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智慧和美貌」於一身的延安

集“智慧和美貌”於一身的延安

集“智慧和美貌”於一身的延安

延安這座城市藏著智慧

毛澤東等老一輩革命家親手培育

自力更生 艱苦奮鬥 實事求是 全心全意

為人民服務的延安精神

延安這座城市集美貌於一身

這裡有

雄渾壯麗的壺口瀑布

華夏始祖黃帝陵

巍巍寶塔山

寶塔山

集“智慧和美貌”於一身的延安

寶塔山位於延安市區中心,是革命聖地延安的標誌和象徵。寶塔山佔地面積360000平方米,海拔1135.5米,為周圍群山之冠。寶塔山融歷史文物和革命遺址為一脈,集人文景觀和自然景觀為一體。登臨其上,聖地景色盡收眼底,高原風光一覽無餘,使得無數遊人無不讚嘆:“只有登上了寶塔山,才算是真正到了延安。”

清涼山

集“智慧和美貌”於一身的延安

清涼山名勝有18洞、24景、40多處摩岩石刻、詩詞、題詞等。山頂有太和殿一座。山下有著名的萬佛洞。萬佛洞西側山坡上有盧毗崖、三世佛洞、彌勒佛洞、釋迦而不墜,傳說八仙之一的呂洞賓曾到此遊觀。桃花洞傳說大雪時有桃花飛舞而出。此外還有詩灣、水照延安、月兒井、琵琶橋、撒珠坡、俊峰泉、插金巖、落星巖、定痴泉等名勝古蹟,分佈於萬佛洞周圍。

鳳凰山

集“智慧和美貌”於一身的延安

鳳凰山位於延安城中心,乃延安"四大名山"之一,因"葉生吹簫引鳳"鳳凰山風景圖的傳說而得名,古往今來堪稱延安一大名勝之地。清《延安府志》載:"城跨其上,雉堞巍然,為郡山首,上有鎮西樓,宋范仲淹建,殘碑猶存"。鳳凰山最高處海拔1132米,為延安城四周群山之冠,也是延安城的主要依託,所以歷代城防工事都修築在山的東坡及山畔上,為守城屯兵紮寨之地。山上古遺址有鎮西樓、鳳凰閣、文昌閣、六郎寨、狄青寨及傳說為北宋年間楊六郎(延昭)調兵遣將而挖築的轉兵洞。沿山勢而築的古城牆據考證始建於公元前215年,距今已有二千多年的歷史,是延安城防建設最早、規模最大、目前保留最完整的一座城池。

萬花山

集“智慧和美貌”於一身的延安

萬花山位於延安城西南15公里處的杜甫川中,海拔1320米,佔地2400畝,地處青山翠柏之中,空氣清爽,環境優雅。山上生長著我國中原牡丹品種群重要源頭之一的野生矮牡丹,已被確定為國家三級保護植物,具有很高的科研和種群保護價值,因其生長在古柏叢林中,滿山遍野,所以萬花山也被稱為"牡丹山",這裡也是巾幗英雄花木蘭的故里花源屯村所在地。經過近年的修復建設,萬花山已成為延安人文景觀、自然景觀為一體的天然大花園。 在這裡你傾聽木蘭從軍的故事,仙女四姐種牡丹的神話故事會使你心曠神怡,流漣忘返。



延安革命紀念館

集“智慧和美貌”於一身的延安

集“智慧和美貌”於一身的延安

集“智慧和美貌”於一身的延安

集“智慧和美貌”於一身的延安

延安革命紀念館位於寶塔區西北延河東岸,距城1公里處。延安革命紀念館規模宏偉,整個館區由館前廣場和紀念館組成。紀念館建築面積5000平方米,館內分6個展廳,展出面積3240平方米。館內展出大量珍貴的革命文物,再現了毛澤東、劉少奇、周恩來、朱德等人當年在延安的光輝業績。是一座陳列展出革命文物,反映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延安地區革命鬥爭史的紀念館,主要宣傳1935年10月至1948年3月近13年間,黨中央在延安和陝甘寧邊區領導中國革命的光輝歷史。整個紀念館外觀樸素大方,結構緊湊,高大宏偉,具有傳統的民族風格。

革命舊址

集“智慧和美貌”於一身的延安

棗園革命舊址

棗園革命舊址位於延安城西北約8公里處,是中共中央書記處1943年10月至1947年3月的所在地。棗園又名延園,佔地面積54萬多平方米。園內樹木蔥鬱、綠草如茵、花團錦簇。

王家坪革命舊址

集“智慧和美貌”於一身的延安

王家坪革命舊址位於延安城西北約1公里處,隔延河與延安城相望。佔地60多畝,1956年修復,1959年開放參觀。1937年1月開始,這裡是中共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簡稱中央軍委)和八路軍總司令部(後改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司令部)的所在地,也是毛澤東、朱德、彭德懷、葉劍英、王稼祥等領導同志住過的地方。王家坪革命舊址原為南北兩院,南院為政治部,北院為司令部。南院有這裡最大的建築--軍委禮堂。這是一座土木石結構的平瓦房,整個禮堂可容納500多人開會。繞過軍委禮堂向東是毛澤東同志會客室舊址。北院分為前後兩院,前院有軍委會議室,朱德同志經常在此召開重要會議,後院住朱德、彭德懷等領導人。

