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內蒙古:中國最大的森林,面積堪比整個江蘇

內蒙古大興安嶺重點國有林區作為歐亞大陸北方森林帶的重點組成部分,擁有完備的森林、草原、溼地三大自然生態系統、特殊的生態保護功能和多種伴生資源,是國家重點的納碳貯碳基地。在森林總量上,林區活立木蓄積和天然林面積以省為參照均居全國第6位,森林年生長1200萬立方米,潛力達1700萬立方米,對我國政府履行到2020年森林蓄積增長13億立方米,溫室氣體減少排放40-45%的國際應對氣候變化承諾具有重要作用;在生態區位上,大興安嶺主山脈貫穿全林區,形成的天然屏障通過阻隔太平洋暖流和控制西伯利亞寒流、蒙古乾旱季風,保障了呼倫貝爾大草原和東北糧食主產區的生態安全;在生態作用上,是我國最大集中連片明亮針葉原始林,7146條條河流和多處溼地是黑龍江、嫩江的發源地,其森林生態系統在涵養水源、保育土壤、碳匯製氧、淨化環境、保護生物多樣性等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被世人稱為“北疆的綠色長城”,被胡錦濤總書記譽為“祖國北方的重要生態屏障”。同時,內蒙古大興安嶺林區地處高緯、高寒地帶,年平均氣溫為-3.5度,極端氣溫達-50.2度,土層貧瘠,樹木生產緩慢,一旦破壞,不可複製。

位於內蒙古:中國最大的森林,面積堪比整個江蘇

內蒙古大興安嶺重點國有林區是我國五大國有林區之一,地跨呼倫貝爾市、興安盟9個旗市,管理機構為內蒙古大興安嶺重點國有林管理局,管理局下設19個林業局。內蒙古大興安嶺國有林區林業主體生態功能區總面積10.67萬平方千米,佔整個大興安嶺的46%;森林面積8.17萬平方千米,活立木總蓄積8.87億立方米,森林蓄積7.47億立方米,均居全國國有林區之首。現有70%的森林被列為國家重點、一般公益林實行全封閉保護和限制性開發,其中有110萬公頃從未開發的原始林,8個共計124萬頃的國家級和省級自然保護區。

位於內蒙古:中國最大的森林,面積堪比整個江蘇

美麗富饒、瑰麗雄奇的內蒙古大興安嶺林區是我國五大重點國有林區之一。她與廣闊的呼倫貝爾大草原相依,與肥沃的松嫩平原相接,與俄羅斯、蒙古國毗鄰,綿延千里,山巒疊翠,林莽蒼蒼,猶如鑲嵌在祖國北疆的綠色明珠。10.67萬平方公里的浩瀚林海地跨呼倫貝爾市、興安盟的9個旗市,8.87億立方米的活立木蓄積以省為參照居全國第6位,年1600多萬立方米的森林生長量對履行我國政府到2020年森林蓄積增長13億立方米,減少溫室氣體排放40-45%的國際應對氣候變化承諾具有重要作用。這裡是寒帶植物的王國,野生動物的樂園,1500多條河流、100多個湖泊、1.1萬平方公里溼地星羅棋佈于于林海之中,其森林生態系統在涵養水源、保育土壤、碳匯製氧、淨化環境、保護生物多樣性等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這裡是黑龍江、松花江的發源地,維繫著呼倫貝爾大草原、松嫩平原乃至整個東北糧食主產區的生態安全。被世人稱為“北疆的綠色長城”,被胡錦濤總書記譽為“祖國北方的重要生態屏障”。

位於內蒙古:中國最大的森林,面積堪比整個江蘇

人們盛讚內蒙古大興安嶺林區是“綠色的立體寶庫”,綠色的王國裡繁衍生息著1046種動物,1688種野生植物;起伏的群山中蘊藏著40多種礦產資源,在歷史上就享有“金鑲邊”的美譽;這裡孕育了“三少民族”的絢爛文化,發祥了鮮卑與蒙古帝國的根基,是中華民族瑰麗的歷史後院;這裡盡攬春情、夏景、秋實、冬雪於一身,並以她悠遠的歷史,獨特的景觀,豐富的民族與民俗文化,與俄蒙相接的獨有風情,吸引著中外賓朋。內蒙古大興安嶺林區作為國家重要的林木產品生產基地和具有巨大開發潛力的森林生態旅遊目的地和西部大開發、振興東北的重要能源後備基地,在生態建設、區域發展、維護邊疆民族地區的安寧與和諧等方面具有舉足輕重的戰略地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