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詠遺言:來送我都別送花,送話筒吧!

1.

10月29日上午,許多人被這條新聞刷屏了。

央視前春晚導演哈文在微博宣佈,她的丈夫、主持人李詠因癌症在美國去世。

她寫道“在美國,經過17個月的抗癌治療,2018年10月25日凌晨5點20分,永失我愛。”

李詠遺言:來送我都別送花,送話筒吧!

哈文微博

與癌症抗爭的17個月,是李詠生命的最後時光。只是這次,命運之手沒有讓他敲開幸運的彩蛋。

雖然很久沒有了李詠的消息,但提起他,人們就自然會想到那個“異類”的主持人。

李詠遺言:來送我都別送花,送話筒吧!

一張馬臉,一頭捲髮,一身燕尾服,一副壞笑配上非常6+1的手勢,這就是我們印象中的李詠。他主持的《幸運52》和《非常6+1》是當年最火的綜藝節目,我們已經習慣了在春晚的舞臺上和他一起迎接新年的鐘聲,一切還像昨天的事,怎麼說走就走了呢?

這個帶給我我們無數記憶的人,自己也成了記憶。

李詠遺言:來送我都別送花,送話筒吧!

李詠的生命中,有兩個最愛的女人。

一個是妻子哈文,他的同班同學,兩人在學生時代就成了戀人。後來都進了央視,一個臺前一個幕後,夫唱婦隨。哈文是春晚總導演,李詠是主持人,工作中,他們是黃金拍檔。生活中,李詠一直聲稱妻管嚴,家裡的財政大權都由哈文掌握。

李詠遺言:來送我都別送花,送話筒吧!

在李詠心目中,老婆是世界上最好看的人,而另一個女人,是他全部夢想和最大動力,那就是他的女兒。

早在2014年李詠參加某個演講節目時,就公開表達過對女兒的愛。他以《致我的情敵》為主題,對他未來的情敵(女婿)說:”我的話可能有點重,小子,不過你得聽。有了女兒之後,我對所有男孩都看不上,我開始觀察,瞧瞧這個小子,長得跟豆芽菜一樣,還招風耳,長大是馬雲,我看不上。我再瞅瞅這個,黑不溜秋的,長得一臉憨像,長大是王寶強,我也看不上。這小夥子不錯,眉清目秀的,挺大的個兒,光頭,樂嘉。這個折磨呀,我發現找情敵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李詠遺言:來送我都別送花,送話筒吧!

不過,不管你長得如何,如果有一天,你有了足夠的愛,有了足夠的實力,歡迎你來到我的家,至於咱們爺倆兒決鬥不決鬥,那就再說了。最後,我想告訴你小子,我的情敵,我祝你茁長成長吧,謝謝你。“

可誰能想到,他甚至還沒等到”情敵“出現,李詠就離開了這兩位他最愛的女人。

李詠遺言:來送我都別送花,送話筒吧!

患病期間,他最愛的兩個女人一直陪在他身邊,共同與病魔抗爭。

可以看到,李詠的最後一條微博停留在2017年11月23日,他書寫了一條關於感恩節的微博,感謝妻女及所有人。而哈文則在下方留言:“感恩節快樂。”

其實,去年8月9日,哈文在微博就寫道:“艾滋病疫苗都有了,癌症疫苗還遠嗎?加油吧科學家們”。

李詠遺言:來送我都別送花,送話筒吧!

記得史鐵生在《病隙碎筆》中所說,所謂“人定勝天"是一句言過其實的鼓勵,"人是被拋到這個世界上來的"才是實情。

生而為人,終難免苦弱無助,你便是多麼英勇無敵,厚學博聞,多麼風流倜儻,世界還是要以其巨大的神秘置你於無知無能的地位。

李詠遺言:來送我都別送花,送話筒吧!

