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學霸!斬獲數模國際一等獎!

“4月21號下午,塗兵博士在群裡發佈我們在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中獲獎的消息時,剛剛睡醒的我瞬間很清醒,有點不可思議的感覺!”榮獲競賽一等獎的周美玲在接受採訪時,仍然抑制不住內心的喜悅,四天四夜的辛苦準備終於得到了回報,真的很激動!

大賽背景

美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MCM/ICM,Mathematical Contest In Modeling和Interdisciplinary Contest In Modeling的縮寫),即“數學建模競賽”和“交叉學科建模競賽”,其中MCM始於1985年,ICM始於2000年,由美國數學及其應用聯合會(COMAP)主辦,得到了美國工業和應用數學學會(SIAM)、美國國家安全局(NSA)、美國運籌學和管理科學研究協會(INFORMS)等多個組織的大力支持。該賽事自1985年舉辦至今已有33屆,吸引了來全世界20多個國家千餘所高校參與,為現今各類建模競賽之鼻祖。MCM/ICM賽題內容涉及經濟、管理、環境、資源、生態、醫學、安全、未來科技等眾多領域,競賽要求3名本科生為一組,在四天時間內就指定的問題完成從建立模型、求解、驗證到論文撰寫的全部工作,最終要求以標準的格式、流暢的英文提交一篇20頁左右的論文到競賽組委會。該競賽非常重視解決方案的原創性、團隊合作與交流以及結果的合理性,由專家組評閱後評選出優秀論文。除了不允許在競賽期間與團隊外的任何人(包括指導教師)討論賽題之外,允許使用圖書資料、互聯網資料、任何類型的計算機程序和軟件等各種資料和技術路徑,為參賽學生提供了廣闊的創作空間。

此次競賽於北京時間農曆2017年臘月24日-28日在全世界範圍內通過互聯網同步舉行。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圖像信息處理與智能系統校級科研創新團隊及IIP創新實驗室組織了13支代表隊參加競賽。比賽前,以塗兵博士為主的指導老師團隊,每天花十幾個小時堅守在MLRS實驗室裡,對報名參賽的同學進行集中培訓。功夫不負有心人,歷經四天四夜的辛苦奮戰後,4月21日從2018年美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MCM/ICM)組委會傳來捷報,

我校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學生一舉奪得國際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一等獎(Meritorious Winner)1項、國際二等獎(Honorable Mention)3項,這是繼去年首次參賽獲得1項國際二等獎後的又一重大突破。

真學霸!斬獲數模國際一等獎!

真學霸!斬獲數模國際一等獎!

真學霸!斬獲數模國際一等獎!

廖卓浪、周美玲、彭進

MLRS創新實驗室自2013年成立以來,一直秉承著“教育興人,實幹育才”的宗旨,鼓勵並支持學生考研,積極引導學生將專業知識的學習作為第一課堂,緊密結合該創新實驗室的研究性學習作為第二課堂。在培養學生科研能力、創新能力、設計能力的同時,也注重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與交流能力。實驗室深知並貫徹“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這一古理,將理論與實踐結合,致力於培養出德、智、體全面發展的科技人才。

除了學習相關軟件、每週一次的系統培訓,老師們還鼓勵學生通過自主學習研究形成相應的成果。從最初的懵懂、一次次跌跌撞撞的嘗試,到最後得心應手地獨立完成作品,這樣難能可貴的成長體驗,正是老師們在一旁悉心指導下的所得。在這樣優秀的團隊的支持下,成員們培養了極高的凝聚力,在學習過程中保持良好的狀態與效率,為著心中的目標不懈奮鬥。2017年,該實驗室第一批成員考研上線率達百分之百,八名同學全部被理想的高校錄取。

記者在與MLRS創新實驗室的成員們交流中發現,儘管他們之間各有特長、和而不同,卻存在著一個共同的特點:思考問題“快、狠、準”,做起事情來更是絲毫不拖泥帶水。或許正是擁有這樣的高效率,成員們才能僅用四天時間便完成一份高質量的論文並且在國際賽事中摘得桂冠。而這樣的成功,不僅離不開成員們的積累與努力,同樣也離不開指導老師們的不辭辛勞的默默付出。

真學霸!斬獲數模國際一等獎!

