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智慧和美貌”于一身的延安

集“智慧和美貌”于一身的延安

集“智慧和美貌”于一身的延安

延安这座城市藏着智慧

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亲手培育

自力更生 艰苦奋斗 实事求是 全心全意

为人民服务的延安精神

延安这座城市集美貌于一身

这里有

雄浑壮丽的壶口瀑布

华夏始祖黄帝陵

巍巍宝塔山

宝塔山

集“智慧和美貌”于一身的延安

宝塔山位于延安市区中心,是革命圣地延安的标志和象征。宝塔山占地面积360000平方米,海拔1135.5米,为周围群山之冠。宝塔山融历史文物和革命遗址为一脉,集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为一体。登临其上,圣地景色尽收眼底,高原风光一览无余,使得无数游人无不赞叹:“只有登上了宝塔山,才算是真正到了延安。”

清凉山

集“智慧和美貌”于一身的延安

清凉山名胜有18洞、24景、40多处摩岩石刻、诗词、题词等。山顶有太和殿一座。山下有著名的万佛洞。万佛洞西侧山坡上有卢毗崖、三世佛洞、弥勒佛洞、释迦而不坠,传说八仙之一的吕洞宾曾到此游观。桃花洞传说大雪时有桃花飞舞而出。此外还有诗湾、水照延安、月儿井、琵琶桥、撒珠坡、俊峰泉、插金岩、落星岩、定痴泉等名胜古迹,分布于万佛洞周围。

凤凰山

集“智慧和美貌”于一身的延安

凤凰山位于延安城中心,乃延安"四大名山"之一,因"叶生吹箫引凤"凤凰山风景图的传说而得名,古往今来堪称延安一大名胜之地。清《延安府志》载:"城跨其上,雉堞巍然,为郡山首,上有镇西楼,宋范仲淹建,残碑犹存"。凤凰山最高处海拔1132米,为延安城四周群山之冠,也是延安城的主要依托,所以历代城防工事都修筑在山的东坡及山畔上,为守城屯兵扎寨之地。山上古遗址有镇西楼、凤凰阁、文昌阁、六郎寨、狄青寨及传说为北宋年间杨六郎(延昭)调兵遣将而挖筑的转兵洞。沿山势而筑的古城墙据考证始建于公元前215年,距今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是延安城防建设最早、规模最大、目前保留最完整的一座城池。

万花山

集“智慧和美貌”于一身的延安

万花山位于延安城西南15公里处的杜甫川中,海拔1320米,占地2400亩,地处青山翠柏之中,空气清爽,环境优雅。山上生长着我国中原牡丹品种群重要源头之一的野生矮牡丹,已被确定为国家三级保护植物,具有很高的科研和种群保护价值,因其生长在古柏丛林中,满山遍野,所以万花山也被称为"牡丹山",这里也是巾帼英雄花木兰的故里花源屯村所在地。经过近年的修复建设,万花山已成为延安人文景观、自然景观为一体的天然大花园。 在这里你倾听木兰从军的故事,仙女四姐种牡丹的神话故事会使你心旷神怡,流涟忘返。



延安革命纪念馆

集“智慧和美貌”于一身的延安

集“智慧和美貌”于一身的延安

集“智慧和美貌”于一身的延安

集“智慧和美貌”于一身的延安

延安革命纪念馆位于宝塔区西北延河东岸,距城1公里处。延安革命纪念馆规模宏伟,整个馆区由馆前广场和纪念馆组成。纪念馆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馆内分6个展厅,展出面积3240平方米。馆内展出大量珍贵的革命文物,再现了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人当年在延安的光辉业绩。是一座陈列展出革命文物,反映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延安地区革命斗争史的纪念馆,主要宣传1935年10月至1948年3月近13年间,党中央在延安和陕甘宁边区领导中国革命的光辉历史。整个纪念馆外观朴素大方,结构紧凑,高大宏伟,具有传统的民族风格。

革命旧址

集“智慧和美貌”于一身的延安

枣园革命旧址

枣园革命旧址位于延安城西北约8公里处,是中共中央书记处1943年10月至1947年3月的所在地。枣园又名延园,占地面积54万多平方米。园内树木葱郁、绿草如茵、花团锦簇。

王家坪革命旧址

集“智慧和美貌”于一身的延安

王家坪革命旧址位于延安城西北约1公里处,隔延河与延安城相望。占地60多亩,1956年修复,1959年开放参观。1937年1月开始,这里是中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简称中央军委)和八路军总司令部(后改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部)的所在地,也是毛泽东、朱德、彭德怀、叶剑英、王稼祥等领导同志住过的地方。王家坪革命旧址原为南北两院,南院为政治部,北院为司令部。南院有这里最大的建筑--军委礼堂。这是一座土木石结构的平瓦房,整个礼堂可容纳500多人开会。绕过军委礼堂向东是毛泽东同志会客室旧址。北院分为前后两院,前院有军委会议室,朱德同志经常在此召开重要会议,后院住朱德、彭德怀等领导人。

