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僅45歲創業者離世,這還是創業的好時代嗎?

摘要: 唯願說一聲“逝者安息”。但不得不再次發問:這究竟是最好的時代,還是最壞的時代?

年僅45歲創業者離世,這還是創業的好時代嗎?

“創業”二字太重。

有人在傳頌創業者一夜暴富的傳說,也有人在唏噓創業者猝亡的例子。

繼杭州探索文化傳媒公司董事長董大偉因籌備IPO事務勞累成疾、突發腦梗去世(終年39歲),不到一個月之內,媒體報道又一創業者去世。

據雷帝觸網報道,大特保創始人CEO周磊先生因突發心腦血管疾病,2018年10月20日於上海逝世,終年45歲。

年僅45歲創業者離世,這還是創業的好時代嗎?

上述截圖,是該創業者在朋友圈發的最後一個消息,從時間來看,這條消息應為家人代發。

年僅45歲創業者離世,這還是創業的好時代嗎?

大特保公司發出的訃告予以證實,並稱“公司各項業務將保持正常運營,CEO職責及未盡事宜由聯合創始人、CTO林洪祥暫代”。

公司官網介紹顯示,“大特保”是一家互聯網健康險服務平臺,聚焦意外險、人身健康險以及各種場景化產品的研發和定製。成立於2014年7月。

逝者周磊,有20餘年保險行業經驗。創立大特保前曾擔任多家外資保險公司高管。2014年,周磊離開就職公司,創辦大特保,成為第一個在同領域創業的外企保險高管,也是公認的保險行業創新者。

公開資料顯示,大特保在成立之初就獲得德沃和險峰華興天使輪投資,並在2016年完成數千萬美元B+輪融資。公司投資方包括復星昆仲資本、策源創投、中華開發等。在完成B+輪後,對外估值為2億美元。

另有未經證實的媒體報道稱,大特保平臺“用戶過千萬”,身為創始人的周磊因病離世,令業界十分惋惜。

終年45歲,周磊離開的年紀刺痛了很多人。近幾年萬眾創業的時期,已經先後有不少創業者因病離開了我們,而且與普通人的離世不同,創業者的離開備受媒體和行業關注。

據鈦媒體不完全統計:

2016年10月,“春雨醫生”的創始人張銳因心梗猝死,年僅44歲;

2017年10月,本地服務公眾號“趣塘沽”發佈文章稱其創始人大志“突發心梗經搶救無效,不幸離世”。

2018年9月,探索傳媒創始人董大偉因籌備公司上市事務勞累成疾,突發腦梗,醫治無效逝世,終年39歲。

也有連續創業者、生於1983年的茅侃侃,在今年1月選擇在自己家中結束生命,原因是沒能為合資公司“萬家電競”尋求業務出路、無力償還債務,終年僅34歲。茅侃侃身邊朋友曾對媒體表示,他在離世前身體健康狀況一直很差。

創業維艱,九生一死。

在中國,創業者所處的市場環境、經濟形勢及政策環境多變而複雜,需要承受的壓力,不僅來自於經營企業、判斷行業,更來自於對投資人的回報、對於家庭的犧牲。

周磊離世後,大特保聯合創始人兼 CTO 在朋友圈透露,創業四年來(周磊)每個週末都與團隊一起加班,並且最終是“倒在了辦公室裡”;無獨有偶,2016年不幸離開的張銳,倒下那一瞬間,工作郵件還沒有回覆完。

年僅45歲創業者離世,這還是創業的好時代嗎?

像張銳、周磊一樣,“戰鬥”到最後一刻的創業者太多太多。

即便是如今身價1000億的成功企業大佬周鴻禕,也難以承受壓力之重。還記得周教主在2018年3月,360公司上市一個月後發佈的朋友圈麼?“我的人生竟然如此失敗,沒任何意義”。

周鴻禕後對媒體解釋,“挫敗感源自平衡不好工作和家庭的無能”,所以才發出人生失敗的感慨,同樣讓圈內人深思。

若干年的創業紅利期中,創業潮流成為主流,中國民眾確實看到了中國人通過創業“改變世界”的樣板。

然而,大眾總是願意看到光鮮的故事、成功的雞湯——今年4月,摩拜單車被美團收購當時,有自媒體借題發揮,講述80創始人的人生經歷,通過文章《摩拜創始人套現15億,同齡人正在拋棄你》向大眾“販賣焦慮”,卻引發了專業人士集體質疑和批評。

你只看到了身價千萬,但創業背後的“苦”你看得見嗎?創業之苦,很難為眾人體察,更難以向人訴說。

“賭上一切”、“資本無情”這些貼在創業者身上這些悲情標籤,正在提醒我們再次發問:

這究竟是最好的時代,還是最壞的時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