有三樣東西是無法隱瞞的:咳嗽、窮困和愛;

有三樣東西是無法挽留的:時間、生命和愛。

但在疾病與死亡面前,每個人都是孤獨與無助的,也是平等的。

2.

李詠的朋友,主持人魯豫,曾在博客裡爆出自己體檢被疑患上早期肺癌的消息。

魯豫說,從初診到複診的3個月最為煎熬,複查前一天上午,魯豫突然心裡犯起了嘀咕。“我的手錶、包、鞋、衣服,我積攢的一大堆玩具熊、小娃娃、冰箱貼,還有我的車、房子、錢……該怎麼分配啊?”

李詠遺言:來送我都別送花,送話筒吧!

後來,魯豫給朋友發了個短信:“我明天覆查,萬一有啥事,我的包你喜歡哪個就拿哪個。”

你所有拼命打拼的、熱愛的物質,這一刻都不值得一提,活著就是一切。所謂身外之物,都真如過眼雲煙。

好在最後只是誤診,虛驚一場後,魯豫覺得人生觀都變了。

明天和意外,你永遠不知道哪個先來。

做一直想做的事,見一直想見的人,說準備了很久的話。

每次告別,認真告別;每次相聚,好好擁抱。

李詠遺言:來送我都別送花,送話筒吧!

癌症挑戰的不僅是我們的生理與心理,更挑戰了我們的人生觀,還有我們的世界觀。

無論是誰,都會被打回人生的原點,重新思考,我們所擁有的一切,真的是我想要的嗎?如果明天就離開這個世界,什麼是我們放不下的?

04.

“在生死臨界點的時候,你會發現,任何的加班,給自己太多的壓力,買房買車的需求,這些都是浮雲。如果有時間,好好陪陪你的孩子,把買車的錢給父母親買雙鞋子,不要拼命去換什麼大房子。和相愛的人在一起,蝸居也溫暖。”

說這段話的是于娟,一個勤奮的老師、稱職的妻子、兩歲孩子的母親。2009年12月她被確診患上了乳腺癌晚期。

李詠遺言:來送我都別送花,送話筒吧!

于娟開始完整記錄這段生命中最黑暗最苦痛的日子。

“絕少人會在風華正茂的時候得癌症,更少人查出癌症已然轉移到全身軀幹骨發黑,剩下沒有幾個可以在這危重絕症下苟延殘喘,苟延殘喘的為數不多的人難能有這個情致來‘我手寫我心’。

2010年底,于娟開了博客,標題霸氣——“活著就是王道。”

3個月左右,訪問量就增至153萬。

李詠遺言:來送我都別送花,送話筒吧!

于娟說:“別人看來我人生盡毀。猶如鶴之羽翼始豐,剛展翅便被命運掐著脖子按在塵地裡。奇怪的是,我並沒有太多人生盡毀的失落。這場癌症讓我不得不放下一切。如此一來,索性簡單了,索性真的很容易快樂。但我自認為,我寫的這些文字將是孤本。如果不能和別人比生命的長度,那就去比生命的寬度和深度吧。”

李詠遺言:來送我都別送花,送話筒吧!

2011年于娟出版書籍《此生未完成》,講述她與癌症搏鬥的過程。

走過生命中最黑暗的日夜,于娟一次次熬過痛苦的穿刺、化療、放療,熬過了醫生“最多3個月”的宣判,同年4月19日凌晨,于娟去世。

她想用自己的“生命日記”告訴所有人,“那些不能殺死你的,最終都會讓你更強大。

05.

內心真正強大的人,總是有驚人之語,哪怕他只有16歲。

“一次手術、兩次穿胸、三次骨穿、四次化療、五次轉院、六次病危、七次吐血、八個月頭頂空空、九死一生、十分快活”,之後他更像高爾基一樣振臂高呼:"讓暴風雨來得更猛烈些吧!”

李詠遺言:來送我都別送花,送話筒吧!

