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早產寶寶實現「追趕生長」,父母一定做好這3點!

父母都希望胎寶寶能夠足月出生,但總有一些“早到”的小天使,迫不及待地來到這個世界,打父母一個措手不及。

那麼,早產兒到底該如何護理呢?本期《健健康康成長記》,袋鼠麻麻特邀北京大學第一醫院新生兒科副主任醫師——茹喜芳,為爸爸媽媽們指點迷津。

想要早產寶寶實現“追趕生長”,父母一定做好這3點!

早產兒與足月兒有什麼區別?

其實,醫生通常不會把早產兒和足月出生的寶寶來進行對比。為什麼呢?

舉個例子,在孕33周出生的早產兒,4周以後的胎齡其實也只有37周,而在正常情況下,很多37周的寶寶還在媽媽的肚子裡,沒出生呢。我們知道,胎兒每在媽媽肚子裡面多待一週,身體發育就會更成熟一些。所以,雖然都是出生後4周,孕33周出生的早產兒和孕39周出生的足月兒,顯示是沒法對比的。

對於早產兒,有一個專有名詞——校正胎齡,來表示寶寶的實際發育水平。也就是說, 孕33周時出生的寶寶,在出生4周後,他的矯正胎齡是37周,不論是他的體格發育,還是智力運動發育等方面,只需要跟孕37周的胎寶寶進行對比就可以了,而不需要跟滿月的寶寶對比。

想要早產寶寶實現“追趕生長”,父母一定做好這3點!

照顧早產兒,要特別注意什麼?

一、餵養

早產兒力氣小、吃奶慢,在吃母乳時容易疲勞,吃一會可能就需要休息一下。因此餵奶的次數、時間都會比足月兒要多一些。

如果給寶寶吃配方奶,要特別注意挑選奶嘴。奶嘴太軟,孔徑太大,會使奶液流速太快,引起嗆咳;奶嘴太硬、孔徑太小,寶寶吸吮又會特別費勁,影響吃奶量。因此,給早產的寶寶選奶嘴一定要選早產兒專用的小孔徑奶嘴。

想要早產寶寶實現“追趕生長”,父母一定做好這3點!

二、黃疸

早產兒的黃疸,往往會比足月兒出現得更早、更嚴重,也不容易消退,家長要特別警惕。如果寶寶出生後24小時之內出現黃疸,或者上升速度特別快,一定要及時讓醫生檢查、判斷是否需要治療。

想要早產寶寶實現“追趕生長”,父母一定做好這3點!

三、生長髮育

既然早產兒不能跟足月出生的寶寶進行對比,那正常寶寶所用的生長髮育曲線圖,也就不適用於早產寶寶了。那麼,該怎麼評估早產寶寶的身高體重增長是否合格呢?

這其實是一個很複雜的問題,因為不同胎齡,甚至不同日齡的寶寶,他的增長速度都不一樣。通常,醫生會根據早產寶寶矯正胎齡下的體重、身長、頭圍等生長髮育情況,與標準生長髮育曲線進行對比,看他的百分位數以及增長情況是否理想。

目前,在住院期間最常採用的曲線,是2013年出版的Fenton曲線,它分為男孩和女孩不同的曲線。

這個曲線的橫座標代表胎齡,縱座標是體重、身長和頭圍。根據早產兒出生時的胎齡,我們來判斷他的體重、身長、頭圍在第幾百分位。

想要早產寶寶實現“追趕生長”,父母一定做好這3點!

在住院期間,早產寶寶每天都要稱量體重。對於情況穩定,已經出院的寶寶,家長可以每隔1~2周就測量一次寶寶的身長、體重、頭圍等數值,並以Fenton曲線為標準作對比,看看寶寶的生長髮育情況是否理想。

我們醫生建議:直到寶寶的矯正年齡達到2歲之前,家長都應帶寶寶在能夠專門進行早產兒隨診的正規醫療機構進行隨診,以免遺漏一些體格發育問題,甚至其他更嚴重的問題。2歲以後,如果寶寶的體格發育和智力運動發育以及其他臟器的評估都處在正常範圍內時,可考慮酌情不再進行隨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