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伯記(一):聖經中最古老的一卷書(陪你讀《聖經》系列)

源於《約伯記》的著名格言

現在我們要來看《約伯記》。英文把約伯翻譯成“周伯”,但是希伯來文的發音是“約”而不是“周”,所以應該念成約伯才對。《約伯記》有一些部份大家都很熟悉,事實上有一些格言,就是從約伯記來的,比如新約聖經的雅各書談到“約伯的忍耐”,這個詞在英文已經成了習語;我們都知道“約伯的安慰者”意思是什麼,這種人會安慰你說:還好情況沒有更糟。所以“約伯的安慰者”在英文也已經成了習語。

約伯記(一):聖經中最古老的一卷書(陪你讀《聖經》系列)

先知以西結說:約伯、挪亞和但以理是最敬虔的三個義人。很有意思,他選了這三個人:約伯、挪亞和但以理。

很多追思禮拜當中,幾乎都會引用約伯記的經文:“賞賜的是耶和華,收取的也是耶和華,耶和華的名是應當稱頌的。”這些話可以說太常被引用了,其實講這些話需要很大的勇氣和信心,如果你剛剛失去了至親,很難說出這些話來。

約伯記(一):聖經中最古老的一卷書(陪你讀《聖經》系列)

亨德爾的歌劇《彌賽亞》當中也引用了約伯記的經文,你一定聽過,比如“我知道我的救贖主活著”。

聖經必須要完整地讀和理解

我們對《約伯記》的某些經文很熟悉,可是卻很少人把《約伯記》從頭到尾讀一遍,瞭解當中完整的信息。引用約伯記的經文必須要很小心才行,因為你可能會引用到謊言,要知道在約伯記的最後,上帝說:約伯的朋友都說錯了。所以如果你斷章取義的話,可能會引述到約伯的朋友所說的話,可是那些話都是錯的,所以你不能夠隨便引述一句經文,就認定那是上帝的真理,聖經是上帝的話,但不是每一句話分開來看都叫真理。你可能會嚇一跳,但你應該明白我的意思,因為聖經誠實地記載錯誤的事,讓你清楚地知道這些人說了什麼,他們說錯的地方後來是怎麼樣被糾正的,所以務必要充分地瞭解整卷書。也許你覺得很奇怪,為什麼我要先講這一點,不久以前我在一所聖經學院參加一場神學討論,大家互相引用聖經來證明自己的看法正確,其中有一個人直接引用了約伯朋友的話,他沒有講出章節,但是我知道是哪一處經文,他引用的那些經文根本就是在講錯誤的事,可是那些經文卻支持他的看法,所以他就加以引用,聽起來好像完全是根據聖經。

所以我要再度強調,聖經上的每一句話都要對照所在的那捲書來看,而那捲書的信息會決定那句話真正的含意。如果充分了解那捲書,你在引用當中經文的時候,就可以掌握正確的含意了。

聖經中最古老的一卷書

《約伯記》可能是聖經當中最古老的一卷書,不單是聖經,也是所有書卷中最古老的。《約伯記》可能是人類歷史上最古老的一卷書,不過它真正的年代不容易掌握,這卷書是族長時代寫的,大約是亞伯拉罕時代,為什麼這樣推論呢?因為書中對文化的描述很像亞伯拉罕時期的社會,而且約伯知道亞伯拉罕的上帝名字叫作雅威,書中也用到雅威這個名字;但是《約伯記》用到這個名字,卻沒有提到《出埃及記》,西乃山的盟約,還有摩西律法,但是這些都是舊約聖經最根本的事,每一卷先知書都會提到西乃山之約,還有摩西律法,但是約伯記完全沒有提到,所以這卷書符合族長時期的文化——不曉得出埃及記和西乃山之約,但是卻曉得亞伯拉罕、以撒、和雅各的上帝叫什麼名字。所以我們認為約伯記是在這個時期寫成的。如果真的是這樣的話,那麼這卷書可能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一卷書,因為像這類書很久之後才有人寫。從這個角度來看,這卷書是很特別的,但是最重要的是,這卷書是事實還是虛構?