鳳凰山革命舊址位於城內鳳凰山東麓。為中共中央機關1937年1月至1938年11月駐地。1937年1月13日毛澤東等領導由保安到延安後,始住二道街羅家院,不久移住李家窯,5月移居此處,這裡原是吳家院,院內又分內外兩個小院,毛澤東在內院居住。新中國成立後,舊址經過多次保護維修,1957年,鳳凰山革命舊址開始恢復對外開放。現在這裡供遊客免費參觀的有毛澤東、朱德、周恩來同志舊居和紅軍總參謀部舊址、中央機要科舊址、白求恩事蹟圖片展廳等。1961年3月4日,國務院公佈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列入中央啟動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一號工程"延安建設項目,進行了全面的保護性維修。

鳳凰山革命舊址

集“智慧和美貌”於一身的延安

楊家嶺革命舊址

集“智慧和美貌”於一身的延安

楊家嶺革命舊址位於延安城北楊家嶺村,是中共中央1938年11月至1947年3月所在地。舊址整體坐東向西,佔地面積2萬平方米。中國共產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在此召開;中央辦公廳、中央組織部、中央機要局、中央財經委員會、中宣部、統戰部、政策研究室、黨務委員會、農村委員會、職工運動委員會、青年工作委員會、婦女工作委員會、中央警衛團等20多箇中央機關在此生活戰鬥10餘年。1947年胡宗南轟炸延安城,這裡的許多建築遭到破壞,全國解放後陸續修復,直到1953年正式對外開放。1961年國務院公佈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免費對外開放。

陝甘寧邊區政府舊址位於延安南關南窪村,是陝甘寧邊區政府1937年9月至1949年6月的辦公駐地。1935年10月,中共中央率領中央紅軍長征到達陝北,11月,中央在陝甘晉設立了"中華蘇維埃人民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西北辦事處"簡稱西北辦事處。根據國共雙方協議(國民政府行政院第333次會議通過決議承認陝甘寧邊區),1937年9月6日,西北辦事處更名為陝甘寧邊區政府。邊區政府現存窯洞52孔,現開放供參觀的有陝甘寧邊區政府簡史陳列(窯洞五孔)、林伯渠、李鼎銘舊居等。

陝甘寧邊區政府舊址

集“智慧和美貌”於一身的延安

南泥灣革命舊址

集“智慧和美貌”於一身的延安

南泥灣革命舊址位於延安城東南45公里處,方圓百里。抗日戰爭進入相持階段後,陝甘寧邊區出現空前嚴重的物質困難。1941年春,八路軍一二0師三五九旅的將士們在王震旅長的率領下,響應毛澤東提出的"自己動手"、"豐衣足食"的號召,在"一把鋤頭一枝槍,生產自給保衛黨中央"口號聲中,開進南泥灣,實行屯墾,生產自救。南泥灣革命舊址供遊人參觀的有當年開墾的大片梯田、南泥灣大生產運動展覽館、毛澤東視察南泥灣時的舊居、馬坊抗日陣亡將士烈士紀念碑、九龍泉烈士紀念亭和桃寶峪幹休所和延安炮校等。其中"南泥灣大生產運動展覽館"通過實物、圖片詳細介紹了當年南泥灣大生產運動的經過。

瓦窯堡革命舊址位於延安子長縣瓦窯堡鎮,1935年11月7日~1936年6月21日為中共中央駐地。舊址包括中共中央政治局瓦窯堡會議會址,西北軍委(中央軍委)舊址,中國工農紅軍大學校址,毛澤東、周恩來、張聞天、劉少奇舊居,共有兩處,1935年12月13日,毛澤東率部取得直羅鎮戰役勝利後,到達瓦窯堡,住城內中山街中盛店院內。院落坐西向東,有磚窯兩排,前後院由磚砌過洞連接。毛澤東居住在後院右起第1、2孔窯洞內。1936年1月26日,毛澤東從這裡出發,率領紅軍進行東征。5月21日,東征取得勝利後,又返回瓦窯堡,住城內前河灘二道街一院落內。

瓦窯堡革命舊址

集“智慧和美貌”於一身的延安

安塞腰鼓山

集“智慧和美貌”於一身的延安

安塞區腰鼓山於2004年開始建設,2011年7月建成,海拔1145.5米,總投資為1500萬元,佔地9120平方米。已造成窯洞群150孔。其中特色窯洞12孔(按年代歷史修建),土窯22孔,陝北最大的窯洞3孔。"天下第一鼓"安塞腰鼓樓,腰鼓樓高24米,位於墩山主峰墩峁上。

南溝生態旅遊景區

集“智慧和美貌”於一身的延安

南溝生態旅遊景區位於安塞區高橋鎮南溝村,景區規劃面積24平方公里,概算總投資19.6億元,核心區6.1平方公里,建設週期為10年,一期工程2000畝,已經完成投資3.6億元,建成矮化密植蘋果園、生態酒店、格桑花谷、沙地摩托和花樣迷宮、兒童遊樂、動物觀賞及VR體驗等項目,於2017年8月建成並投入運營。南溝景區北接棗園、南連萬花。距延安市區15公里,在延安外圍興盛一條新的旅遊環線。

丹霞大峽谷

集“智慧和美貌”於一身的延安

新近發現的丹霞地貌大峽谷位於安塞區磚窯灣鎮範臺村一帶的黃土溝壑中,由於洪水多年沖刷而逐漸顯現。峽谷隱藏在黃土覆蓋的地方,人跡罕至,一派原始神秘的自然風光。目前,已露真容的3處峽谷宛延數千米,深達數十米,寬處可容車輛通行,窄處僅容一人斜身而過。

