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瑜與郭沫若的一段詩緣

已故著名畫家、教育家李白瑜,上世紀三十年代曾與文學大師郭沫若有過一段詩緣,被譽為藝壇佳話。李白瑜,1907年出生於西鄉縣一個官宦人家,自幼接受薰陶,酷愛文化藝術。1928年赴滬,入美術專科學校國畫系,兩年後改學西洋畫。當時,劉海粟任美專校長,潘天壽、張玉良等名師執教。李白瑜在美專學習時,參加了上海自由大同盟及左翼美術家聯盟等組織。

李白瑜與郭沫若的一段詩緣

1934年,李白瑜回到西安,加入陝西“金石書畫會”,並出任理事。同年夏,任省武功農業專科學校的農業調查員,並參與《西北農業考察》一書的編纂,負責書中的插畫。此後,在省立鳳翔第二中學、省立西鄉師範、省立南鄭中學教授美術課。

李白瑜人品高潔,愛憎分明。1947年,西鄉縣組織競選“國大代表”時,各種人物競相登場。國民黨縣黨部基於李白瑜的聲望,動員其出面參選,被李白瑜婉拒,還作聯嘲諷:“欲罷不能,聊盡人事耳;揭開再看,只有天知道。”弄得當政者十分難堪。李白瑜一度創刻桃核印,形成自己的獨特風格,在我國印史上另闢蹊徑,獨樹一幟,甚為識家所重。在上海時,曾為郭沫若、王陸一等名人治印,劉海粟、張善還為其印譜題字,讚譽有加,書法家于右任稱他是“金石家後起之秀”。

李白瑜與郭沫若的一段詩緣

1934年,李白瑜在西安阿房宮遺址拾得古瓦當一片,遂琢硯一方,並隸書刻銘其上:“阿房片瓦不值錢,抱殘守闕三千年,白瑜得之作硯田。”此硯為友人劉弱水(川大教授)所得,轉送郭沫若,郭題五言詩一首贈白瑜:“完璞未雕時,玉人抱之泣,一旦化神奇,龍蛇破封蟄。縱令摧毀之,一字一珠璣,媚俗何為者,哲人安所習。”瓦當硯和郭沫若的贈詩刊登在當時西安一家報紙,被譽為藝壇佳話。

解放後,李白瑜居家賦閒,專心致力於書畫,鍥而不捨於金石,和漢中何挺警、龐裕洲並稱“漢上篆刻三傑”,是漢中篆刻藝術的啟蒙者之一。李白瑜將家藏文物珍品數十件,以及郭沫若詩詞手跡等,捐贈西鄉縣文化館,其中之魚化石、玉如意、沉香珠皆為稀世寶物。

李白瑜曾出任多屆縣政協委員。1981年,被中國美術家協會和中國書法家協會接納為會員,並參加了人才薈萃的“終南印社”。1983年,被省文史研究館聘請為館員。

1986年1月,李白瑜病逝。終年79歲。

李白瑜與郭沫若的一段詩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