凤凰山革命旧址位于城内凤凰山东麓。为中共中央机关1937年1月至1938年11月驻地。1937年1月13日毛泽东等领导由保安到延安后,始住二道街罗家院,不久移住李家窑,5月移居此处,这里原是吴家院,院内又分内外两个小院,毛泽东在内院居住。新中国成立后,旧址经过多次保护维修,1957年,凤凰山革命旧址开始恢复对外开放。现在这里供游客免费参观的有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同志旧居和红军总参谋部旧址、中央机要科旧址、白求恩事迹图片展厅等。1961年3月4日,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列入中央启动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一号工程"延安建设项目,进行了全面的保护性维修。

凤凰山革命旧址

集“智慧和美貌”于一身的延安

杨家岭革命旧址

集“智慧和美貌”于一身的延安

杨家岭革命旧址位于延安城北杨家岭村,是中共中央1938年11月至1947年3月所在地。旧址整体坐东向西,占地面积2万平方米。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此召开;中央办公厅、中央组织部、中央机要局、中央财经委员会、中宣部、统战部、政策研究室、党务委员会、农村委员会、职工运动委员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妇女工作委员会、中央警卫团等20多个中央机关在此生活战斗10余年。1947年胡宗南轰炸延安城,这里的许多建筑遭到破坏,全国解放后陆续修复,直到1953年正式对外开放。1961年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免费对外开放。

陕甘宁边区政府旧址位于延安南关南洼村,是陕甘宁边区政府1937年9月至1949年6月的办公驻地。1935年10月,中共中央率领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陕北,11月,中央在陕甘晋设立了"中华苏维埃人民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西北办事处"简称西北办事处。根据国共双方协议(国民政府行政院第333次会议通过决议承认陕甘宁边区),1937年9月6日,西北办事处更名为陕甘宁边区政府。边区政府现存窑洞52孔,现开放供参观的有陕甘宁边区政府简史陈列(窑洞五孔)、林伯渠、李鼎铭旧居等。

陕甘宁边区政府旧址

集“智慧和美貌”于一身的延安

南泥湾革命旧址

集“智慧和美貌”于一身的延安

南泥湾革命旧址位于延安城东南45公里处,方圆百里。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陕甘宁边区出现空前严重的物质困难。1941年春,八路军一二0师三五九旅的将士们在王震旅长的率领下,响应毛泽东提出的"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号召,在"一把锄头一枝枪,生产自给保卫党中央"口号声中,开进南泥湾,实行屯垦,生产自救。南泥湾革命旧址供游人参观的有当年开垦的大片梯田、南泥湾大生产运动展览馆、毛泽东视察南泥湾时的旧居、马坊抗日阵亡将士烈士纪念碑、九龙泉烈士纪念亭和桃宝峪干休所和延安炮校等。其中"南泥湾大生产运动展览馆"通过实物、图片详细介绍了当年南泥湾大生产运动的经过。

瓦窑堡革命旧址位于延安子长县瓦窑堡镇,1935年11月7日~1936年6月21日为中共中央驻地。旧址包括中共中央政治局瓦窑堡会议会址,西北军委(中央军委)旧址,中国工农红军大学校址,毛泽东、周恩来、张闻天、刘少奇旧居,共有两处,1935年12月13日,毛泽东率部取得直罗镇战役胜利后,到达瓦窑堡,住城内中山街中盛店院内。院落坐西向东,有砖窑两排,前后院由砖砌过洞连接。毛泽东居住在后院右起第1、2孔窑洞内。1936年1月26日,毛泽东从这里出发,率领红军进行东征。5月21日,东征取得胜利后,又返回瓦窑堡,住城内前河滩二道街一院落内。

瓦窑堡革命旧址

集“智慧和美貌”于一身的延安

安塞腰鼓山

集“智慧和美貌”于一身的延安

安塞区腰鼓山于2004年开始建设,2011年7月建成,海拔1145.5米,总投资为1500万元,占地9120平方米。已造成窑洞群150孔。其中特色窑洞12孔(按年代历史修建),土窑22孔,陕北最大的窑洞3孔。"天下第一鼓"安塞腰鼓楼,腰鼓楼高24米,位于墩山主峰墩峁上。

南沟生态旅游景区

集“智慧和美貌”于一身的延安

南沟生态旅游景区位于安塞区高桥镇南沟村,景区规划面积24平方公里,概算总投资19.6亿元,核心区6.1平方公里,建设周期为10年,一期工程2000亩,已经完成投资3.6亿元,建成矮化密植苹果园、生态酒店、格桑花谷、沙地摩托和花样迷宫、儿童游乐、动物观赏及VR体验等项目,于2017年8月建成并投入运营。南沟景区北接枣园、南连万花。距延安市区15公里,在延安外围兴盛一条新的旅游环线。

丹霞大峡谷

集“智慧和美貌”于一身的延安

新近发现的丹霞地貌大峡谷位于安塞区砖窑湾镇范台村一带的黄土沟壑中,由于洪水多年冲刷而逐渐显现。峡谷隐藏在黄土覆盖的地方,人迹罕至,一派原始神秘的自然风光。目前,已露真容的3处峡谷宛延数千米,深达数十米,宽处可容车辆通行,窄处仅容一人斜身而过。