秦直道

集“智慧和美貌”於一身的延安

秦始皇吞併六國,統一華夏之後,除其它政績外,還辦了兩件舉世矚目的大事:一是修築了萬里長城;二是修建了一條類似今天的高速公路——秦直道,陝北俗稱“皇上路”“聖人條”。是秦始皇於公元前212至公元前210年命蒙恬監修的一條重要軍事要道。秦直道南起京都咸陽軍事要地雲陽林光宮(今淳化縣梁武帝村),北至郡(今內蒙古包頭市西南孟家灣村),穿越14縣,700多公里。路面最寬處約60米,一般亦有20米。

集“智慧和美貌”於一身的延安

鐘山石窟

鐘山石窟,又名“普濟院”、“普濟寺”、“石宮寺”、“萬佛巖”。始建於西晉太和年間(336年—370年),其歷史比中國的四大石窟還早,是中國最早、世界罕見的石窟群,其藝術價值可與西方美神維納斯相媲美,被國內外專家譽為“第二敦煌”,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集“智慧和美貌”於一身的延安

子長龍虎山風景區

子長龍虎山風景區位於陝西省延安市子長縣瓦窯堡鎮,佔地約168公頃,共有15處景點,是集休閒、娛樂、觀光等為一體,富有傳奇色彩的風景區。目前完成及正在建設的景點有門山、玉帝廟、望川亭、將軍紀念園、停車場、青雲寺、條石大道、鵲橋、農家小院、天池、瑤池閣。還需建設的項目有七階瀑布、兒童樂園、養殖園、游泳池、仙女亭、凌雲閣、風景區整體綠化、遊覽索道等。

子長革命烈士紀念館

集“智慧和美貌”於一身的延安

子長革命烈士紀念館位於陝西省延安市子長縣瓦窯堡北面齊家灣坪上,是我國興建較早的紀念館之一。經國務院1989年8月20日批准為全國革命烈士紀念建築物重點保護單位,民政部、陝西省委命名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紀念館座北向南,南北長120米,東西寬100米,總佔地面積12000平方米,建築面積1300平方米。

為了紀念祖籍子長的我國宋代著名教育學家胡瑗,宏揚子長的地方文化,同時為子長縣城添置一個形象亮點,滿足人民群眾健身遊樂觀光要求,在縣城正南側的文昌廟山上擬建胡瑗紀念館,其中安定塔是紀念館的一個主建築物,其為一座八角九層框架剪力牆結構的鋼筋砼寶塔,其塔地上九層,地下一層。塔底佔地188m2,總高度為58.8m,總建築面積約2218㎡,其塔中心內設電梯一部,中間為施轉樓梯踏步;外轉每層為遊覽迴廊,塔體外用斗拱緣子懸桃飛簷上鋪灰色陶瓦,形成古典樸素,明代北方風格的寶塔,身臨寶塔,遠眺龍虎山風景區和縣城四周六山景色,腳下縣城全景盡收眼底,是一個遊覽縣城全景的最佳地方。

安定塔

集“智慧和美貌”於一身的延安

高柏山

集“智慧和美貌”於一身的延安

高柏山位於子長縣李家岔鎮石家灣,海拔1527米。清道光《安定縣誌》載:"高柏山,在縣北八十里,即橋山, 山有古柏,故名。"該山南北長而東西窄,南至石嘴村,北至曹家窪村,縱貫十餘里,高峰聳立,山勢巍峨,是大理河與淮寧河之源頭交接處,這裡發現了大量的文物古蹟和遺址,有趣的是該山還呈現出"龍鳳吉祥"的自然景觀。1990年,子長縣政府確定高柏山為第一批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保護範圍北起曹家窪村,南至石嘴村,面積約50萬平方米。

集“智慧和美貌”於一身的延安

乾坤灣

集“智慧和美貌”於一身的延安

乾坤灣是黃河流經延川秦晉峽谷68公里時形成的一個320度的大轉彎,堪稱“天下黃河第一灣”。 “乾坤灣”三個字得名於天地、日月、陰陽、剛柔以及乾坤之象。相傳遠古時,三皇之一的伏羲,為了探求天道,開啟文明,曾多次來到這裡,仰觀天象,俯察地理,遠取諸物,近取諸身,神悟陰陽魚,點畫太極圖,從此開闢了人類華夏文明的先河。這裡是一幅天造地設的天然太極圖,也是黃河古道秦晉峽谷上的一大天然奇觀。

集“智慧和美貌”於一身的延安

會峰寨

會峰寨位於延川縣乾坤灣鎮牛家山村,創建於明代嘉靖二十五年,是陝北現存最早的防禦工事之一,也是古代人們藏匪避亂的地方。山寨頂部建有一座始祖廟,碑石林立,四周依然保留著一些殘存的石磨、石碾。頂部還有石窩寶鏡,是個圓錐形的小石臼,據說它與內蒙古白音汗女神插座完全吻合,當屬於8000年前的文化遺蹟。會峰寨山麓北側的懸崖峭壁上有一行神秘文字,不少學者和古文字愛好者前來考證研究,至今難以破解,被人們稱為“摩崖天書”。這塊巨石文化現象在世界巨石文化史上堪稱一大奇蹟。此外,山寨頂部還保留著四通石碑,其中一通為明代嘉靖二十五年十月一日豎立。這塊明代石碑原埋藏於土中,出土後碑體完整,字體清晰,碑文主要記述了築寨建廟的詳細事項。

