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的習慣往往就是一個人的性格的縮影,但已經成爲了習慣

一個人的習慣往往就是一個人的性格的縮影,但已經成為了習慣,改起來很難,有什麼小事容易養成,讓它慢慢地發展為你的習慣,從而慢慢地改變一個人的性格或者生活。努力的讓自己幸福,今天看了畢淑敏的一篇文章,深有感觸。不要等到四十歲才想要讓自己過得幸福。試著多做一些能讓自己感覺幸福的小事,尊重自己內心的想法。在世說紛芸中擁有屬於自己的內心世界。沒有那麼好的文采,說說自己的經歷。重度拖延症,剛開始跑步絕對很難為情,找沒人的地方跑,有同感的舉手,自從強迫自己開始早起跑步以後感覺精神氣好多了,做事情也可以堅持下去,以前總是貪多嚼不爛,堅持不下去,現在可以每晚堅持看書二小時,早晨晨跑 半小時,雖然和一些知乎大神比太遜了,每天上班精神槓桿的,我覺得生命在於運動,可以算是一個好習慣吧。

一個人的習慣往往就是一個人的性格的縮影,但已經成為了習慣

剛剛在商店裡有個服務員被客戶罵態度不好,主要原因其實是他說話太快太急了,顯得很有攻擊性。我跟人交流的時候經常會提醒自己適當降低語速。尤其是在談判等可能會引起爭執的情況下,更是儘量緩和節奏。事實上,如果你能帶動對話的語速,讓大家平和下來,雙方有時間思考和對視微笑,往往比不停說話更有效。記得小時候寫過一個領悟:如果我說得足夠慢又足夠連貫,你或許就會忘了你剛才急著要辯解什麼。的確很多時候是這樣的。給自己一點時間,也給對方一點時間,減少衝動的誤會,提高溝通的效率。長時間通過降低語速來主導對話,人會慢慢變得更加平和沉穩。

一個人的習慣往往就是一個人的性格的縮影,但已經成為了習慣

很多時候,沒多大點事兒,不過是個態度問題。微笑產生親切感,求人辦事很簡單。大家會真心誠意對你好,照顧你。各種瑣事順利,笑得就更開心。這是非常簡單的良性循環。小時候,也有過多愁善感或裝酷的階段,成天被舞蹈老師罵:“跳舞要笑啊!這麼喜慶的舞不能哭喪臉!”漸漸的,發現其實笑著笑著就開心了。也是從那時起深愛上了舞蹈,那種專注向上的情緒可以讓人忘記煩惱。

一個人的習慣往往就是一個人的性格的縮影,但已經成為了習慣

堅持寫作讓我越來越自信。我喜歡寫作,一直堅持寫,雖然沒有什麼代表作。但是在我寫在公眾號和知乎的文字讓越來越多人看到的時候,而且很多人因此發生改變時,我明白了文字的力量。至今依舊文采平平的我,還在積累,期待在25歲以前能夠出版屬於自己的書籍。從小學就很喜歡寫作,初中高中寫的不算多,高三為了提高語文,寫完了兩個筆記本的作文素材。堅持繪畫和攝影使我有了發現美的眼睛。隨著自學繪畫和攝影的進程,我越發能發現色彩、線條乃至力量、形態的美,越發能發現生活中的美。曾經,躺在草地上望著天,或是看到西嶺千秋雪的情景,總想把這美景留下來。現在,這一願望終於實現了!所以說,千萬不要怕自己來不及,想要學,隨時都可以!

一個人的習慣往往就是一個人的性格的縮影,但已經成為了習慣

持續的旅行帶我去遠方。去看不同的人和事,認識更多有趣的人。於是出去窮遊,出去做義工,想方設法出走江湖,也增加了人生閱歷。我開始不再畏懼陌生的地域,也不會總是羨慕在朋友圈刷美景的人,因為處處皆美景。我可以有無數種旅遊的方法,可以2塊錢遊城看桃花盛開,也可以免費看數個博物館。堅持學音樂,用心去聽。去學習彈奏尤克里裡,哪怕手上滿是繭子,堅持練習和品析。現在也能夠在朋友生日的時候彈奏一曲生日快樂了。

一個人的習慣往往就是一個人的性格的縮影,但已經成為了習慣

散個步回寢室,睡半個小時覺休息一下,醒來後練習半個小時尤克里裡,再塗個護手霜,畫一個小時水彩,再做一個小時運動,洗個熱水澡,用洗髮水兩次後用護髮素再加發膜,洗完澡給頭髮來點兒精油,一邊等頭髮風乾一邊做個面膜。順便聽個歌放鬆一下,順便塗個身體乳,再戴著手套洗衣服,然後練半個小時書法,看一個小時書,喝熱牛奶刷牙,戴上眼罩和耳塞,打開精油香薰機睡覺。

一個人的習慣往往就是一個人的性格的縮影,但已經成為了習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