秦直道

集“智慧和美貌”于一身的延安

秦始皇吞并六国,统一华夏之后,除其它政绩外,还办了两件举世瞩目的大事:一是修筑了万里长城;二是修建了一条类似今天的高速公路——秦直道,陕北俗称“皇上路”“圣人条”。是秦始皇于公元前212至公元前210年命蒙恬监修的一条重要军事要道。秦直道南起京都咸阳军事要地云阳林光宫(今淳化县梁武帝村),北至郡(今内蒙古包头市西南孟家湾村),穿越14县,700多公里。路面最宽处约60米,一般亦有20米。

集“智慧和美貌”于一身的延安

钟山石窟

钟山石窟,又名“普济院”、“普济寺”、“石宫寺”、“万佛岩”。始建于西晋太和年间(336年—370年),其历史比中国的四大石窟还早,是中国最早、世界罕见的石窟群,其艺术价值可与西方美神维纳斯相媲美,被国内外专家誉为“第二敦煌”,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集“智慧和美貌”于一身的延安

子长龙虎山风景区

子长龙虎山风景区位于陕西省延安市子长县瓦窑堡镇,占地约168公顷,共有15处景点,是集休闲、娱乐、观光等为一体,富有传奇色彩的风景区。目前完成及正在建设的景点有门山、玉帝庙、望川亭、将军纪念园、停车场、青云寺、条石大道、鹊桥、农家小院、天池、瑶池阁。还需建设的项目有七阶瀑布、儿童乐园、养殖园、游泳池、仙女亭、凌云阁、风景区整体绿化、游览索道等。

子长革命烈士纪念馆

集“智慧和美貌”于一身的延安

子长革命烈士纪念馆位于陕西省延安市子长县瓦窑堡北面齐家湾坪上,是我国兴建较早的纪念馆之一。经国务院1989年8月20日批准为全国革命烈士纪念建筑物重点保护单位,民政部、陕西省委命名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纪念馆座北向南,南北长120米,东西宽100米,总占地面积12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300平方米。

为了纪念祖籍子长的我国宋代著名教育学家胡瑗,宏扬子长的地方文化,同时为子长县城添置一个形象亮点,满足人民群众健身游乐观光要求,在县城正南侧的文昌庙山上拟建胡瑗纪念馆,其中安定塔是纪念馆的一个主建筑物,其为一座八角九层框架剪力墙结构的钢筋砼宝塔,其塔地上九层,地下一层。塔底占地188m2,总高度为58.8m,总建筑面积约2218㎡,其塔中心内设电梯一部,中间为施转楼梯踏步;外转每层为游览迴廊,塔体外用斗拱缘子悬桃飞檐上铺灰色陶瓦,形成古典朴素,明代北方风格的宝塔,身临宝塔,远眺龙虎山风景区和县城四周六山景色,脚下县城全景尽收眼底,是一个游览县城全景的最佳地方。

安定塔

集“智慧和美貌”于一身的延安

高柏山

集“智慧和美貌”于一身的延安

高柏山位于子长县李家岔镇石家湾,海拔1527米。清道光《安定县志》载:"高柏山,在县北八十里,即桥山, 山有古柏,故名。"该山南北长而东西窄,南至石嘴村,北至曹家洼村,纵贯十余里,高峰耸立,山势巍峨,是大理河与淮宁河之源头交接处,这里发现了大量的文物古迹和遗址,有趣的是该山还呈现出"龙凤吉祥"的自然景观。1990年,子长县政府确定高柏山为第一批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北起曹家洼村,南至石嘴村,面积约50万平方米。

集“智慧和美貌”于一身的延安

乾坤湾

集“智慧和美貌”于一身的延安

乾坤湾是黄河流经延川秦晋峡谷68公里时形成的一个320度的大转弯,堪称“天下黄河第一湾”。 “乾坤湾”三个字得名于天地、日月、阴阳、刚柔以及乾坤之象。相传远古时,三皇之一的伏羲,为了探求天道,开启文明,曾多次来到这里,仰观天象,俯察地理,远取诸物,近取诸身,神悟阴阳鱼,点画太极图,从此开辟了人类华夏文明的先河。这里是一幅天造地设的天然太极图,也是黄河古道秦晋峡谷上的一大天然奇观。

集“智慧和美貌”于一身的延安

会峰寨

会峰寨位于延川县乾坤湾镇牛家山村,创建于明代嘉靖二十五年,是陕北现存最早的防御工事之一,也是古代人们藏匪避乱的地方。山寨顶部建有一座始祖庙,碑石林立,四周依然保留着一些残存的石磨、石碾。顶部还有石窝宝镜,是个圆锥形的小石臼,据说它与内蒙古白音汗女神插座完全吻合,当属于8000年前的文化遗迹。会峰寨山麓北侧的悬崖峭壁上有一行神秘文字,不少学者和古文字爱好者前来考证研究,至今难以破解,被人们称为“摩崖天书”。这块巨石文化现象在世界巨石文化史上堪称一大奇迹。此外,山寨顶部还保留着四通石碑,其中一通为明代嘉靖二十五年十月一日竖立。这块明代石碑原埋藏于土中,出土后碑体完整,字体清晰,碑文主要记述了筑寨建庙的详细事项。

