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40年居住變遷影像:從銅山縣城到徐州城市副中心……

改革開放40年,是中國不平凡的40年,自然也是徐州發生翻天覆地變化的40年。一直以來,徐州都有"東擴南進"的說法,城市整體格局不斷拉開。從銅山縣城到城市副中心,徐州的南區,走了一條怎樣的路?

徐州40年居住變遷影像:從銅山縣城到徐州城市副中心……

隨著改革開放的浪潮,徐州城南已經發展成為具有完善的配套設施和純熟的社區,早已不見了當年空曠田園氣息,追根溯源,一切都在上世紀90年代開始發生鉅變!

徐州40年居住變遷影像:從銅山縣城到徐州城市副中心……

1992年6月,市南郊鳳凰山下,彩旗招展,銅山新區開工,拉開了銅山縣的跨時代序幕。加快新區開發建設,新區建設分期陸續進行,開挖人工湖,拓寬幹道路基,三通一平。

徐州40年居住變遷影像:從銅山縣城到徐州城市副中心……

1992年6月動工的銅山新區,原名叫做江蘇省銅山經濟開發區,2010年9月銅山縣撤縣設區,成為了銅山區,標誌著徐州‘南進’正式拉開大幕。當年誰能想到,南郊鳳凰山下的銅山新區一路向南,現如今成為了蘇北首家國家級高新區。

徐州40年居住變遷影像:從銅山縣城到徐州城市副中心……

但是,徐州市區規模偏小、發展空間不足,市主城區之間發展不平衡,尤其是市區置於原銅山縣包圍之中的“縣包市”格局,長期困擾和束縛了市區的發展。直到2010年,九里區撤銷,銅山縣撤縣設區,徐州市由原來的六縣五區調整為五縣五區,市區發展終於有了更大的空間。

徐州40年居住變遷影像:從銅山縣城到徐州城市副中心……

隨著徐州"東擴南進"的戰略發展方向,通過一系列市、區重點工程,泉新路提升、中山路南延成大學路、北京路打造、黃河路貫通、珠江路連接,銅山新區全面融入城區。眼下的城南道路便捷通達,自然資源豐富,它的創新力量也在不斷集聚,不斷髮展。

徐州40年居住變遷影像:從銅山縣城到徐州城市副中心……

在徐州技術產業研究院,銅山新區除了技術產業研究院,還有徐州科技創新谷,淮海科技創新研究院等8個功能性平臺,安全科技、高端裝備、電子信息、汽車及核心零部件等主導產業集聚發展。銅山在創新型產業發展上,已經與蘇南等發達地區走到了同一個平臺,銅山新區的產業支撐,已經成為銅山大發展無可比擬的優勢所在。

徐州40年居住變遷影像:從銅山縣城到徐州城市副中心……

徐州40年居住變遷影像:從銅山縣城到徐州城市副中心……

2016年徐州銅山萬達廣場開業,確立了南區的地標和中心,更明確了區域商業圈的正式形成,也正在引領南區日益繁華。

徐州40年居住變遷影像:從銅山縣城到徐州城市副中心……

銅山的目標是建設徐州南部主城區商業副中心,大學路、北京路兩條蓬勃發展的商業軸,正是南區騰飛的雙翼。

徐州40年居住變遷影像:從銅山縣城到徐州城市副中心……

科教資源聚集,市立醫院、商業綜合體、高檔住宅區配套完備,多處景觀工程進一步提升城市品味,創新實施城區公共設施建設,銅山新區,既有城市繁華,又不失寧靜,既宜商宜業,又宜遊宜居。除此之外,更難得的是它擁有著得天獨厚的人文氣息。

徐州40年居住變遷影像:從銅山縣城到徐州城市副中心……

江蘇師範大學陪伴徐州人60個年頭了,90年代初,泉山校區還叫徐師一分部,校門前種了一片農田的玉米。11路公交車只到翟山,11路附線還沒有開通,只有19路能從火車站到師大旁邊的煤建校。而現如今經歷了幾十年週轉的江蘇師大,也是通過融合其他資源慢慢成立起來的,從量變形成的質變。

徐州40年居住變遷影像:從銅山縣城到徐州城市副中心……

徐州40年居住變遷影像:從銅山縣城到徐州城市副中心……

那年,徐州師範學院還不叫江蘇師範大學,那年,大學生們清一色的樸實,滿滿的書卷氣,那年,泉山校區周邊還是一塊塊荒蕪的野地……但幾十年的時間,泉山校區高樓聳立,教學設施先進,現代化的"高校"風範締造不一樣的人文環境。

徐州40年居住變遷影像:從銅山縣城到徐州城市副中心……

已經持續了六年的中式畢業典禮,無論校長還是書記都穿著中式學位服,遵古禮傳播中華師儒文化,為江蘇師範大學妝點上了一筆鮮豔的中華紅。

徐州40年居住變遷影像:從銅山縣城到徐州城市副中心……

中國礦業大學

徐州40年居住變遷影像:從銅山縣城到徐州城市副中心……

鄭集中學

除此之外,南區高校林立,愛登堡國際學校、礦大附中、大學路實驗學校、鄭集高中、中國礦業大學……從幼兒園到高等學府,可盡享優質的教育資源,都為南區沉澱了無比濃厚的文化底蘊,也讓南區生活環境的發展勢不可擋。

11月3日到4日,

雲龍湖音樂廣場將舉行

徐州40年居住變遷影像展

徐州40年居住變遷影像:從銅山縣城到徐州城市副中心……

徐州音樂廳內將同步舉行

2018徐州住宅產業博覽會

徐州40年居住變遷影像:從銅山縣城到徐州城市副中心……

徐州房地產界年度盛會,

敬請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