转,甚至低估你的大脑利用新鲜事物的能力。

2. 人格层次升级

Personality Upgrade

人格(personality)居然可以改变?

当然可以!

心理学研究表明:虽然我们的性格在出生时就已由基因决定了很重要的部分,但我们的经历和身处环境,日积月累,足以改写与生俱来的人格特征。

根据人格心理学家的 “大五理论”(Big 5 Personality Theory),所有人的性格都可以在五个固定的维度上衡量。


你受欢迎的程度,取决于你怎样过周末!


每个维度彼此独立但又互相关联。在这五个维度上得分较高的人,典型的人格特征有:

  • 外倾性(extraversion):为人热情、善于社交、办事果断、思维活跃
  • 开放性(openness to experience):想象力强、情感丰富、追求新颖
  • 责任心(conscientiousness):公平公正、有条不紊、尽职尽责、克制谨慎
  • 宜人性(agreeableness):信任他人、利他主意、谦虚依从、同理心强
  • 神经质(neuroticism):焦虑、敌对、压抑、冲动、脆弱

从以上五个维度来看,旅行,特别是较为长期的深度旅行,对人格会带来怎样的影响呢?

心理研究告诉你:前四项一律增强,最后一项减弱(即从神经质转为情绪稳定)。

正所谓人格层次的全面升级,在旅途中,遇见全新的自己!

3. 提升情感关系质量

Relationship Strengthened

有句话怎么说的来着…… 我和 ta 合不合适,共同旅行一次就知道?

这话不假!而且,顺利走完一场旅行的恋人,可以彼此走得更近、携手走得更远。

心理研究表明:和另一半共同走上旅途、或是分享旅行中的点滴细节,都会起到这样的作用。

去哪里?怎么去?酒店住几星级的?脚程赶一点还是放慢一些?要不要给亲人和同事买点纪念品?旅游回来要留多长时间休整一下再回到上班状态?……

你和 ta 就以上这些问题的讨论、决策、甚至是争吵、推翻结论重新来过…… 都是彼此加深认识、掌控人生、面对未知、互相体谅和理解的过程。

除了上面这些可以预计到的问题,旅途中还难免遇上未知状况。

和 ta 一起,不仅走完全程,还能在旅途中收获开心和成长。

这样的人,当然也是人生旅途的不二之选。

“情感关系”也不限于爱人之间,它存在于你和身边所有 “重要他人(significant other)” 之间。

4. 懂得感恩、学会包容

Gratitude & Diversity

心理学家还发现:在旅途中善于观察旅行地和常住地的区别,有助于我们更懂得欣赏和珍惜自己平时已经拥有的人、事、物。

广东人离家不久可能就会说:

这里连个喝茶的地方都没有!啥时候我才能找个地方坐下来,泡上一壶菊普,凤爪虾饺排骨吃完一盘又一盘啊?

从小村庄来偶尔来次大城市的人会感叹:

这里的节奏好快,人际关系好复杂,才几天我就已经开始怀念家那头的简单了。高楼大厦遮天蔽日,这样的生活送给我也不要。

于是旅途结束回到家里,喝上第一口菊普会觉得今天的茶额外沁人心脾,走在乡间小道上迈出每一步都会觉得格外踏实……

你会更珍惜、更感恩,那些你已经拥有太久、习以为常的一切。

同时你也也会直观地感受到:在这个大千世界,有多少人就有多少种活法,大家对快乐和悲伤的定义也千差万别。

你会慢慢教会自己:这个世界上没有 “更好”,只有 “不同”。

于是你懂得欣赏这个世界的多元化,也变得更加包容。

5. 还有更多,更多

So Much More

除去上面提及的四大好处,旅行还会带给我们持久的快乐和满足感、帮助我们释放压力、增加我们的自信心、扩展我们对自我的认知和理解……

“听上去很棒棒的样子,这些好处,旅行一次就能收入囊中?”

那就要看:你具体是以什么姿态踏上旅途啦~


你受欢迎的程度,取决于你怎样过周末!


你受欢迎的程度,取决于你怎样过周末!


假期宅在家,也要宅得惬意


旅行是需要提前一些时间作计划的,其中还有一些大大小小需要注意的事项。

也话你会说:做旅行计划本来就很麻烦了,还这么多要求,哪儿也不去了!

No problem!

来看看不去旅行,也能享受假期生活、收获身心健康的好方法。

谁说一定要人在旅途才能切断工作?关掉工作电话、禁止微信工作群提醒、绝不打开工作邮件……

你敢做,就会有收获!而且…… 比起在旅途中日夜兼程的人,你也有自己的优势:

旅途中会有很多不受我们自己控制的因素,但宅在家里,我们可以做自己生活节奏的主人。

平日的生活是否毫无规律?你说了多少次要自己给自己做饭不叫外卖?是谁办的健身房会员卡在钱包里已经放了三个月都没拿出来过了?那些老同学、老同事,说起来都是老朋友了,老到你们已经有多久没出来聚聚了?

去经历一些对自己生活有意义的尝试和改变,无论大小。


你受欢迎的程度,取决于你怎样过周末!


周末怎么过,其实从来不止关乎时间地点人物,它更是一种生活态度。

高晓松曾经说过:“人生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但我们的眼前,未必只有苟且;为了属于你的那首诗,也未必远方。

你打算怎么过周末?

来留言区一起聊聊吧~

- End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