梁家河村位于文安驿镇东南方向5千米处,是延安市委、市政府确定的新农村建设试点村之一。梁家河这个叫文安驿的小镇,隶属于延川县。文安驿镇西魏大统三年(公元537年)始筑城设文安县,隋朝开皇三年(公元583年)并入延川县,明清时期是陕北地区规模较大的驿站和繁华的贸易集镇。悠久的历史为文安驿留下了古县城墙、文州书院、古道驿站、烽火台等众多文化遗址。

据《史记》记载,在秦代的时候,都城通往北方包头一带的"高速公路"(秦直道)就经过文安驿。 从地名上这个"驿"字可以看出,这里自古就是交通要道。文安驿往南,沿着一条新建的柏油路向山里走几千米,就到了梁家河村。

梁家河

集“智慧和美貌”于一身的延安

集“智慧和美貌”于一身的延安

知青旧居

北京知青到延安后,继而被分配到距离延安80公里左右的延川县,最后,到了文安驿镇。公社已把名单提前分好,各大队支书根据单子招呼分到自己村的知青。梁家河大队一队队长带着15名知青回到梁家河村,其中就有习近平。从那一刻起,16岁的习近平在那个叫梁家河村的地方开始了他的7年知青插队岁月。

路遥故居位于延川县大禹街道办郭家沟村,距县城5公里,是路遥从童年到青年的居所,他在这里度过了人生最值得纪念的青春岁月,为他后期的写作提供了大量素材和灵感,有一定的保护价值。

路遥故居

集“智慧和美貌”于一身的延安

集“智慧和美貌”于一身的延安

文安驿镇

文安驿镇,是一个集千年“古道”驿站、千孔百年“窑居”建筑群落、千名“知青”记忆、一部路遥《人生》小说原型的文化旅游名镇,位于延川县中部经济区,距延川县城15公里。2016年,文安驿镇被省政府确定为全省文化旅游名镇,2017年7月成功入选第二批全国特色小镇, 文安驿镇始建于西魏大统三年即公元537年,设文安郡和文安县,距今已有1400多年历史。从地名上这个“驿”字可以看出,这里自古就是交通要道,具有悠久的驿站文化。据《史记》记载,在秦代的时候,都城通往北方包头一带的“高速公路”(秦直道)就经过文安驿。驿站是古代供传递官府文书的场所,也是官员和军事情报人员途中食宿、换马的场所。如今,走进古镇,还能看到古城墙、文州书院、古道驿站、烽火台、魁星楼等众多文化遗址。

集“智慧和美貌”于一身的延安

今日的大陆第一口油井

中国大陆第一口油井位于延长县城西石油希望小学操场,延长油矿的前身"延长石油官厂",创 建于1905年,是中国陆上开发最早的油田,迄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

集“智慧和美貌”于一身的延安

翠屏山公园

翠屏山公园位于延长县城之南的翠屏山上,因山势雄、陡峭,花木苍翠,望之如屏,取名翠屏山。百姓视其形如卧牛,又名卧牛山。翠屏山紧临延河,天然次森林和植被保护完好,登高临下,可鸟瞰延长全城,可远眺高原胜景。山项有真武庙、石门洞、文昌阁;山腰有二天门、观音殿、记载历朝历代重修重建庙宇的石碑;山脚临水石崖上有延长早期共产党人领导朱幼康为纪念孙中山先生题写的“中山林”三个大字及诗一首,“青山不老人始在,红树皆因血染成”,横联为“革命先河”,字迹俊秀可辩。为了开发旅游资源,2001年县委、县政府决策修建翠屏山公园,成为观光、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延长县马头关黄河大峡谷

马头关黄河峡谷段,处在晋陕黄河大峡谷的中部,马头关黄河峡谷段,则处在晋陕黄河大峡谷的中部,河岸宽800米,水面宽600米,谷深100米,途经冯家坬、毕家山、马头关、凉水岸四个古渡口。

马头关古渡口,是黄河上最著名的古渡口之一,位于延长县罗子山乡黄河西岸,距县城80公里,背靠巍巍群山,面观滔滔黄河,自古以来为兵家必争的要冲。隔河与山西大宁相望,有“鸡鸣二省”之说。古往今来,两岸民间交往频繁,-男女通婚比比皆是,人流物流不断。每年农历正月二十二至二十五,都要在娘娘庙前、渡口两岸,举办马头关传统庙会,每次都吸引着延长、大宁及周边县数千农民前来赶会。站在黄河岸边的任何一个制高点上,都可以看到黄土高原起伏的群山,都可以望见在绵绵群山中蜿蜒而行的黄河。这里曾是红军东征的首先地,这里曾是河防保卫战的主战场,这里也是《黄河大合唱》的第一现场。

