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市變!

近日,易居研究院發佈了100城庫存報告。

9月,100城新建商品住宅庫存,畫風突變。

自2014年夏天庫存見頂之後,在政策暖風頻吹、樓市復甦、房價上漲的過程中,新房庫存一路下滑。

而今年9月,在經歷四年去庫存之後,突然抬頭,老楊認為:自此進入庫存增長的通道!

九月,市變!

9月庫存突增,背景的原因是下圖:

2016年以來(其實2015年下半年就開始了),100城新房的月度供應量,除了2017年9月,全是小於成交量的。說明新房供不應求。

但今年9月,供應突然放量,創2016年以來最高,說明開發商推盤積極性大增。但成交量繼續環比下滑。

於是出現了顯著的供大於求!而這就傳遞到了庫存上面,增長!

九月,市變!

進一步推演,為什麼9月供應大增,而成交下滑?

供應大增,是因為開發商對後市的預期突然轉為悲觀了,所以搶著出貨,甚至不惜大力的降價促銷。

那為什麼開發商突轉向?因為他們的也是一群大散戶,也具有羊群效應。

那為什麼成交下滑?購房者集體轉為謹慎了,開始觀望,甚至成群結隊的去售樓處維權。

九月,市變!

那麼,為什麼新房市場在9月風雲突變,而老楊卻早就開始提示風險?

因為過去一年左右,老楊主要盯著二手房成交量與價格,不太關注新房?

新房市場這麼重要,老楊為什麼不重視?

因為在限價限籤之下,新房供應、成交、均價,皆失真了!

如果看下圖,易居院跟蹤的10個樣本城市的二手房成交量,顯而易見:去年二季就開始明顯下滑了,今年5月,僅略有反彈,其後重新回落,其低迷之勢,已經成形一年多了!!!

今年9月,二手房成交量繼續明顯下滑。在這種量能之下,此10城(多為一二線)的二手房成交價,早就開始下跌或止漲了。

九月,市變!

更多幹貨,關注公眾號:楊紅旭樓市研究

很多網友會說,數據無用,不如多看盤,多踩盤。

但,老楊觀察市場大勢,就是靠各種數據的。而網友投稿提供的碎片信息,只是為了讓微博微信更加生動、易懂,僅此而已。

但涉及到預測市場與房價的下一步走勢,則光看當前數據,就遠遠不夠用了。

這就得運用房地產短週期的分析框架了:經濟面、政策面、資金面、存貨面。

自2013年寫書《樓市探秘》確立這一分析框架以來,老楊越用越溜。

實戰證明,這一個非常好用的“四件套”工具。只是,在具體階段,如何更細緻的分配權重,則要靠經驗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