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野菜-蕨菜的栽培技術

山野菜-蕨菜的栽培技術

蕨菜為蕨科多年生蘋本植物,可炒食、蘸醬、拌涼菜、醃製鹹菜,也可保鮮、曬乾和醃漬常年食用。蕨菜脆嫩甘甜、清香濃郁、風味獨特、營養豐富。據測定,蕨菜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和微量元素,還含有氨基酸、生物鹼等物質,是一種營養保健食品,經常食用具有安神、降壓、利尿、解熱、驅蟲等功效。隨著國內外市場的需求量增加,僅靠野生資源已滿足不了市場的需求,人工栽培勢在必行。

一、生長習性

野生於海拔250~1000米、土壤溼潤、腐殖質層較厚、微酸性土壤的山地次生林和撂荒地。喜光照、喜溼潤、喜涼爽的環境條件,耐嚴寒,在-33℃的低溫條件下能正常越冬,在吉林5月上旬出土,出土後生長快,5天左右可長到30釐米以上,8~10天即展葉,展葉後葉柄老化不能食用。8月上旬到9月上旬孢子成熟,成熟後的孢子隨風傳播,產生新的個體。人工栽培容易,對土壤及環境條件要求不嚴,病蟲害發生少,不需太多的管理,長勢比野生的旺,產量比野生的高。

山野菜-蕨菜的栽培技術

蕨菜

二、栽培技術

1.選地:選擇坡度在25度以下的山地、撂荒地、山腳地、平肥地。土壤肥沃、土質疏鬆、土層深、腐殖質厚、有機質含量高、水分含量足的微酸性土壤,PH值在5.5~6.5、排水方便、空氣溼度大的地塊。

2.整地做床:清除雜草根茬,揀淨石塊,667平方米(1畝)撒施腐熟的農家肥4000公斤,深翻30釐米,結合深翻施糞肥使之與土壤充分混合。翻後耙細整平做床,床寬1.5釐米,高20釐米,床間距40釐米,床長因地勢而定,坡地做床要順著坡向,以免雨天積水或沖壞床面。做床後耙平床面待種。

3.繁殖方法:

①根莖繁殖。秋後蕨菜地上部分枯死後或春天大地化凍後蕨菜萌芽前(吉林在4月25日前),採挖蕨萊根莖。根莖分佈在8~25釐米土層內。根莖細長,直徑在0.5~0.8釐米,節間長8~20釐米。採挖時避免傷根碰芽。挖出後用土埋好避免失水,以利成活。採挖後選擇粗壯、無病害、無傷口的根莖,每個節剪成一段,每段長8~10釐米,剪好後即可栽植。在床上按行距20釐米開溝,溝深10釐米,將剪好的根段一段接一段栽在溝內,覆土6~8釐米,再覆蓋落葉或稻草,以不露土為宜,保溫保溼。每667平方米需根莖110公斤左右。春栽20天以後即可出苗。生產上多采用此法繁殖,技術簡單,容易掌握和操作。

②孢子繁殖。孢子成熟後採收孢子,將報紙或塑料布等物放在植株下,用手拍打葉片使孢子落在報紙上,取得孢子。將取得的孢子託在紙上用嘴均勻吹落在已做好的床面上。稍加鎮壓,覆蓋落葉或稻草保溫保溼,翌年春即可出苗。此方法技術難度較大,時間不易掌握,操作必須精細,不易成功。

山野菜-蕨菜的栽培技術

原料有機綠色蕨菜

4.田間管理:

①清除地上物。每年春季在蕨菜萌芽前將地上部乾枯的莖葉全部燒掉,可促進早生快發,增加產量。或將地上部分乾枯的莖葉用鐮刀割後移到地外,保證地面清潔,便於出苗和管理。

②施肥。在清除地上物後要及時施肥,在床面上撒施腐熟的有機肥,厚度在2~3釐米,不能過厚,以免影響出苗,以隔年的豬圈糞最好。

③灌溉排水。乾旱時要及時澆水,保持土壤溼潤,滿足蕨菜生長所需的溼潤環境條件;雨季注意不能積水,要及時排水防澇,避免爛根死亡。

④除草。幼苗出土後,要及時鬆土除草,減少養分消耗,促進幼苗生長,增加收穫次數和產量。

三、採收

蕨菜栽植第一年一般不採收,以利髮根壯根,培植根莖,種植1次可採收10年左右。每年春季5月中旬,當苗高25~40釐米,葉柄幼嫩、葉片尚未展開時採收。採收後12天左右採收第2次,可連續採收4~5次,3年後667平方米可產鮮蕨菜2000公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