集“智慧和美貌”于一身的延安

凉水岸千亩花椒园

延长县马头关黄河大峡谷

集“智慧和美貌”于一身的延安

集“智慧和美貌”于一身的延安

甘泉大峡谷

甘泉大峡谷为丹霞地貌,在陕北黄土高原大体量呈群落分布,国内罕见,具有典型性和唯一性,是难得的自然景观,有“黄土高原自然地缝奇观”之美称。堪比世界奇迹美国羚羊大峡谷。甘泉大峡谷俗称山体石峡,红砂岩地质,历经百万年风沙切割和流水溶蚀、冲刷而成,类似露天溶洞。故亦为稀缺的地质奇观。甘泉大峡谷纯属自然景观,各峡谷内景均别有洞天,令人叹为观止。有诗赞曰:“俯仰迂回皆是景,冬春雨雪各不同”。

甘泉大峡谷近景规划将打造5A级旅游风景区和国家级地质公园。

集“智慧和美貌”于一身的延安

美水泉

美水泉发源于甘泉县城西南3.5公里的神林山下,是我县境内重要的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遗产。美水泉以其悠久的历史、优良的水质和神奇的传说闻名于世。据史书记载,隋大业三年,隋炀帝杨广带兵五十万,马十万匹北巡榆林突厥牧地,察看修筑长城,曾到此游历,偶饮此水,顿觉味美甘甜,心旷神怡,龙颜大悦赐泉为美水泉,后为隋唐历代宫廷专用。唐天宝元年因美水泉故,改伏陆县为甘泉县。从此甘泉县名沿用至今,千年未变。宋代《太平寰宇记》、《延安府志》都对美水泉有相应的记载。

劳山森林公园位于甘泉县西南部道镇东沟,3A级景区。公园面积1933公顷,森林覆盖率92%。园内自然资源丰富,分布60多种野生动物、6000多种植物,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有金雕、黑鹳、猫头鹰、白颈雉等,7-8月平均气温比延安市区低5-8℃,堪称为陕北黄土高原上的“植物王国”、“天然氧吧”和避暑胜地。

集“智慧和美貌”于一身的延安

劳山森林公园

集“智慧和美貌”于一身的延安

白鹿寺

众宝寺又名白鹿寺、白鹿禅院,位于高哨乡寺沟村东的白鹿塬上,距县城10公里。2008年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五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寺院南靠山,北临洛河。清嘉庆本《延安府志》记载:“白鹿寺,唐大历年建,后晋天福年间重修。殿宇宏伟,丛林极盛。历代宋、元、明皆有增修。

香林寺位于下寺湾镇阎家沟村斜对面的洛河西岸,坐落在山势险峻的走山顶上,为“洛上奇峰”。

香林寺唐代寺院已毁,山间遗留废墟多处,瓦砾、残石随处可见。现存寺院系清末所建。环山而建的有真武祖师殿、玉皇庙、九天玄女殿、观音阁、龙王庙、魁星阁等。

集“智慧和美貌”于一身的延安

香林寺

集“智慧和美貌”于一身的延安

志丹县

集“智慧和美貌”于一身的延安

集“智慧和美貌”于一身的延安

刘志丹烈士陵园

刘志丹烈士陵园位于志丹县城所在地保安镇,坐北面南,面积3.3万平方米。整个陵园建筑富有民族特色,庄严肃穆。

园内还有造型独特的地球碑一通,上刻陕甘宁边区图示,并镌刻"陕甘宁边区的创造者"几个大字。陵园深处是烈士纪念堂和刘志丹将军之墓。陵园内还辟有烈士纪念馆,展出各类文物及烈士生平简介。刘志丹是陕甘边革0据地的主要奠基者。

集“智慧和美貌”于一身的延安

保安革命旧址

保安革命旧址,位于志丹县城北炮楼山麓,1936年7月3日至1937年1月13日是0中央所在地,1936年4月民族英雄刘志丹东征牺牲后保安县更名为志丹县。

永宁山位于志丹县永宁镇,洛河东侧,崾子川口对岸,海拔1312米,东西走向,长2.2公里,宽1.5公里,全为红砂石质,山梁向洛河突起一山嘴,洛水环绕东、西、南三面,山嘴巍然独立,峭崖绝壁,早在宋代就建为防犯古寨。寨分三层,上层雄居突兀的山顶,中层微向倾十分陡峻,下层通洛河供汲饮,可容千人,清同治年四乱,避者百户,依恃天险,久攻不克。

集“智慧和美貌”于一身的延安

永宁山

集“智慧和美貌”于一身的延安

盘龙寺石塔

龙寺石塔,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延安城西北志丹县庙岔村东南盘龙寺遗址内。建于明成化十一年(1475)。塔身为六棱形,全用花岗岩分层制作,除塔座外,共七层,通高5.73米。塔座为浮雕仰覆莲瓣形束腰须弥座。七层塔体每层下部均用两层浮雕式仰莲瓣作装饰,每层六角形的塔檐檐角各浮雕怪兽兽头。第二层塔体六个面分别刻有牡丹、佛龛、佛像。三、四、五层六个面各有一佛龛,内刻坐佛一尊。六、七两层的六个面,相间隔一个面刻一佛龛,内刻一坐佛,其他三个面为素平面。塔刹由四层宝珠形和一个四棱锥体刹尖组成,第三层宝珠上刻有三层浮雕仰莲瓣装饰。

