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内蒙古:中国最大的森林,面积堪比整个江苏

内蒙古大兴安岭重点国有林区作为欧亚大陆北方森林带的重点组成部分,拥有完备的森林、草原、湿地三大自然生态系统、特殊的生态保护功能和多种伴生资源,是国家重点的纳碳贮碳基地。在森林总量上,林区活立木蓄积和天然林面积以省为参照均居全国第6位,森林年生长1200万立方米,潜力达1700万立方米,对我国政府履行到2020年森林蓄积增长13亿立方米,温室气体减少排放40-45%的国际应对气候变化承诺具有重要作用;在生态区位上,大兴安岭主山脉贯穿全林区,形成的天然屏障通过阻隔太平洋暖流和控制西伯利亚寒流、蒙古干旱季风,保障了呼伦贝尔大草原和东北粮食主产区的生态安全;在生态作用上,是我国最大集中连片明亮针叶原始林,7146条条河流和多处湿地是黑龙江、嫩江的发源地,其森林生态系统在涵养水源、保育土壤、碳汇制氧、净化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被世人称为“北疆的绿色长城”,被胡锦涛总书记誉为“祖国北方的重要生态屏障”。同时,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地处高纬、高寒地带,年平均气温为-3.5度,极端气温达-50.2度,土层贫瘠,树木生产缓慢,一旦破坏,不可复制。

位于内蒙古:中国最大的森林,面积堪比整个江苏

内蒙古大兴安岭重点国有林区是我国五大国有林区之一,地跨呼伦贝尔市、兴安盟9个旗市,管理机构为内蒙古大兴安岭重点国有林管理局,管理局下设19个林业局。内蒙古大兴安岭国有林区林业主体生态功能区总面积10.67万平方千米,占整个大兴安岭的46%;森林面积8.17万平方千米,活立木总蓄积8.87亿立方米,森林蓄积7.47亿立方米,均居全国国有林区之首。现有70%的森林被列为国家重点、一般公益林实行全封闭保护和限制性开发,其中有110万公顷从未开发的原始林,8个共计124万顷的国家级和省级自然保护区。

位于内蒙古:中国最大的森林,面积堪比整个江苏

美丽富饶、瑰丽雄奇的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是我国五大重点国有林区之一。她与广阔的呼伦贝尔大草原相依,与肥沃的松嫩平原相接,与俄罗斯、蒙古国毗邻,绵延千里,山峦叠翠,林莽苍苍,犹如镶嵌在祖国北疆的绿色明珠。10.67万平方公里的浩瀚林海地跨呼伦贝尔市、兴安盟的9个旗市,8.87亿立方米的活立木蓄积以省为参照居全国第6位,年1600多万立方米的森林生长量对履行我国政府到2020年森林蓄积增长13亿立方米,减少温室气体排放40-45%的国际应对气候变化承诺具有重要作用。这里是寒带植物的王国,野生动物的乐园,1500多条河流、100多个湖泊、1.1万平方公里湿地星罗棋布于于林海之中,其森林生态系统在涵养水源、保育土壤、碳汇制氧、净化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这里是黑龙江、松花江的发源地,维系着呼伦贝尔大草原、松嫩平原乃至整个东北粮食主产区的生态安全。被世人称为“北疆的绿色长城”,被胡锦涛总书记誉为“祖国北方的重要生态屏障”。

位于内蒙古:中国最大的森林,面积堪比整个江苏

人们盛赞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是“绿色的立体宝库”,绿色的王国里繁衍生息着1046种动物,1688种野生植物;起伏的群山中蕴藏着40多种矿产资源,在历史上就享有“金镶边”的美誉;这里孕育了“三少民族”的绚烂文化,发祥了鲜卑与蒙古帝国的根基,是中华民族瑰丽的历史后院;这里尽揽春情、夏景、秋实、冬雪于一身,并以她悠远的历史,独特的景观,丰富的民族与民俗文化,与俄蒙相接的独有风情,吸引着中外宾朋。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作为国家重要的林木产品生产基地和具有巨大开发潜力的森林生态旅游目的地和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的重要能源后备基地,在生态建设、区域发展、维护边疆民族地区的安宁与和谐等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