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氯芬酸鈉」新增「心臟毒性風險」?

作為“非甾體抗炎藥家族(NSAIDs)”重要成員之—的“雙氯芬酸鈉”,在臨床中應用頗多,也是基層醫生們經常用到的藥。說到“

NSAIDs”,大家耳熟能詳的可能就是阿司匹林或是對乙酰氨基酚,有時間再來介紹這兩個經典的藥物,今天先來談談“雙氯芬酸鈉”!

“雙氯芬酸鈉”新增“心臟毒性風險”?
“雙氯芬酸鈉”新增“心臟毒性風險”?

作用機制:抑制環氧化酶

NSAIDs的作用機制幾乎都是類似的,通常是通過抑制環氧化酶(COX,這個酶在後續文章中重點“扒”)從而減少前列腺素(PG)的合成。PG是何方神聖呢?它是炎症反應中一類活性非常強大的炎性介質,比如其中的PGE2,在納克級別的水平就能引起炎症反應。“NSAIDs”選擇作用此酶,其抗炎、鎮痛效果可想而知。而且PG的作用不侷限於此,不論是炎症細胞,還是血管、神經末梢、以及胃、腎等組織中均能看到它們的身影。此外,“雙氯芬酸鈉”還通過抑制環氧酸而減少白三烯、緩激肽等物質的產生從而發揮作用。

“雙氯芬酸鈉”新增“心臟毒性風險”?
“雙氯芬酸鈉”新增“心臟毒性風險”?

臨床應用:解熱、鎮痛及抗炎

它的抗炎、解熱、鎮痛效果強於吲哚美辛2-2.5倍,強於阿司匹林26-50倍,因此其栓劑、腸溶片、滴眼液等不同劑型的雙氯芬酸鈉在臨床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關於雙氯芬酸鈉在臨床中的應用:

緩解慢性關節炎的急性發作期或持續期的關節腫痛症狀

如臨床比較常見的類風溼性關節炎、骨性關節炎以及風溼性關節炎等。

急性的輕、中度疼痛

如術後、創傷後、痛經、牙痛等。

如肩痛、滑囊炎及肌痛等。

對兒童和成人的解熱作用

“雙氯芬酸鈉”新增“心臟毒性風險”?

成也“前列腺素”,敗也“前列腺素”

接下來聊聊它的不良反應。首先,不得不提的就是胃腸道反應,比如出現胃部不適、灼燒感、反酸和出血等現象。究其原因是由於前文提及的“PG的廣泛作用”,它不單能引起炎症反應,還能抑制胃酸分泌、保護胃黏膜。而本藥是抑制PG分泌的,那麼至此,“好藥”就變成“壞藥”了!因為PG的“到處留情”還可引起頭痛、嗜睡、肝酶升高及腎損害等不良反應。對於這一點,用藥前應詳細詢問患者的藥物過敏史,對於病程長或高敏患者可定期進行肝、腎功能檢查!另外,《中國藥典》特別加註:近期,國外個別文獻報道稱此藥可能會增加心血管事件的風險。

“雙氯芬酸鈉”新增“心臟毒性風險”?
“雙氯芬酸鈉”新增“心臟毒性風險”?

增加心血管風險,該如何開處方?

9月4日,發表在《BMJ》上的一篇文章也切實印證了藥典的這一提醒。此研究由丹麥某研究小組開展,通過對丹麥630萬成人(1996年~2016年)的處方登記記錄研究,結果發現與服用其它NSAIDs (如布洛芬或對乙酰氨基酚)的人相比,服用雙氯芬酸鈉的患者會增加“不規則的心跳或顫動、缺血性中風、心力衰竭”等不良心血管事件的發生率(增加20%)

與不使用NSAIDs者相比,甚至能增加心臟疾病死亡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