中国抗日红军大学旧址,位于志丹县城南端桥沟口。依红石崖而凿教室、岗哨、办公窑,地势峭拔隐蔽,令人叹为观止,亦能防空。现存有原校长-、教育长罗瑞卿等人的旧居和大杨树下的"露天讲堂"。红大第一期学员在这时学习,人数达1063人。毛泽东曾给学员讲课。

集“智慧和美貌”于一身的延安

中国抗日红军大学旧址

集“智慧和美貌”于一身的延安

吴起县

胜利山

1935年10月19日, 中央红军长征胜利到达陕北吴起镇,在吴起镇打了长征最后一仗切尾巴战役。10月21日4时半,毛泽东同志登上洛河以西的平台山(后改为胜利山),来到设在一株杜梨树下的指挥所,指挥了这一具有重大意义的一仗。

集“智慧和美貌”于一身的延安

吴起明长城

明长城在吴起境内长13.25公里,位于该县白于山以北的周湾、长城两乡镇。东起靖边县中山涧乡方滩,在驻陀涧入吴起县境长城乡至宋沟畔跨红柳河经二道坝、双河涧两个行政村,继而西行跨石拐子沟入周湾镇,经王树湾、罗涧于东湾村青杨山跨罗涧河入定边县境。 长城为古代重要的防御性军事设施。在抵抗外来侵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是我们研究明代军事和建筑的重要资料。

吴起县古时曾是边陲要地,为少数民族角逐之战场,本县境内现存的有记载的古城有17座,具有历史意义和观赏价值。主要有:定边城、宁塞城、白豹城、横山寨(今走马城)、鸡嘴堡、 矜戎堡(今新寨)、通庆城(今锁阳城)、绥远寨(今田百户城子)、通化堡(今琵琶城)、九阳堡(今张城子)、威边寨(今荞麦城)、镇安城(今守暴城)、把都河堡(今旧城子)、五姑城(今五谷城)、胜羌寨、怀威寨、观化堡。

集“智慧和美貌”于一身的延安

古城堡寨

集“智慧和美貌”于一身的延安

毛泽东旧居

1966年整修了毛泽东同志旧居—新窑院。旧居内珍藏有先后从兰州革命纪念馆和当地部分公社搜集和征集红军长征文物共146件,其中有一级文物2件,二级文物4件,三级文物16件。1972年复制毛泽东旧居文物16件。

集“智慧和美貌”于一身的延安

太和山

---------------

太和山景区依据山势分为四个坪台:一号坪台为宗教文化区,二号坪台为文化娱乐区,三号坪台为文物旅游区,四号坪台为风景设施。山下为太和山旅游综合服务区,有石台阶自山下直通山顶,还有盘山公路供车辆上山。山上绿树成荫,环境优美,是一所旅游观光的场所。

集“智慧和美貌”于一身的延安

集“智慧和美貌”于一身的延安

石泓寺佛教文化景区

石泓寺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陕西省富县城西65公里的直罗镇川子河北岸。有大小窟洞9个,大小造像3370余尊。石窟开凿最早为南北朝时期,历经唐、宋、金、明、清各代续修完成。主窟规模大,保存完整。窟高5.4米,宽10.3米,深10.7米,平面呈长方形。中央有基坛,坛基的四角各有方形大石柱上承窟顶,气势宏伟。坛上有一佛(释迦牟尼),二菩萨(文殊、普贤),二弟子(迦叶、阿难),佛与菩萨均跏跌坐莲花座上。佛高1.86米,座高1.59米,佛头饰螺髻,大耳,右手附膝,左手放在小腹前,身著敷搭双肩袈裟式外衣,袒胸,下著大裙。双目微闭,一付善貌庄严的身躯大有邪不可侵之势。二弟子阿难高1.74米,迦叶高1.62米,分立两侧,双手合什作祈祷状,温顺而文静,窟顶雕饰极其华丽,并镌刻有“释迦如来,香花供养”等字样。窟壁及四柱浮雕大小造像3270余尊(其中最大浮雕1.5米左右,最小浮雕0.2米左右),整个画面结构严谨,给人以整体的印象。

集“智慧和美貌”于一身的延安

开元寺塔

——

开元寺宝塔 开元寺塔,也名西山塔,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城西500米左右的龟山半坡上,寺院已毁。塔身为砖结构,面向正东,平面呈四边四角形。每边长8.5米,直径8.5米,塔高32.8米。为十一层空心式。塔内有方形小室直通塔顶。底层正东辟有券门。塔内原有木梯可以攀登,现已毁。塔身各层均辟券门。第四层东门两侧饰有假窗。一至六层有斗拱,整个宝塔构造风格酷似西安小雁塔,古朴庄严,气势宏伟。据鄜州志记载:“开元寺在城西北山阿,有白松古柏。城内半山有塔。顺治十二年(公元1656年)。僧正兰常修。乾隆四十八年(公元1784年)重修罗汉殿。孙之涛砌石为记。”综上所述,开元寺塔始建于唐,后经清等各时代维修。