梁家河村位於文安驛鎮東南方向5千米處,是延安市委、市政府確定的新農村建設試點村之一。梁家河這個叫文安驛的小鎮,隸屬於延川縣。文安驛鎮西魏大統三年(公元537年)始築城設文安縣,隋朝開皇三年(公元583年)併入延川縣,明清時期是陝北地區規模較大的驛站和繁華的貿易集鎮。悠久的歷史為文安驛留下了古縣城牆、文州書院、古道驛站、烽火臺等眾多文化遺址。

據《史記》記載,在秦代的時候,都城通往北方包頭一帶的"高速公路"(秦直道)就經過文安驛。 從地名上這個"驛"字可以看出,這裡自古就是交通要道。文安驛往南,沿著一條新建的柏油路向山裡走幾千米,就到了梁家河村。

梁家河

集“智慧和美貌”於一身的延安

集“智慧和美貌”於一身的延安

知青舊居

北京知青到延安後,繼而被分配到距離延安80公里左右的延川縣,最後,到了文安驛鎮。公社已把名單提前分好,各大隊支書根據單子招呼分到自己村的知青。梁家河大隊一隊隊長帶著15名知青回到梁家河村,其中就有習近平。從那一刻起,16歲的習近平在那個叫梁家河村的地方開始了他的7年知青插隊歲月。

路遙故居位於延川縣大禹街道辦郭家溝村,距縣城5公里,是路遙從童年到青年的居所,他在這裡度過了人生最值得紀念的青春歲月,為他後期的寫作提供了大量素材和靈感,有一定的保護價值。

路遙故居

集“智慧和美貌”於一身的延安

集“智慧和美貌”於一身的延安

文安驛鎮

文安驛鎮,是一個集千年“古道”驛站、千孔百年“窯居”建築群落、千名“知青”記憶、一部路遙《人生》小說原型的文化旅遊名鎮,位於延川縣中部經濟區,距延川縣城15公里。2016年,文安驛鎮被省政府確定為全省文化旅遊名鎮,2017年7月成功入選第二批全國特色小鎮, 文安驛鎮始建於西魏大統三年即公元537年,設文安郡和文安縣,距今已有1400多年曆史。從地名上這個“驛”字可以看出,這裡自古就是交通要道,具有悠久的驛站文化。據《史記》記載,在秦代的時候,都城通往北方包頭一帶的“高速公路”(秦直道)就經過文安驛。驛站是古代供傳遞官府文書的場所,也是官員和軍事情報人員途中食宿、換馬的場所。如今,走進古鎮,還能看到古城牆、文州書院、古道驛站、烽火臺、魁星樓等眾多文化遺址。

集“智慧和美貌”於一身的延安

今日的大陸第一口油井

中國大陸第一口油井位於延長縣城西石油希望小學操場,延長油礦的前身"延長石油官廠",創 建於1905年,是中國陸上開發最早的油田,迄今已有近百年的歷史。

集“智慧和美貌”於一身的延安

翠屏山公園

翠屏山公園位於延長縣城之南的翠屏山上,因山勢雄、陡峭,花木蒼翠,望之如屏,取名翠屏山。百姓視其形如臥牛,又名臥牛山。翠屏山緊臨延河,天然次森林和植被保護完好,登高臨下,可鳥瞰延長全城,可遠眺高原勝景。山項有真武廟、石門洞、文昌閣;山腰有二天門、觀音殿、記載歷朝歷代重修重建廟宇的石碑;山腳臨水石崖上有延長早期共產黨人領導朱幼康為紀念孫中山先生題寫的“中山林”三個大字及詩一首,“青山不老人始在,紅樹皆因血染成”,橫聯為“革命先河”,字跡俊秀可辯。為了開發旅遊資源,2001年縣委、縣政府決策修建翠屏山公園,成為觀光、休閒、娛樂的好去處。

延長縣馬頭關黃河大峽谷

馬頭關黃河峽谷段,處在晉陝黃河大峽谷的中部,馬頭關黃河峽谷段,則處在晉陝黃河大峽谷的中部,河岸寬800米,水面寬600米,谷深100米,途經馮家坬、畢家山、馬頭關、涼水岸四個古渡口。

馬頭關古渡口,是黃河上最著名的古渡口之一,位於延長縣羅子山鄉黃河西岸,距縣城80公里,背靠巍巍群山,面觀滔滔黃河,自古以來為兵家必爭的要衝。隔河與山西大寧相望,有“雞鳴二省”之說。古往今來,兩岸民間交往頻繁,-男女通婚比比皆是,人流物流不斷。每年農曆正月二十二至二十五,都要在娘娘廟前、渡口兩岸,舉辦馬頭關傳統廟會,每次都吸引著延長、大寧及周邊縣數千農民前來趕會。站在黃河岸邊的任何一個制高點上,都可以看到黃土高原起伏的群山,都可以望見在綿綿群山中蜿蜒而行的黃河。這裡曾是紅軍東征的首先地,這裡曾是河防保衛戰的主戰場,這裡也是《黃河大合唱》的第一現場。