這個16歲的少年,剛剛從手術中恢復了意識,母親在他耳邊說:“你剛剛做的手術,我一直擔心你下不了手術檯,之前我都沒敢和你說......”

少年這樣回答母親:"媽媽你太不理解我了,你怎麼不早告訴我?我只有激動,我只有大笑……!上帝今年要送一個金燦燦的腫瘤給一個人,那麼他想送給誰呢?送給一個膽小的,他撐不下來。那就送給一個堅強的人,可這個堅強挺下來的人,光有這樣堅強的忍受,他沒有笑,覺得不夠。於是,他選擇了我,因為他知道我是超越一切的!”

李詠遺言:來送我都別送花,送話筒吧!

他叫子尤,天縱英才的少年作家、詩人,李敖評價她“目有餘子,尤其是你”,他有著《誰的青春有我狂》、《英芝芬芳華蓉》等爆款作品。

2004年,子尤患上縱隔惡性腫瘤,於2006年去世,年僅16歲的子尤經歷了同齡人無法想象的生死愛恨。

子尤生前在病床上曾經說過:“生病以後,我漸漸認識到,人活著是為了感受人生,明白人生的意義,怎樣活比活本身更重要。”

尤留給我們的,除了錄像、照片和回憶,還有一本書《誰的青春有我狂》。這本書,子尤從8歲開始寫,一直寫到15歲。這本最早名叫《我和上帝掰手腕》的書,如實記錄了一個白血癥少年與疾病抗爭的心路歷程。

李詠遺言:來送我都別送花,送話筒吧!

子尤的母親柳紅說:”我的兒子,始終活得很有尊嚴。得病之後,他總跟我說:“媽媽,你不要彎腰,你要端莊,我們母子倆互相把對方作為一面鏡子,好嗎?”從此,子尤透過我的表情,看他自己是不是缺少笑容;我透過子尤的表情,看自己今天是不是還端莊。

子尤在臨去世前說:“媽媽,我想象不出來,你要是留短髮會是什麼模樣。”所以在子尤去世的當天,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去髮廊,把留了半輩子的長髮剪掉。短髮的我去商場,從頭到腳買了許多漂亮的新衣服,為兒子穿上,甚至在抱著子尤的骨灰盒回家的時候,我還穿著非常鮮豔的衣服。”

李詠遺言:來送我都別送花,送話筒吧!

子尤的好朋友張越曾說,“想到子尤,就總想著一個詞叫享受。我覺得我很少看到那麼懂得享受的人,享受生的快樂,享受痛苦,享受活著,享受青春,甚至享受死亡。子尤沒有裝,不是強打精神地樂觀,他真的看得很明白,人活著就是一個過程,來到這個世界上,就是要體會完全不同的滋味,包括痛苦和死亡的滋味。”

李詠遺言:來送我都別送花,送話筒吧!

子尤在這樣的享受中,走完了自己短暫而不乏精彩的生命旅程。

面對癌症,子尤微笑的迎接著病魔的挑戰,面對死亡,子尤從容的詮釋著生命的價值。

06.

2009年,李詠的自傳《詠遠有李》,裡面他特別提到,自己已經想好將來要在告別儀式上放的遺言:

“歡迎大家光臨我的告別儀式,勞累各位了,你們也都挺忙。今天來的都是我的親朋好友,既然不是外人,我也沒跟你們客氣,走之前都說好了,今兒來送我,就別送花了,給我送話筒吧。我希望我身邊擺滿了話筒。人生幾十年,一晃就過,我李詠這輩子就好說個話,所以臨了臨了,都走到這一程了,還在這兒說話。沒嚇著你們吧?

李詠遺言:來送我都別送花,送話筒吧!

賈平凹說:人既然如螞蟻一樣來到世上,忽生忽死,忽聚忽散,短短數十年裡,該自在就自在吧,該瀟灑就瀟灑吧,各自完滿自己的一段生命,這就是生存的全部意義。

一期一會,世當珍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