集“智慧和美貌”于一身的延安

东村会议旧址

东村会议旧址原为一天主教堂,建于1934年,建筑为四合院形式,坐东面西,三面环谷。在距教堂南侧30米处的沟畔有三孔土窑洞,是当年毛泽东指挥直罗战役时居住过的地方。1935年10月11日,直罗战役之前,毛泽东率领的中央红军到达东村,在东村福严院塔(现属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下同徐海东率领的红15军团会师,开始了直罗镇战役的战前准备工作。直罗镇战役的具体作战方案就是在这座旧址里形成的。主席在这里听取汇报、组织会议、拟发电文、安排军务、部署兵力,指挥了举世闻名的直罗镇战役。

八卦寺塔群,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张家湾镇八卦寺村北一里许的平台地上,相传原有八塔,故称八卦寺。原寺院已毁,现存砖塔三座,从北向南为序。北塔:八角九级,通高9.3米,塔身各层均砖雕仿木结构、枋头、斗拱。四匹砖叠涩出檐。塔顶以砖叠涩收分呈锥形,顶有球形塔刹,塔体实心。中塔:四角九级,残高8.5米,塔身各层以砖叠涩出檐,檐角稍作起翘,檐中部略下凹。塔顶以砖叠涩收分,以砖砌塔刹。南塔:八角九级,残高8.65米,塔身各层以砖叠涩出檐。塔身第九层修至一半而不知何故辍土,塔体实心。整个塔群造形简洁美观,比例适度,格调古朴庄严,考其形制,似为明代建筑风格。

集“智慧和美貌”于一身的延安

八卦寺塔群

集“智慧和美貌”于一身的延安

洛川会议纪念馆

---------------

洛川会议纪念馆位于洛川县城以北10公里处的永乡乡冯家村。1937年8月以前这里为一所私塾小学,1961年经肖劲光、肖克等同志确认,国家档案局曾三局长提供洛川会议有关资料,确认这里为洛川会议旧址。1966年成立了“洛川会议旧址管理筹备处”并对外开放。1980年更名为“洛川会议纪念馆”。

集“智慧和美貌”于一身的延安

洛川民俗博物馆

洛川民俗博物馆座落在洛川县凤栖镇210国道旁。占地4亩,拥有8个展室,陈列面积近600平方米,是陕西省第一座民俗馆。l994年9月16日正式开馆。著名学者、民俗学家钟敬之题写了馆名。2004年被国家文化部评定为国家三级馆。博物馆建筑采用清代洛川传统的四合院形式。正门前蹲踞一对雍正十三年(1735)的铁狮子,两侧大红灯笼高高挂。院内既有陕北常见的窑洞,又有关中农村的瓦房,体现出关中与陕北接合地带民居特色。

集“智慧和美貌”于一身的延安

万凤塔

万凤塔位于洛川县土基乡富城村南二里左右。富城村是故富城所在地,所以又称万凤塔为富城古塔。万凤塔平面为八边八角,塔身系砖砌成,底边长3.2米,塔高40余米,分为十三层。塔正面门额上刻有“万凤塔”三字。塔身外每层均着唐宋门窗斗拱装饰。塔的用砖中,亦见有唐代手印砖。塔身处每层又造有小龛,内置各种石刻雕像。雕像多为佛像,但第三层小龛中,分别置有西游记中人物唐僧、孙悟空、猪八戒和沙和尚一组雕像。

集“智慧和美貌”于一身的延安

壶口瀑布

集“智慧和美貌”于一身的延安

壶口之春

壶口之夏

集“智慧和美貌”于一身的延安

集“智慧和美貌”于一身的延安

壶口之秋

壶口之冬

集“智慧和美貌”于一身的延安

黄河自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北麓发源,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 、内蒙、陕西、山西、河南、山东九省区,全长5464公里,被称之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滚滚黄河像一条巨龙奔腾而来,承载着华夏五千年的厚重历史,穿行在西北黄土高原的秦晋大峡谷中,当流经陕西宜川县壶口乡境内时,由于受到河床走势的影响,河水由四、五百米突然收缩为四、五十米,滔滔河水倾泻而下,冲入约五十米的石槽中,形成雄浑壮观的瀑布群,因形似茶壶而得名。这就是中国著名的河瀑奇观--壶口瀑布。

集“智慧和美貌”于一身的延安

2

集“智慧和美貌”于一身的延安

集“智慧和美貌”于一身的延安

蟒头山国家森林公园

蟒头山国家森林公园,陕西延安市宜川县东部的森林公园,海拔八百至一千四百三十九米,总面积二千一百二十公顷,森林覆盖率百分之八十九点一。区划为圣母殿。石华山。王蟒寨三个景区。有景点景物三十多处,是游览观光。消夏避暑。休闲度假。朝山祭祀。沐浴戏水的好去处。

集“智慧和美貌”于一身的延安

龙王辿遗址

龙王辿遗址位于壶口上游1公里处,是重要的黄河古渡口,也是上流船只必须停靠的古码头。船从这里上岸,通过“旱地行船”,绕过壶口瀑布,方能进入下游继续航行。黄河航运的发达,促使了东、西龙王辿集镇的繁华。据史料记载,远在明代起,东、西龙王辿就形成了繁华的商业集镇,最多时一天能停泊一千多条船,一直延续到上一世纪50年代,才逐渐衰退,历时400余年。