《約伯記》的真實性

各位!我想這個問題一樣很難回答,有三種可能的答案:第一、這卷書完全是事實。舊約聖經認定約伯真有其人,新約聖經也是一樣,所以約伯是真有其人,我們也知道他住在哪裡。不過如果你寄信到那裡,郵差會說查無此地,然後把信退還給你。但是至少烏斯地這個地方應該是在美索不達米亞盆地,靠近底格里斯河或者是幼發拉底河。過了大馬士革,在那個社會中,駱駝和羊佔有重要的地位。而約伯的表現也是人之常情,他的反應,甚至他太太的反應都很真實,我們幾乎可以聽見他們夫妻在爭吵,太太不客氣地批評他的景況,而約伯朋友的意見也很可信,每個人的感受都很真實。那麼為什麼會有人認為這卷書的內容不是事實?

這卷書也有虛構小說的特色,有些事情感覺上不太像是真的,跟真實人生好像有一點距離,比如接二連三發生的那四個可怕的災難,每次都只有一個人存活,回來報信說:惟有我一人脫逃。這點實在讓人難以相信,怎麼可能接二連三發生了四個災難,每次都只有一個人存活回來報信,這未免也太巧了一點吧!感覺上不像真的。各位,瞭解我的意思嗎?還有最後快樂的結局,約伯的子女全死了,但是沒有關係,他又生了其他子女,難道他不想念死去的子女嗎?

整個故事的架構有點不自然,再來就是他們講的話都是詩的形式。我前面說過,詩是一種不自然的表達形式,人平常講話的時候,不會用詩的形式,詩都必須事先想好、寫好。約伯記的內容大多是詩,約伯那些朋友全都出口成詩,他的三個朋友可以說都是傑出的詩人,這好像不太真實,不像真實世界中的人,而且他們說的話是誰幫他們記錄下來的?他們一再地出口成詩,這些詩又是誰幫他們記錄下來的呢?

約伯記(一):聖經中最古老的一卷書(陪你讀《聖經》系列)

老實說,我認為這些經文是所謂的寫實小說,描述一個真實的人物,遭遇了災難,不明白上帝為什麼容許這些災難發生,我這樣講是因為中東地方還有其他關於約伯的故事,不只有聖經提到約伯,他在中東地方也是一個家喻戶曉的人物,約伯面對苦難的經歷,還有他面對苦難的態度,一定讓人印象深刻。因為在其他文化中也會看到約伯的故事,約伯認識這位以色列的上帝,以色列境外的人也知道約伯,所以他的故事應該是真的。但是我相信有人寫下他的故事並且添枝加葉,這種情形很像莎士比亞寫的歷史劇,比方說《亨利五世》是以史實作為基礎,在歷史上亨利五世確有其人,他率軍打了阿金庫爾之役,但莎士比亞把他的故事寫成精彩的詩,用美妙的詩文帶出這些人事物的深層含意。各位,瞭解我的意思嗎?我相信約伯的故事也是如此,有人用約伯的故事做為藍本,把這個敬畏上帝的人和他面對苦難的時候過人的忍耐,寫成一篇精彩的長詩,呈現出整個故事主要的精神。

上個禮拜有一個人過世,他的名字叫作羅伯波特,他寫過幾部電影的劇本,比如《良相佐國》是湯瑪斯摩爾爵士的故事,還有《阿拉伯的勞倫斯》,這兩部電影都是根據史實來拍攝的。羅伯波特儘可能地捕捉故事當中的精神,呈現出主人翁面對人生奮鬥不懈的態度。結果寫出很精彩的劇本。你看了電影會覺得你好像認識這些人物,甚至能體會他們過程中的心情,但是故事是羅伯波特寫的。

約伯記(一):聖經中最古老的一卷書(陪你讀《聖經》系列)

《良相佐國》

約伯記(一):聖經中最古老的一卷書(陪你讀《聖經》系列)

《阿拉伯的勞倫斯》

所以有兩種寫實小說,一種會嚴重曲事實,偏離主人翁的真實人生,這種小說現在很多。約翰奧茲朋寫馬丁路德的劇本就是個典型的例子,看那齣劇會幫助你認識約翰奧茲朋而不是馬丁路德,有一些寫實小說的作者會利用歷史人物來傳遞其他的想法,但是寫實小說的精神應該是更真實、更有力、更清楚地呈現出一個人物的生平,我相信《約伯記》就是這樣的一本書。如果你有別的看法會後可以跟我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