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內黃縣 三楊莊遺址漢

三楊莊遺址(三楊莊漢代遺址)位於河南省安陽市內黃縣梁莊鎮三楊莊南部,是一處西漢晚期規模宏大的漢代村落遺址。遺址遺存14處漢代庭院及道路、湖塘、農田等遺蹟,出土了大量漢代遺物。它首次再現了漢代農業鄉里的真實景象,為研究漢代的基層社會組織結構提供了絕好的實物資料 ,也為黃河河道變遷等黃河水文史方面的研究提供重要的考古資料。堪稱''中國龐貝古城''。2000多年前,它毀於黃河氾濫而被泥沙深埋在地下。

河南省內黃縣 三楊莊遺址漢


這裡地處黃河故道,沙土厚積,現地表沙崗連綿起伏,衛河的一條小支流--硝河(黃河改道南移後在原故道形成的河流)從三楊莊村北自西南向東北流經。歷史上,較為寬闊的硝河河道地勢低窪,常年積水,河兩岸土壤裡硝、鹽、鹼的含量很大,硝河的得名概由此來。而且,硝河兩岸廣佈的沙丘,在民國年間經常隨風南侵、移動。因而,這裡至今也顯得人煙稀少,較為偏僻。位於三楊莊村西北不遠的顓頊、帝嚳二帝(上古五帝中的第二和第三帝)陵,傳說漢代開始祭祀,唐代就已有明確的文獻記載,元、明、清三代官方均定期進行祭祀並勒碑以銘;但清末的陵園及歷代碑刻等,於1986年才開始逐漸從荒沙的掩埋中清理出來。從新中國建立之初開始,國家在這裡大規模封沙育林,廣植刺槐,沙丘得以固定和綠化。隨著生產的發展,這一區域地下水位明顯下降,原來水位線常年距地表3米左右,現在已降至地表下25米。硝河在20多年前也已幾近斷流消失,河道處近年來都已被開闢為農田。

河南省內黃縣 三楊莊遺址漢


三楊莊漢代聚落遺址是目前我國首次考古發現的、性質明確的大規模漢代農村類遺址,是漢代考古中的一次歷史性發現。遺址的初步清理和部分考古勘探,像是為我們吹開了一幅黃沙掩蓋下的漢代黃河岸邊鄉里田園和農耕文明的秀美畫卷的一角,它初現的優美、真切的景象,無疑是令今人擊節歎賞的。

漢承秦制,實行的是郡、縣、鄉、亭、裡的行政管理體制。裡作為最基層的管理單位,其下又實行編戶齊民的什伍制,即五戶為鄰(伍),十戶為什;五鄰為裡,即二十五戶為一里。

從三楊莊聚落遺址目前的發現看,已經發現了14處漢代的庭院,也就是說14戶,遺址內的''一里''究竟有多少戶,現在仍在勘探之中。就目前的發現來看,這些庭院或經過統一的規定或約定俗成,它們均為坐北朝南,方向一致(南偏西約10°);均為二進院佈局,佔地面積大致相同;前後左右相距的距離有遠有近,最近的相距為25米,遠的可超過500米,相互之間均被農田相隔。每家庭院南門外均有通向田間大道(一般寬約5米,有的地方寬約7米)的獨家小道(一般寬約3米)。每家的庭院均在自己的田中。這就是當時農村的大致景象。

河南省內黃縣 三楊莊遺址漢


漢代居住類建築遺蹟的考古發現主要集中在當時的都城和大的城邑,如漢長安城、洛陽漢魏故城、漢河南縣城、南陽郡宛城、河北武安午汲故城、山東臨淄故城等,所揭示的建築遺蹟也主要是宮殿、官署等官用建築,普通民居發現很少。

以前對漢代庭院民居的認識,或來源於漢代的畫像石刻,或來源於墓葬內出土的陶院落模型明器等,而且,多是些樓閣、亭榭等造型;這些材料又只是寫意線條或模糊形象。在僅有的少量文獻記載中,概略的''一堂二內''是漢代平民典型住宅。

內黃三楊莊漢代聚落遺址內已經發現的這些庭院所有者或居住者的身份無疑是當時從事農耕力作的普通農民。這些庭院均為二進院佈局,堂屋(主房)全部為瓦頂;庭院周圍或水溝環繞,或毗鄰池塘;庭院一週綠樹蔭翳,樹外即是田疇;前有水井,後有廁所。