县川河、云岩河风景带是县川河、云岩河形成的两条川道风景带,由山、水、川、塬组成的一体化黄土高原自然风光景观,构成了壶口旅游区多样性的旅游资源。这种多样性的旅游资源能够较为完整地反映黄土高原的文化面貌和风情特色,并且形成壶口旅游区旅游资源的品牌特征。这两道川近年新兴建的农业生态观光园、鲜果采摘园、以及农家乐等,也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成为新的旅游资源。

县川河 云岩河川风景带

集“智慧和美貌”于一身的延安

集“智慧和美貌”于一身的延安

无量山景区

无量山景区,2016年2月无量山获批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景区位于黄龙县城西南五公里,渭清公路边。此山古名“仙鹤山”,以群鹤绕山旋飞而得名。明嘉靖三年(1574年),山上建立了无量祖师庙,故而更名“无量山”。据洛川县刘《志》记载:“仙鹤山东有五台山(山西),西有麦积山(甘肃天水),北有清凉山,南有华山,此山居中,实为圣地。”

柏峪神道岭景区位于黄龙县柏峪乡,距黄龙县城53公里。景区总面积120平方公里,以摘星台为中心,建有御封亭、大岭饭店、五角树水上乐园、狮子沟、晒经山、南峙寺、王庄村灌溉渠和五角树村垂钓园等旅游景观等,已形成集观光、休闲、避署纳凉、餐饮和娱乐为一体的人文生态旅游景区。

集“智慧和美貌”于一身的延安

柏峪神道岭景区

集“智慧和美貌”于一身的延安

穆柯寨

穆柯寨位于黄龙县石堡镇水磨湾村东500米,北临石堡川河,东西为深沟,面积约为25万平方米。山顶有一夯筑方锥台,底边长25米,残高4米,夯层不清晰,下有地洞百余米。相传,北宋时期,朝廷为了防御和抵抗辽国入侵,在黄龙境内驻兵,据说这里曾是穆桂英的一个练兵场,方锥台即是点将台。从出土文物资料考证,穆柯寨的历史更为久远,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龙山至商周时,就有人在此居住,繁衍生息,开创人类文明。

瓦子街战役烈士陵园,始建于1949年4月4日,当时占地17亩。园内安葬着我军在宜瓦战役中牺牲的包括714团团长任世鸿、参谋长武治安在内的5287名烈士的遗骨。一直是黄龙县重要的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受到地方党委政府的精心重点保护,经过多次大的整修,现在的面貌与建园初期相比,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集“智慧和美貌”于一身的延安

瓦子街战役烈士陵园

集“智慧和美貌”于一身的延安

集“智慧和美貌”于一身的延安

树顶漫步

树顶漫步景区位于陕西省延安市黄龙县瓦子街镇(G22青岛一兰州高速瓦子出口),是一家以亲子教育为主题的互动体验式森林运动公园,依托陕西黄龙山国家森林公园占9660公顷的原始森林,景区内森林覆盖率高达93.2%,也是我国秦岭以北最大的油松针叶林区。 黄龙素有黄土高原"绿色明珠"、"天然氧吧"之美称,被誉为"陕西的一叶肺" 。

黄帝陵

黄帝陵,是中华民族始祖轩辕黄帝的陵寝,是《史记》记载的唯一一座黄帝陵 ,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第一批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第一批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号称"天下第一陵" ,又称"华夏第一陵" ,"中华第一陵" 。位于陕西省延安市黄陵县城北桥山。

古寺千佛洞

万安禅院石窟,又名石空寺,因窟内有大小佛像一千四百余尊,故俗称千佛洞。位于黄陵县城西北47公里处的双龙镇峪村西的一座高山的半山腰,为北宋哲宗绍圣二年(1095年)至徽宗政和五年(1115年)鄜州(今富县)人介端、介元、介政、介子用四人用了二十年时间在灰绿相参的沙岩上凿建而成。是陕西省四大名窟之一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桥山森林公园位于黄陵县城黄帝陵西部40公里的桥山林区,沮河(古称姬水)上游,被誉为黄土高原上的一颗绿色明珠,总面积4358.5公顷。公园境内森林茂密葱郁,地貌奇特典型,气候湿润温暖,森林环境清雅迷人。世界公路工程伟大的奇迹,被誉为古代高速公路的“秦直道”从公园西部穿过,历经2000多年的风雨,部分路面仍保存完好;桥山万顷松林,林海茫茫,葱郁碧绿,尤其是百药沟中的千米松廊,路侧油松干直叶碧,松冠如盖。松针如毡,清爽宜人。

桥山森林公园

秦直道

秦直道,顾名思义,便是一条笔直的道路。它南起陕西淳化县梁武帝村(秦朝林光宫,也称甘泉,为秦王朝军事指挥中心),北至内蒙古包头市(古称九原),途经子午岭自然保护区、毛乌素沙漠和鄂尔多斯高原,贯穿陕、甘、蒙3省区14个县,全长900多公里,是始皇帝三十五年(前212年)秦始皇命令大儿子扶苏和大将蒙恬率30万大军,一边镇守北方,一边修筑直道。是两千多年前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修建的一条南北走向的“高速公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