周美玲、廖卓浪和彭進所在組研究的方向是:如何衡量一個國家脆弱性?影響它的因素有哪些?又該用怎樣的方法才能降低國家脆弱性?他們分工明確、合作緊密,在指導老師的幫助下,花費四天四夜的時間便完成了高質量的論文寫作,最終榮獲一等獎,著實令人欽佩!沒有什麼事是一蹴而就的,在整個比賽過程中,五六十個同學擠在一間實驗室裡,再加上臨近過年,學校裡大多數同學都回家了,而他們還在實驗室辛苦準備,天氣特別寒冷,難免心裡會有一定的落差感,四天四夜的時間一直在準備、修改論文,幾乎沒怎麼休息,但他們並不是一個人在戰鬥,有同學、老師們日夜相伴,互促互進,最終還是收穫了可喜的成績,這一切的努力都是值得的。

知識都是日積月累的,只要肯一直堅持,總會厚積薄發,如果因為懷疑自己的能力,而沒有付出行動,當別人都收穫自己的勞動成果,你便會不知所措。與周美玲同組的廖卓浪和彭進都是信科學院17級的學生,他們進入大學以來就不斷告誡自己:想要做好任何事首先一定要打好紮實的基礎,學習上要多學多想、精益求精,不斷充實自己。

儘管還在讀大一,但做任何事都要早有準備,才能遇事不慌、沉著應對,這次成績的取得,也少不了平日多積累的功勞。

真學霸!斬獲數模國際一等獎!

彭進

“多學”,是周美玲在接受採訪中反覆提到的一個詞。她總結出來的獲獎經驗就是:多學多想,堅持不懈。很多時候,深入思考一個問題,如果中途停止就很可能前功盡棄,一切重新來過。比如建造一棟建築,每增加一層,就能看到更遠處不一樣的風景,但半途而廢就好像樓倒了一樣,在平地上又怎能繼續看到遠處的風景?對於之後的大學生活,周美玲表示一定要多學東西,技多不壓身,人生就是不斷充實自我的過程,日後有什麼比賽都會積極報名參加,畢竟只有嘗試過才會清楚地瞭解自己的能力,從而更進一步,也不想給自己的大學四年留下任何遺憾。

真學霸!斬獲數模國際一等獎!

周美玲

同時,此次獲獎給他們的生活帶來了不小的變化,身邊的同學都對他們感到十分敬佩,在同學眼中,他們一直雙十分的勤奮好學、刻苦努力。但在採訪過程中,他們十分謙虛,多次強調這次榮譽的取得,少不了老師們的幫助與學校硬件設施的支持。在準備此次比賽的過程中, 包括塗兵、歐先鋒博士在內的指導老師團隊,毫不保留地向所有的參賽同學傳授經驗,一直守在信科學院的MLRS實驗室裡幫同學們修改論文、提出意見,後勤工作也都是他們在操勞,

有這樣優秀老師團隊的“神助攻”,真是想不獲獎都難!

真學霸!斬獲數模國際一等獎!

廖卓浪

參加此項競賽的主要發起者與指導老師塗兵博士,潛心科學研究與學生團隊培養,近三年指導學生團隊獲得美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全國大學生挑戰杯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湖南省“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湖南省研究生電子設計競賽、湖南省研究生數學建模競賽等國際一等獎1項、國際二等獎4項、國家二等獎1項、國家三等獎1項、省級一等獎1項,與學生合作發表SCI期刊論文6篇,獲國家發明專利1項、實用新型專利16項、軟件著作權1項,指導學生考取碩士研究生15人,深受師生好評。

真學霸!斬獲數模國際一等獎!

“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狂沙始到金。”一個人能夠取得成就不會輕輕鬆鬆,也並非一朝一夕之功,簡簡單單的“成功”二字背後,隱藏著多少不為人知的艱辛,這樣優秀的教師和學生團隊,值得每位理工人引以為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