從三楊莊漢代聚落遺址清理出的各類建築保存的狀況看,至少每座主房的瓦頂北半坡大部分保存了板瓦與筒瓦的仰覆扣合原狀,說明這些建築是洪水浸泡坍塌的,沒有受到洪水的急流衝擊,而且,坍塌時有一個較為緩慢的過程,所以保存狀況較好。這就給我們全面瞭解這些建築的建築技術和工藝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條件。

古代文獻記載,中國古代的耕作制度,在秦漢以前主要是施行最簡單的縵田法,就是撤播,無行無壟。它雖然可以在播種時節約勞力,但浪費種子,而且幼苗長出後密集叢生,中耕、除草都需要付出額外的勞動。由於不便於田間管理,產量相當低。後來逐漸出現了有壟的條播法(也就是壟作)。到西漢武帝時明確出現了''一畮三甽''的代田法。

三楊莊漢代遺址中發現的大面積耕作農田可以為我們真正理解漢代的代田法提供真實的實物樣本。三楊莊漢代遺址中的一畮(壟)和一甽(溝)的合計寬度一般為60釐米。現存甽深(最高點到最低點高度約為6釐米),這肯定不是耕作後最初的深度,應是莊稼收割後的深度。

從三楊莊遺址內已發現的各庭院周圍,特別是屋後廣種樹木看的情況看,這符合當時朝廷的提倡和規定。在第三處庭院的西北田地中,清理出有一些樹葉痕跡,很可能是桑樹葉和榆樹葉。這也說明,當時的家庭中婦女肯定從事有養蠶、紡織等這類副業,也是家庭收入的來源之一。當然,按規定,田裡是不能種樹的。從清理的情況看,田壟中的確沒有發現種樹的痕跡。

河南省內黃縣 三楊莊遺址漢


河南省內黃縣 三楊莊遺址漢


河南省內黃縣 三楊莊遺址漢


河南省內黃縣 三楊莊遺址漢


河南省內黃縣 三楊莊遺址漢


河南省內黃縣 三楊莊遺址漢


河南省內黃縣 三楊莊遺址漢


河南省內黃縣 三楊莊遺址漢


河南省內黃縣 三楊莊遺址漢


河南省內黃縣 三楊莊遺址漢


河南省內黃縣 三楊莊遺址漢


河南省內黃縣 三楊莊遺址漢


河南省內黃縣 三楊莊遺址漢


河南省內黃縣 三楊莊遺址漢


河南省內黃縣 三楊莊遺址漢


河南省內黃縣 三楊莊遺址漢


河南省內黃縣 三楊莊遺址漢


河南省內黃縣 三楊莊遺址漢


河南省內黃縣 三楊莊遺址漢


河南省內黃縣 三楊莊遺址漢


河南省內黃縣 三楊莊遺址漢


河南省內黃縣 三楊莊遺址漢


河南省內黃縣 三楊莊遺址漢


河南省內黃縣 三楊莊遺址漢


河南省內黃縣 三楊莊遺址漢

三楊莊遺址出土的漢瓦

河南省內黃縣 三楊莊遺址漢

院落遺址

河南省內黃縣 三楊莊遺址漢

三楊莊遺址博物館

河南省內黃縣 三楊莊遺址漢


河南省內黃縣 三楊莊遺址漢


河南省內黃縣 三楊莊遺址漢


河南省內黃縣 三楊莊遺址漢


河南省內黃縣 三楊莊遺址漢


河南省內黃縣 三楊莊遺址漢


河南省內黃縣 三楊莊遺址漢


河南省內黃縣 三楊莊遺址漢


河南省內黃縣 三楊莊遺址漢


河南省內黃縣 三楊莊遺址漢


河南省內黃縣 三楊莊遺址漢


河南省內黃縣 三楊莊遺址漢


河南省內黃縣 三楊莊遺址漢


河南省內黃縣 三楊莊遺址漢


河南省內黃縣 三楊莊遺址漢


河南省內黃縣 三楊莊遺址漢


河南省內黃縣 三楊莊遺址漢


河南省內黃縣 三楊莊遺址漢


河南省內黃縣 三楊莊遺址漢


河南省內黃縣 三楊莊遺址漢


河南省內黃縣 三楊莊遺址漢


河南省內黃縣 三楊莊遺址漢


河南省內黃縣 三楊莊遺址漢


河南省內黃縣 三楊莊遺址漢


河南省內黃縣 三楊莊遺址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