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墉書法《心經》,劉羅鍋的字到底寫得怎麼樣?

劉墉(1719年 — 1804年),字崇如,號石庵、青原、日觀峰道人等。清朝政治家、更是書法家,功力深厚,時稱“濃墨宰相”,與翁方綱、梁同書、王文治並稱四家。

乾隆皇帝真愛書法,不僅把字寫得千篇一律,還狂熱地在宮內所藏的書畫上到處蓋印章,搞得花花緑緑的就滿意了。由於皇帝的審美格局,“黑、大、圓、光”的館閣體大行其道,然而劉墉的書法不與時俗同聲,遠涉前賢,法魏晉,學鍾繇,兼顏真卿、蘇軾及各家法帖,晚年潛心碑版,從容大度,外肥內遒,神魄超然,自成一家。

劉墉書法《心經》,劉羅鍋的字到底寫得怎麼樣?

下筆果斷,筋力蓄貫,結體趨於扁平,重心下沉。

劉墉書法《心經》,劉羅鍋的字到底寫得怎麼樣?

重心偏低,結體偏寬,咋看去似乎圓虛軟滑,實則疏逸雅緻,勁氣內斂,沉穩渾然。

劉墉書法《心經》,劉羅鍋的字到底寫得怎麼樣?

康有為《廣藝舟雙楫》有此論:本朝書有四家集大成以為楷:集分書之成,伊汀洲也,集隸書之成,鄧頑伯也,集帖學之成,劉石庵也,集碑之成,張廉卿也。

劉墉書法《心經》,劉羅鍋的字到底寫得怎麼樣?

行書之中間現草書,寫到後面草字出現的頻率漸次增加,由開始的沉靜悠然至後面多了些興逸顧盼。

劉墉書法《心經》,劉羅鍋的字到底寫得怎麼樣?

有人評價劉墉的書法是”融合了趙孟頫的圓潤、董其昌的生拙、蘇軾的豐肥和顏真卿的渾厚“,然而也有人譏諷他的字像“墨豬”“兔糞”,落墨綿團肥厚之謂。但我覺得此《心經》與其它作品比起來筆畫要瘦了一些,多了份外柔內剛的秀勁。是不是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