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產之痛:淘盡三代積蓄付首付

1

2012年,我國房地產開發投資71804億元,該年國內生產總值519322億元,房地產開發投資佔GDP的比重約為13.83%。

2013年,我國房地產開發投資86013億元,同年國內生產總值568845億元,這個比例是15.12%。

這是個什麼概念?幾乎是美國2008年之前房地產泡沫最高峰時期該比例的兩倍。

但是《中國經濟導報》就此給出的結論是:《房地產投資佔GDP的13%:其實不可怕》。

2

可不可怕?數據說話。

根據新華網的新聞數據,我國房屋空置率已達22.4%,而同期鳳凰網的數據則顯示已達15%。兩則新聞出現的時間分別是2014年五月份和六月份,正是不少城市開始救市的時間。有趣。

即使如此,每年房子還是沒少建。再來看一組數據。

2013年,全年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86013億元,比上年名義增長19.8%(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19.4%),其中住宅投資增長19.4%。房屋新開工面積201208萬平方米,比上年增長13.5%,其中住宅新開工面積增長11.6%。

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130551萬平方米,比上年增長17.3%,其中住宅銷售面積增長17.5%。全國商品房銷售額81428億元,增長26.3%,其中住宅銷售額增長26.6%。

全年房地產開發企業土地購置面積38814萬平方米,比上年增長8.8%。12月末,全國商品房待售面積49295萬平方米,同比增長35.2%。全年房地產開發企業到位資金122122億元,比上年增長26.5%。其中,國內貸款增長33.1%,自籌資金增長21.3%,利用外資增長32.8%。

但是呢,馬上就有專家出來闢謠,這不,在《專家:我國房屋空置率25%非常離譜不存在房地產泡沫》這則新聞裡,專家楊紅旭說了:“空置率25%非常離譜,在國際上是不可能的,得出6800萬套是嚴重高估。按照5%的空置率,目前全國有1000萬到1600萬套空置是比較靠譜的數量。”而這個專家要駁斥的,恰好是另外一位專家的意見。

另外一位專家、農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向松祚轉引數據顯示,我國空置住房達到6800萬套,總面積近60億平方米。不完全估計,我國城鎮商品房存量已經超過240億平方米。據此測算,我國城鎮住宅空置率將達到25%。遠遠超過國際合理的5%到10%的區間。

地產之痛:淘盡三代積蓄付首付


3

關於房價,我們來看一則新聞《濟南人不吃不喝多少年才能買套房 算目前房價泡沫程度》。

該文稱,“濟南普通家庭想買房,不吃不喝要用16-18年”,——那麼,西方則如何呢?

山東省房地產專家、山東大學房地產研究中心主任李鐵崗表示,把個人收入扣除掉各種生活費用後,發達國家一個家庭購買一套普通房產的年限大約是 12-14年,發展中國家大約是 18 年,而落後國家大約是 25年。

“和世界各地的情況相比,濟南的上述數字和發展中國家大體吻合。但需要指出的是,我們的數字是在沒有扣除掉家庭生活消費的情況下算出的。”李鐵崗說,如果這麼對比來看,濟南的房價是有泡沫的,而且這個泡沫還不是很小。如果按照一個家庭60%的收入用於住宅消費,那麼相差就比較大了。

在哥哥查到的系列數據裡,西方一般家庭純收入5-8年可以購買一套普通住宅。與此大致相符。

這條新聞是2010年的事情,但作為參考還是很有價值的。

4

以上羅裡吧嗦,核心就是一件事,民眾買不起房。

但是適婚男女,常常是買不起也要買,所謂丈母孃經濟。那怎麼辦?年輕人的父母乃至祖父輩拿出畢生積蓄,左湊右借,終於付了首付,然後呢?

然後就是放棄一切想法,獲得一種叫做房奴的身份,如此二十或三十年乃至更久。

原本是一對新人一個全新的人生,現在相反,新房即墳墓,葬送所有人生可能,節衣縮食,壓縮所有生活品質,放棄所有創業念頭,整個青春都埋在了這樣一個贖身的過程。

然後呢?然後房產70年。

5

當然,就有人出來“解惑釋疑”:古時候,買房置地,也不是一件輕易的事,那也是少數人發家了才能辦到的事情。

哥哥也有懵懂的時候,嗯,一聽,好像是這麼個理。

然後,當然無恥無極限,有人跳出來公然理直氣壯的說:老子就是給富人修房子的,你窮人住不起房子活該,你租房住就滿足吧。

到這裡,哥哥覺出味來了。哥哥歷來寬厚,聽到這裡就覺得:這樣的人,不應該槍斃,應該誅滅九族。

盛世?哥哥要說,盛世也有亂象。

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也是一個最糟糕的時代。故此,無論什麼人,什麼話都敢說,什麼事都敢做,就是沒有人相信有報應。

嘿嘿,瘋狂之人,難道你有金剛不壞之身?

歷史如是老人,當黑暗中暗自發笑:所有罪惡,必遭陽光曝曬。


6

那麼上面那種說法的荒謬之處究竟何在呢?

要知道,蒸汽機的誕生,將人類帶入工業革命後,就已經根本性改變了世界,人類創造財富的節奏已極大加速。因此,即使是房子,已不是幾百年前的房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