集“智慧和美貌”於一身的延安

涼水岸千畝花椒園

延長縣馬頭關黃河大峽谷

集“智慧和美貌”於一身的延安

集“智慧和美貌”於一身的延安

甘泉大峽谷

甘泉大峽谷為丹霞地貌,在陝北黃土高原大體量呈群落分佈,國內罕見,具有典型性和唯一性,是難得的自然景觀,有“黃土高原自然地縫奇觀”之美稱。堪比世界奇蹟美國羚羊大峽谷。甘泉大峽谷俗稱山體石峽,紅砂岩地質,歷經百萬年風沙切割和流水溶蝕、沖刷而成,類似露天溶洞。故亦為稀缺的地質奇觀。甘泉大峽谷純屬自然景觀,各峽谷內景均別有洞天,令人歎為觀止。有詩讚曰:“俯仰迂迴皆是景,冬春雨雪各不同”。

甘泉大峽谷近景規劃將打造5A級旅遊風景區和國家級地質公園。

集“智慧和美貌”於一身的延安

美水泉

美水泉發源於甘泉縣城西南3.5公里的神林山下,是我縣境內重要的自然資源和歷史文化遺產。美水泉以其悠久的歷史、優良的水質和神奇的傳說聞名於世。據史書記載,隋大業三年,隋煬帝楊廣帶兵五十萬,馬十萬匹北巡榆林突厥牧地,察看修築長城,曾到此遊歷,偶飲此水,頓覺味美甘甜,心曠神怡,龍顏大悅賜泉為美水泉,後為隋唐歷代宮廷專用。唐天寶元年因美水泉故,改伏陸縣為甘泉縣。從此甘泉縣名沿用至今,千年未變。宋代《太平寰宇記》、《延安府志》都對美水泉有相應的記載。

勞山森林公園位於甘泉縣西南部道鎮東溝,3A級景區。公園面積1933公頃,森林覆蓋率92%。園內自然資源豐富,分佈60多種野生動物、6000多種植物,國家一二級保護動物有金雕、黑鸛、貓頭鷹、白頸雉等,7-8月平均氣溫比延安市區低5-8℃,堪稱為陝北黃土高原上的“植物王國”、“天然氧吧”和避暑勝地。

集“智慧和美貌”於一身的延安

勞山森林公園

集“智慧和美貌”於一身的延安

白鹿寺

眾寶寺又名白鹿寺、白鹿禪院,位於高哨鄉寺溝村東的白鹿塬上,距縣城10公里。2008年被陝西省人民政府公佈為第五批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寺院南靠山,北臨洛河。清嘉慶本《延安府志》記載:“白鹿寺,唐大曆年建,後晉天福年間重修。殿宇宏偉,叢林極盛。歷代宋、元、明皆有增修。

香林寺位於下寺灣鎮閻家溝村斜對面的洛河西岸,坐落在山勢險峻的走山頂上,為“洛上奇峰”。

香林寺唐代寺院已毀,山間遺留廢墟多處,瓦礫、殘石隨處可見。現存寺院系清末所建。環山而建的有真武祖師殿、玉皇廟、九天玄女殿、觀音閣、龍王廟、魁星閣等。

集“智慧和美貌”於一身的延安

香林寺

集“智慧和美貌”於一身的延安

志丹縣

集“智慧和美貌”於一身的延安

集“智慧和美貌”於一身的延安

劉志丹烈士陵園

劉志丹烈士陵園位於志丹縣城所在地保安鎮,坐北面南,面積3.3萬平方米。整個陵園建築富有民族特色,莊嚴肅穆。

園內還有造型獨特的地球碑一通,上刻陝甘寧邊區圖示,並鐫刻"陝甘寧邊區的創造者"幾個大字。陵園深處是烈士紀念堂和劉志丹將軍之墓。陵園內還辟有烈士紀念館,展出各類文物及烈士生平簡介。劉志丹是陝甘邊革0據地的主要奠基者。

集“智慧和美貌”於一身的延安

保安革命舊址

保安革命舊址,位於志丹縣城北炮樓山麓,1936年7月3日至1937年1月13日是0中央所在地,1936年4月民族英雄劉志丹東征犧牲後保安縣更名為志丹縣。

永寧山位於志丹縣永寧鎮,洛河東側,崾子川口對岸,海拔1312米,東西走向,長2.2公里,寬1.5公里,全為紅砂石質,山樑向洛河突起一山嘴,洛水環繞東、西、南三面,山嘴巍然獨立,峭崖絕壁,早在宋代就建為防犯古寨。寨分三層,上層雄居突兀的山頂,中層微向傾十分陡峻,下層通洛河供汲飲,可容千人,清同治年四亂,避者百戶,依恃天險,久攻不克。

集“智慧和美貌”於一身的延安

永寧山

集“智慧和美貌”於一身的延安

盤龍寺石塔

龍寺石塔,陝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延安城西北志丹縣廟岔村東南盤龍寺遺址內。建於明成化十一年(1475)。塔身為六稜形,全用花崗岩分層製作,除塔座外,共七層,通高5.73米。塔座為浮雕仰覆蓮瓣形束腰須彌座。七層塔體每層下部均用兩層浮雕式仰蓮瓣作裝飾,每層六角形的塔簷簷角各浮雕怪獸獸頭。第二層塔體六個面分別刻有牡丹、佛龕、佛像。三、四、五層六個面各有一佛龕,內刻坐佛一尊。六、七兩層的六個面,相間隔一個面刻一佛龕,內刻一坐佛,其他三個面為素平面。塔剎由四層寶珠形和一個四稜錐體剎尖組成,第三層寶珠上刻有三層浮雕仰蓮瓣裝飾。

