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思維》——習慣左腦的好,爲啥右腦思維突然變得如此重要?

關於作者

丹尼爾·平克,是著名的未來學家,趨勢專家,他被稱為21世紀商業思潮的拓荒者。

前言

今天要說的書是《全新思維》,這本書非常重要,是一本可能會改變你奮鬥方向的書。副標題是“決勝未來的六大能力”,聽起來是不是有點標題黨?其實一點都不誇張。

第一部分

《全新思維》——習慣左腦的好,為啥右腦思維突然變得如此重要?

左、 右腦雙方

為啥右腦思維突然變得如此重要呢?這其實除了人工智能的影響,還有一些其他的影響因素,作者給我們列出了三個原因。第一個原因是,因為物質財富的極大充裕,也就是說我們現在基本上已經走過了物質匱乏的時代,我們平常去超市都能感覺到物品的種類越來越豐富,洗髮水多少種,牙刷有多少種,只要有錢就不怕買不到東西。我們開始進入了一個選擇困難期,以前我們買東西追求的那是實用性,馬桶蓋就是用來坐的,手錶就是用來看時間的。現在呢?馬桶蓋也不是馬桶蓋了,不但要好用,還得好看,還得進口,人們已經從追求實用性轉到了追求美觀、追求品質、追求款式,更多的是追求精神上的東西。

越來越多的東西它是不追求實用性的。比如說蠟燭,按理說現在誰還用蠟燭?它就是一個裝飾作用,但是蠟燭企業每年的銷售額依然非常高。換句話說,人們的需求正在發生變化,如果你只能提供具有基礎功能性的東西,沒有辦法用你的右腦給這個東西賦予更多的價值感,那可能你的商品就會舉步維艱。

第二個原因是亞洲的崛起。這個作者是美國人,從他的角度來看,隨著亞洲的崛起,我們這兒的年輕人會逐漸搶了他們那裡年輕人的工作。就好像以前我們中國人肯幹活、不怕苦、不怕累,就把他們那裡需要動手的活給搶過來了,我們可以用更低的價格幹他們那些不願意乾的活,使勁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現在也是一樣,對歐洲和北美的知識工作者來說,他們的競爭對手不是周邊的人,而是亞洲的這些年輕人。

現在的通訊成本幾乎為零,這就產生了大量的知識外包型業務。比方說美國的一個電腦程序員的年薪通常會達到七萬美元以上,但同樣的一個活,印度一個年輕人就能更快更好地完成,價格呢,還只有這個美國程序員的1/25,你給他300美元,他就能把活給幹了。那這些美國的企業當然是願意把這個工作外包出去了。

通用電氣印度分公司的 CEO 在接受採訪的時候就說,任何英語國家的工作都可以在印度完成,唯一的限制就是你的想象力。不僅僅是印度,全世界都出現過這樣的情況,大量的知識型業務都在被外包,比如摩托羅拉、英特爾都在俄羅斯設立軟件公司,匈牙利建築師正在為加尼福尼亞設計公司畫設計圖,菲律賓的會計正在為歐洲的諮詢公司做審計,我們中國大量的設計師正在給荷蘭的飛利浦公司做設計。同樣的工作其他國家只要1/10的價格,這樣的事情當然會被外包出去。所以說,如果你還在注重做左腦的工作,那你的競爭對手可不是鄰居家的小明,而是另外一個國家的比你更勤奮、要價更低的那個小明。

《全新思維》——習慣左腦的好,為啥右腦思維突然變得如此重要?

大腦結構左分析右腦,右半球信息圖形設置矢量圖

第三個原因,當然是人工智能的發展。你發現沒有?任何的需要記憶的邏輯性工作,電腦都比我們做得更好。有句話是這麼說的,軟件就是頭腦的剷車,它會把大多數需要左腦的工作全給剷掉。比如我們以前認為,程序員、醫生、律師,這都是高端職業吧,但是這些職業有一個特點就是大量使用邏輯能力。醫生在診斷的時候都需要遵循一系列決策式的判斷,你是有沒有流鼻涕,有沒有感冒,有了要怎麼辦,沒有要怎麼辦,你的各個指標是高還是低,然後再對結果進行推理,這些其實都是電腦擅長的,所以現在大量的醫療軟件開始出現了,我相信用不了多久,人們用軟件就能給自己診斷病情。

簡單來說,有三種力量讓左腦思維變得是越來越不重要了。一個是物質的充裕,一個是全球化的知識外包,還有就是人工智能的發展。這三種正在發生的不可抗拒的力量,把我們從信息時代推向了概念時代,所以我們必須要學會右腦思考。

那要在這樣一個概念時代想找到自己的謀生手段,就必須要清楚地回答三個問題。第一個,你做的工作是不是外包人員比你的成本會更低,這個外包人員可能不是你周邊的人,可能是另外一個國家的競爭者。第二個,在未來你的工作電腦是不是會比你做得更好更快,你是不是在和電腦搶工作。第三個,在這麼一個不追求實用性的時代,你提供的服務是不是超越了實用需求,能夠滿足用戶的精神需求,用戶在享受你的服務的時候,能不能激起一個場景想象。如果你做事同時滿足了上面的條件,那麼恭喜你,你的發展一定是越來越好,就好像坐上了一個向上的電梯一樣,你稍微地再努點力就會獲得一個不錯的成績。如果不滿足這些條件,就好像坐了一個下行電梯一樣,即使你非常努力,也依然會上升得很慢,這就是趨勢的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