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稅調整對樓市產生多方面影響

文|鄧浩志

新個稅調整方案正在徵詢意見,如無意外將在明年1月1日正式實施,其中有兩條內容與樓市相關:

1、納稅人本人或配偶發生的首套住房貸款利息支出,可按每月1000元標準定額扣除;

2、住房租金根據納稅人承租住房所在城市的不同,按每月800元到1200元定額扣除。

政策對首套購房者,租房者構成直接利好,由於這兩類人群在社會中佔比不少,所以新規的普惠性比較強。

個稅調整對樓市產生多方面影響

創意配圖:個人所得稅,個稅

新規支持樓市但不會有明顯的短期提振效果。無論是貸款購房還是租房,都按1000元左右定額扣除,每月實際減少稅負幾十元到幾百元不等。從宏觀角度看這也是一筆總額不小的錢,肯定會為購買力或租賃方提供了更多的資金支持。但迴歸個人決策層面看,幾十元的支持對購買或租賃的決策產生不了什麼影響。哪怕省幾百元,對高收入階層也是無感,所以政策不會明顯起到刺激樓市銷售會刺激租賃市場活躍的作用。

另外新規還對贍養父母、醫療、子女教育、個人教育方面給予了抵扣。主要影響有:1、對稅收制度有劃時代的意義,這次調整意味著:將由以往的簡單金額累制進向綜合多維度考慮方向發展,開啟了先河,相信未來會有更多更細緻的完善,包括以家庭為計稅單位等在西方發達國家較為常見的徵收制度。這次進步值得點贊。2、調整後將提升整個社會的可支配收入,加上10月開始的起徵點提高,綜合影響不小,利好社會的整體消費,當然也利好投資(也包括房地產);3、新規對經濟有刺激作用,整個經濟社會活躍程度越高,社會整體收入也相應增加,這也對樓市也產生間接的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