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家電市場最可怕的不是下跌虧損迷路,而是「死不悔改」?

今年家電市場最可怕的不是下跌虧損迷路,而是“死不悔改”?

市場下跌、需求疲軟,甚至經營虧損,還有完全找不到未來的出路……

今年以來,擺在眾多家電廠商面前的這一系列困難、問題,看上去很可怕。不過,在家電圈看來,這些都只是過去五年來,大量家電廠商轉型、變革不徹底、不給力,引發的連鎖反應。可以說,這些問題早就在眾多家電廠商的預料之中,只不過大量的傳統手段已經無法根治、破解。

眼下最讓家電圈擔心的,不是外部動盪起伏的市場環境和經濟走勢,而是大量家電廠商們面對時代的快速更迭,消費群體的年輕化、胃口的多樣化,以及整個零售渠道的線上線下一體化融合等現狀。至今還不願意主動適應這種變化,甚至部分廠商還在拿“一己之力”與整個時代趨勢做對抗。

治標不治本,進三步退兩步,總是想著模仿卻不願意動真格自主創新。這正是最近三五年來,大量家電廠商在轉型變革過程中心理、狀態和手段的真實素描。也從一個側面折射出,大量家電廠商在過去長達30多年的發展、成長、崛起過程中,所形成的拿來主義、模仿文化、跟隨氣質,已經根深根蒂固,甚至存在頑固不化的情況。

舉一個很直觀的例子。當前誰都知道,家電零售渠道的線下線上融合已經加速上演,接近尾聲。甚至一些家電企業通過一系列創新的變革,開始將線下實體店的經營成本,開始與線上網店全面逼近、基本相當。

但是,一些廠家在面對市場上的大量“竄貨”問題時,仍然採取傳統的“堵住源頭”,還在試圖用粗暴手段,保護所謂的線下實體店、專營店老闆利益。卻忽視了,隨著大量電商巨頭,以及連鎖大賣場紛紛下鄉、進村,渠道的“竄貨”現象,已經不是廠家通過控制源頭就能堵住的,也不是簡單地區別型號,就能破解的。

可以說,家電工廠只要沒有解決線上、線下的渠道經營成本差價,沒有構建更高效的線下零售體系,只要讓線上電商和連鎖大賣場的經營成本,大幅度低於線下實體店。那麼,大量的貨源,會源源不斷地從線上流向線下,從城市流向農村。這是百餘年來不曾改變的商業定律。

當然,也會不少的三四線中小家電企業,其渠道結構就是典型的線下區域代理和經銷為主,沒有進入京東、天貓等電商平臺,更沒有與蘇寧、國美等連鎖大賣場達成合作。因此,他們代理商和經銷商不用擔心渠道竄貨。但凡,只要是全渠道佈局的家電企業,竄貨問題都很突出和嚴重。

如果,再拿傳統的工廠直接堵住源頭,不給電商、連鎖大賣場發貨等方式,來解決線下專營店老闆們面臨的竄貨問題。結果就是兩敗俱傷。因此,解決渠道竄貨,應該像大禹治水那樣,宜疏通而不是堵上。

過去幾年來,市場上的家電營銷人普遍感覺是,不管行業和市場環境怎麼變,反正活著肯定是沒問題。不過,隨著今年以來整個市場走勢的再次下跌和格局生變,很多家電人感覺,活著真是一個大問題了。

這種感覺沒有錯。事實上,隨著最近幾個月來,終端市場再次跌入寒冬的谷底,非常明確而肯定地警示所有家電廠商,趕快醒醒吧,再繼續沿著老路選擇蹣跚而行,註定那張舊船票是登不上時代的新船,同樣那艘破船也無法到達未來的彼岸。

雖然最近三五年來,家電廠商的一系列轉型升級動作,取得一定的效果和成績。但是,整個時代、用戶需求和行業邊界的變化速度,已經遠遠超出一些家電廠商的變革步伐和動作。也就是說,很多家電廠商的變革動作還是很緩慢,凸顯整個變革決心還是不堅定。

在家電圈看來,梳理當前所有家電廠商在轉型變革過程中遭遇的困難和挑戰,問題主要集中在三個方面:大量企業至今對於未來的創新缺乏想象力,還是基於硬件的規模化搶市場,而不是基於產品和品牌的持續性贏得用戶芳心;最終結果,就是大量的家電企業不得不陷入低端、同質化產品的惡性爭奪戰中,賣得多卻是賺得少。

對於經營戰略的執行力普遍偏弱,一遇到困難首先想到的,還是繞道而行,卻不是迎面而上。過去30多年來,中國家電企業從小到大,由弱變強,大部分時候採取的是跟隨戰略、模仿借鑑為主,基本不會面臨十字路口的選擇問題,也不會面臨對與錯的抉擇挑戰;但是,如今整個產業格局已經無路可退、無人可模仿,必須要堅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

對於發展困難的突破力缺乏體系,任何變化對於家電廠商來說,都會充滿一系列變數和挑戰。特別是在抗擊寒冬的道路上,從來都沒有捷徑、不能投機,只能苦苦煎熬。但長期以來,中國家電廠商的投機心態、僥倖心理,牢牢制約著整個產業的發展創新和突破力。

眾多家電廠商們,不能再活在過去20年、30年裡,基於傳統經濟時代背景下所構建的一系列科技創新、產品研發、生產製造,甚至是市場營銷、用戶服務的軌道和體系之中。必須要看到當前市場的一系列變化,從內部的產品研發、生產製造,到外部的營銷渠道、服務模式,來一場徹底的變革吧!

====

家電圈:覆蓋產業面廣闊、內容專業、觀點鮮明的價值分享平臺。文章未經授權嚴禁轉載、違者必究!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