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降准今日正式實施,10月流動性將維持平穩格局

央行降準今日正式實施,10月流動性將維持平穩格局

中國人民銀行年內第四次定向降準於今日(10月15日)正式落地。除去置換中期借貸便利的部分,本次降準可再釋放增量資金約7500億元。

此前,央行宣佈從10月15日起,下調大型商業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城市商業銀行、非縣域農村商業銀行、外資銀行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1個百分點,當日到期的中期借貸便利(MLF)不再續做。央行表示,本次降準的主要目的是優化流動性結構,增強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

這意味著短期內市場流動性將保持在合理充裕的狀態。雖然10月份存在不少流動性擾動因素,如10月13日至10月19日將有4515億元MLF到期,有1500億元國庫現金定存到期,另外,10月份還是傳統的稅收大月等,但市場人士認為,本次降準政策實施後,短期將對沖資金集中到期的壓力以及對沖10月下旬的稅期,彌補商業銀行和金融機構中長期流動性缺口,維持本月下旬資金面依然平穩的格局。

當前市場資金面正呈現全面回暖態勢,貨幣市場基準利率下行。根據興業銀行研究團隊觀察,銀行間市場7天回購利率上週末利率水平為2.59%,較前一週末下行20個基點;3個月上海銀行間同業拆放利率(Shibor)上週末利率水平為2.80%,較前一週末下行5個基點。

鑑於目前銀行體系流動性總量處於較高水平,上週,央行在公開市場上連續5天未進行任何操作,淨回籠1600億元。10月15日,央行繼續發佈公告表示,當前銀行體系流動性總量處於較高水平,可吸收金融機構繳存法定存款準備金、政府債券發行繳款等因素的影響,當日不開展公開市場操作。

連續淨回籠不改近期資金面充裕格局,短期貨幣市場基準利率依然下行明顯。10月15日,隔夜Shibor報2.3770%,下降6.2個基點。7天Shibor報2.6120%,下降0.3個基點。

專家分析,今年以來央行公開市場操作呈現出明顯的“鎖短放長”特點,一方面,以1年期MLF和3個月國庫現金定存為代表的中長期流動性投放力度加大;另一方面,期限以1個月以內為主的逆回購操作數次暫停。貨幣政策更加註重定向調控和保持市場流動性合理充裕,引導和推動信貸、社會融資規模合理增長。

這次降準也並不意味著全面寬鬆、大水漫灌,當前貨幣政策取向沒有改變,央行仍堅持管住貨幣供給總閘門,保持穩健的貨幣政策總基調。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表示,預計接下來資金面將維持當前合理充裕的水平,“由於經濟存在下行壓力、低評級債券信用利差仍高、表外融資風險得到一定的控制,流動性收緊的可能性不大。但為了防範宏觀槓桿率再度抬升,流動性進一步放鬆的空間也有限。”

來 源:經濟日報

央行降準今日正式實施,10月流動性將維持平穩格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