中國抗日紅軍大學舊址,位於志丹縣城南端橋溝口。依紅石崖而鑿教室、崗哨、辦公窯,地勢峭拔隱蔽,令人歎為觀止,亦能防空。現存有原校長-、教育長羅瑞卿等人的舊居和大楊樹下的"露天講堂"。紅大第一期學員在這時學習,人數達1063人。毛澤東曾給學員講課。

集“智慧和美貌”於一身的延安

中國抗日紅軍大學舊址

集“智慧和美貌”於一身的延安

吳起縣

勝利山

1935年10月19日, 中央紅軍長征勝利到達陝北吳起鎮,在吳起鎮打了長征最後一仗切尾巴戰役。10月21日4時半,毛澤東同志登上洛河以西的平臺山(後改為勝利山),來到設在一株杜梨樹下的指揮所,指揮了這一具有重大意義的一仗。

集“智慧和美貌”於一身的延安

吳起明長城

明長城在吳起境內長13.25公里,位於該縣白于山以北的周灣、長城兩鄉鎮。東起靖邊縣中山澗鄉方灘,在駐陀澗入吳起縣境長城鄉至宋溝畔跨紅柳河經二道壩、雙河澗兩個行政村,繼而西行跨石柺子溝入周灣鎮,經王樹灣、羅澗於東灣村青楊山跨羅澗河入定邊縣境。 長城為古代重要的防禦性軍事設施。在抵抗外來侵略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是我們研究明代軍事和建築的重要資料。

吳起縣古時曾是邊陲要地,為少數民族角逐之戰場,本縣境內現存的有記載的古城有17座,具有歷史意義和觀賞價值。主要有:定邊城、寧塞城、白豹城、橫山寨(今走馬城)、雞嘴堡、 矜戎堡(今新寨)、通慶城(今鎖陽城)、綏遠寨(今田百戶城子)、通化堡(今琵琶城)、九陽堡(今張城子)、威邊寨(今蕎麥城)、鎮安城(今守暴城)、把都河堡(今舊城子)、五姑城(今五穀城)、勝羌寨、懷威寨、觀化堡。

集“智慧和美貌”於一身的延安

古城堡寨

集“智慧和美貌”於一身的延安

毛澤東舊居

1966年整修了毛澤東同志舊居—新窯院。舊居內珍藏有先後從蘭州革命紀念館和當地部分公社蒐集和徵集紅軍長征文物共146件,其中有一級文物2件,二級文物4件,三級文物16件。1972年複製毛澤東舊居文物16件。

集“智慧和美貌”於一身的延安

太和山

---------------

太和山景區依據山勢分為四個坪臺:一號坪臺為宗教文化區,二號坪臺為文化娛樂區,三號坪臺為文物旅遊區,四號坪臺為風景設施。山下為太和山旅遊綜合服務區,有石臺階自山下直通山頂,還有盤山公路供車輛上山。山上綠樹成蔭,環境優美,是一所旅遊觀光的場所。

集“智慧和美貌”於一身的延安

集“智慧和美貌”於一身的延安

石泓寺佛教文化景區

石泓寺屬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陝西省富縣城西65公里的直羅鎮川子河北岸。有大小窟洞9個,大小造像3370餘尊。石窟開鑿最早為南北朝時期,歷經唐、宋、金、明、清各代續修完成。主窟規模大,保存完整。窟高5.4米,寬10.3米,深10.7米,平面呈長方形。中央有基壇,壇基的四角各有方形大石柱上承窟頂,氣勢宏偉。壇上有一佛(釋迦牟尼),二菩薩(文殊、普賢),二弟子(迦葉、阿難),佛與菩薩均跏跌坐蓮花座上。佛高1.86米,座高1.59米,佛頭飾螺髻,大耳,右手附膝,左手放在小腹前,身著敷搭雙肩袈裟式外衣,袒胸,下著大裙。雙目微閉,一付善貌莊嚴的身軀大有邪不可侵之勢。二弟子阿難高1.74米,迦葉高1.62米,分立兩側,雙手合什作祈禱狀,溫順而文靜,窟頂雕飾極其華麗,並鐫刻有“釋迦如來,香花供養”等字樣。窟壁及四柱浮雕大小造像3270餘尊(其中最大浮雕1.5米左右,最小浮雕0.2米左右),整個畫面結構嚴謹,給人以整體的印象。

集“智慧和美貌”於一身的延安

開元寺塔

——

開元寺寶塔 開元寺塔,也名西山塔,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城西500米左右的龜山半坡上,寺院已毀。塔身為磚結構,面向正東,平面呈四邊四角形。每邊長8.5米,直徑8.5米,塔高32.8米。為十一層空心式。塔內有方形小室直通塔頂。底層正東闢有券門。塔內原有木梯可以攀登,現已毀。塔身各層均闢券門。第四層東門兩側飾有假窗。一至六層有斗拱,整個寶塔構造風格酷似西安小雁塔,古樸莊嚴,氣勢宏偉。據鄜州志記載:“開元寺在城西北山阿,有白松古柏。城內半山有塔。順治十二年(公元1656年)。僧正蘭常修。乾隆四十八年(公元1784年)重修羅漢殿。孫之濤砌石為記。”綜上所述,開元寺塔始建於唐,後經清等各時代維修。

集“智慧和美貌”於一身的延安

東村會議舊址

東村會議舊址原為一天主教堂,建於1934年,建築為四合院形式,坐東面西,三面環谷。在距教堂南側30米處的溝畔有三孔土窯洞,是當年毛澤東指揮直羅戰役時居住過的地方。1935年10月11日,直羅戰役之前,毛澤東率領的中央紅軍到達東村,在東村福嚴院塔(現屬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下同徐海東率領的紅15軍團會師,開始了直羅鎮戰役的戰前準備工作。直羅鎮戰役的具體作戰方案就是在這座舊址裡形成的。主席在這裡聽取彙報、組織會議、擬發電文、安排軍務、部署兵力,指揮了舉世聞名的直羅鎮戰役。

八卦寺塔群,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張家灣鎮八卦寺村北一里許的平臺地上,相傳原有八塔,故稱八卦寺。原寺院已毀,現存磚塔三座,從北向南為序。北塔:八角九級,通高9.3米,塔身各層均磚雕仿木結構、枋頭、斗拱。四匹磚疊澀出簷。塔頂以磚疊澀收分呈錐形,頂有球形塔剎,塔體實心。中塔:四角九級,殘高8.5米,塔身各層以磚疊澀出簷,簷角稍作起翹,簷中部略下凹。塔頂以磚疊澀收分,以磚砌塔剎。南塔:八角九級,殘高8.65米,塔身各層以磚疊澀出簷。塔身第九層修至一半而不知何故輟土,塔體實心。整個塔群造形簡潔美觀,比例適度,格調古樸莊嚴,考其形制,似為明代建築風格。

集“智慧和美貌”於一身的延安

八卦寺塔群

集“智慧和美貌”於一身的延安

洛川會議紀念館

---------------

洛川會議紀念館位於洛川縣城以北10公里處的永鄉鄉馮家村。1937年8月以前這裡為一所私塾小學,1961年經肖勁光、肖克等同志確認,國家檔案局曾三局長提供洛川會議有關資料,確認這裡為洛川會議舊址。1966年成立了“洛川會議舊址管理籌備處”並對外開放。1980年更名為“洛川會議紀念館”。

集“智慧和美貌”於一身的延安

洛川民俗博物館

洛川民俗博物館座落在洛川縣鳳棲鎮210國道旁。佔地4畝,擁有8個展室,陳列面積近600平方米,是陝西省第一座民俗館。l994年9月16日正式開館。著名學者、民俗學家鍾敬之題寫了館名。2004年被國家文化部評定為國家三級館。博物館建築採用清代洛川傳統的四合院形式。正門前蹲踞一對雍正十三年(1735)的鐵獅子,兩側大紅燈籠高高掛。院內既有陝北常見的窯洞,又有關中農村的瓦房,體現出關中與陝北接合地帶民居特色。

集“智慧和美貌”於一身的延安

萬鳳塔

萬鳳塔位於洛川縣土基鄉富城村南二里左右。富城村是故富城所在地,所以又稱萬鳳塔為富城古塔。萬鳳塔平面為八邊八角,塔身系磚砌成,底邊長3.2米,塔高40餘米,分為十三層。塔正面門額上刻有“萬鳳塔”三字。塔身外每層均著唐宋門窗斗拱裝飾。塔的用磚中,亦見有唐代手印磚。塔身處每層又造有小龕,內置各種石刻雕像。雕像多為佛像,但第三層小龕中,分別置有西遊記中人物唐僧、孫悟空、豬八戒和沙和尚一組雕像。

集“智慧和美貌”於一身的延安

壺口瀑布

集“智慧和美貌”於一身的延安

壺口之春

壺口之夏

集“智慧和美貌”於一身的延安

集“智慧和美貌”於一身的延安

壺口之秋

壺口之冬

集“智慧和美貌”於一身的延安

黃河自青藏高原的巴顏喀拉山北麓發源,流經青海、四川、甘肅、寧夏 、內蒙、陝西、山西、河南、山東九省區,全長5464公里,被稱之為中華民族的“母親河”!

滾滾黃河像一條巨龍奔騰而來,承載著華夏五千年的厚重歷史,穿行在西北黃土高原的秦晉大峽谷中,當流經陝西宜川縣壺口鄉境內時,由於受到河床走勢的影響,河水由四、五百米突然收縮為四、五十米,滔滔河水傾瀉而下,衝入約五十米的石槽中,形成雄渾壯觀的瀑布群,因形似茶壺而得名。這就是中國著名的河瀑奇觀--壺口瀑布。

集“智慧和美貌”於一身的延安

2

集“智慧和美貌”於一身的延安

集“智慧和美貌”於一身的延安

蟒頭山國家森林公園

蟒頭山國家森林公園,陝西延安市宜川縣東部的森林公園,海拔八百至一千四百三十九米,總面積二千一百二十公頃,森林覆蓋率百分之八十九點一。區劃為聖母殿。石華山。王蟒寨三個景區。有景點景物三十多處,是遊覽觀光。消夏避暑。休閒度假。朝山祭祀。沐浴戲水的好去處。

集“智慧和美貌”於一身的延安

龍王辿遺址

龍王辿遺址位於壺口上游1公里處,是重要的黃河古渡口,也是上流船隻必須停靠的古碼頭。船從這裡上岸,通過“旱地行船”,繞過壺口瀑布,方能進入下游繼續航行。黃河航運的發達,促使了東、西龍王辿集鎮的繁華。據史料記載,遠在明代起,東、西龍王辿就形成了繁華的商業集鎮,最多時一天能停泊一千多條船,一直延續到上一世紀50年代,才逐漸衰退,歷時400餘年。

縣川河、雲巖河風景帶是縣川河、雲巖河形成的兩條川道風景帶,由山、水、川、塬組成的一體化黃土高原自然風光景觀,構成了壺口旅遊區多樣性的旅遊資源。這種多樣性的旅遊資源能夠較為完整地反映黃土高原的文化面貌和風情特色,並且形成壺口旅遊區旅遊資源的品牌特徵。這兩道川近年新興建的農業生態觀光園、鮮果採摘園、以及農家樂等,也是一道靚麗的風景線,成為新的旅遊資源。

縣川河 雲巖河川風景帶

集“智慧和美貌”於一身的延安

集“智慧和美貌”於一身的延安

無量山景區

無量山景區,2016年2月無量山獲批為國家AAA級旅遊景區。景區位於黃龍縣城西南五公里,渭清公路邊。此山古名“仙鶴山”,以群鶴繞山旋飛而得名。明嘉靖三年(1574年),山上建立了無量祖師廟,故而更名“無量山”。據洛川縣劉《志》記載:“仙鶴山東有五臺山(山西),西有麥積山(甘肅天水),北有清涼山,南有華山,此山居中,實為聖地。”

柏峪神道嶺景區位於黃龍縣柏峪鄉,距黃龍縣城53公里。景區總面積120平方公里,以摘星臺為中心,建有御封亭、大嶺飯店、五角樹水上樂園、獅子溝、曬經山、南峙寺、王莊村灌溉渠和五角樹村垂釣園等旅遊景觀等,已形成集觀光、休閒、避署納涼、餐飲和娛樂為一體的人文生態旅遊景區。

集“智慧和美貌”於一身的延安

柏峪神道嶺景區

集“智慧和美貌”於一身的延安

穆柯寨

穆柯寨位於黃龍縣石堡鎮水磨灣村東500米,北臨石堡川河,東西為深溝,面積約為25萬平方米。山頂有一夯築方錐臺,底邊長25米,殘高4米,夯層不清晰,下有地洞百餘米。相傳,北宋時期,朝廷為了防禦和抵抗遼國入侵,在黃龍境內駐兵,據說這裡曾是穆桂英的一個練兵場,方錐臺即是點將臺。從出土文物資料考證,穆柯寨的歷史更為久遠,早在新石器時代晚期龍山至商周時,就有人在此居住,繁衍生息,開創人類文明。

瓦子街戰役烈士陵園,始建於1949年4月4日,當時佔地17畝。園內安葬著我軍在宜瓦戰役中犧牲的包括714團團長任世鴻、參謀長武治安在內的5287名烈士的遺骨。一直是黃龍縣重要的革命傳統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受到地方黨委政府的精心重點保護,經過多次大的整修,現在的面貌與建園初期相比,已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集“智慧和美貌”於一身的延安

瓦子街戰役烈士陵園

集“智慧和美貌”於一身的延安

集“智慧和美貌”於一身的延安

樹頂漫步

樹頂漫步景區位於陝西省延安市黃龍縣瓦子街鎮(G22青島一蘭州高速瓦子出口),是一家以親子教育為主題的互動體驗式森林運動公園,依託陝西黃龍山國家森林公園佔9660公頃的原始森林,景區內森林覆蓋率高達93.2%,也是我國秦嶺以北最大的油松針葉林區。 黃龍素有黃土高原"綠色明珠"、"天然氧吧"之美稱,被譽為"陝西的一葉肺" 。

黃帝陵

黃帝陵,是中華民族始祖軒轅黃帝的陵寢,是《史記》記載的唯一一座黃帝陵 ,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第一批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 ,國家級風景名勝區 ,第一批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 。號稱"天下第一陵" ,又稱"華夏第一陵" ,"中華第一陵" 。位於陝西省延安市黃陵縣城北橋山。

古寺千佛洞

萬安禪院石窟,又名石空寺,因窟內有大小佛像一千四百餘尊,故俗稱千佛洞。位於黃陵縣城西北47公里處的雙龍鎮峪村西的一座高山的半山腰,為北宋哲宗紹聖二年(1095年)至徽宗政和五年(1115年)鄜州(今富縣)人介端、介元、介政、介子用四人用了二十年時間在灰綠相參的沙岩上鑿建而成。是陝西省四大名窟之一和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橋山森林公園位於黃陵縣城黃帝陵西部40公里的橋山林區,沮河(古稱姬水)上游,被譽為黃土高原上的一顆綠色明珠,總面積4358.5公頃。公園境內森林茂密蔥鬱,地貌奇特典型,氣候溼潤溫暖,森林環境清雅迷人。世界公路工程偉大的奇蹟,被譽為古代高速公路的“秦直道”從公園西部穿過,歷經2000多年的風雨,部分路面仍保存完好;橋山萬頃松林,林海茫茫,蔥鬱碧綠,尤其是百藥溝中的千米松廊,路側油松幹直葉碧,松冠如蓋。松針如氈,清爽宜人。

橋山森林公園

秦直道

秦直道,顧名思義,便是一條筆直的道路。它南起陝西淳化縣梁武帝村(秦朝林光宮,也稱甘泉,為秦王朝軍事指揮中心),北至內蒙古包頭市(古稱九原),途經子午嶺自然保護區、毛烏素沙漠和鄂爾多斯高原,貫穿陝、甘、蒙3省區14個縣,全長900多公里,是始皇帝三十五年(前212年)秦始皇命令大兒子扶蘇和大將蒙恬率30萬大軍,一邊鎮守北方,一邊修築直道。是兩千多年前秦始皇統一六國後,修建的一條南北走向的“高速公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