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教26年、廣州新城市Logo設計人:無論世事磨折,還是名利誘惑,在他臉上只余淡然和清澈

执教26年、广州新城市Logo设计人:无论世事磨折,还是名利诱惑,在他脸上只余淡然和清澈

我們在聊什麼?點擊上方音頻收聽

曹老師的微信名叫“曹雪無芹”,言下之意,他是曹雪,不是曹雪芹,所以沒有那個“芹”字。既有功底,又透著俏皮。前者對於一個60後的設計學院的院長不稀奇,但這俏皮卻實在稀罕。

而最讓我驚奇的是偶然間看到他畫的一幅人像水彩,畫裡一位姑娘,平頭簾,Bob頭短髮,紅唇斜睨大眼睛,瞳孔竟是淺綠色。我心裡混是猜想,好象曹夫人啊,神態能抓的這麼趣致,得是內心多意思的人,於是有了這次的交談。

执教26年、广州新城市Logo设计人:无论世事磨折,还是名利诱惑,在他脸上只余淡然和清澈

最初聽到曹雪的名字是因為去年廣州城市Logo的爆紅,看了設計就能明白這“爆紅”絲毫不意外。

線條流暢大氣,以“小蠻腰”螺旋向上的身姿為形態基礎,又嵌入了廣州二字,並沒採用那些意料之中的傳統元素,透著一個面向未來充滿朝氣的城市形象。

执教26年、广州新城市Logo设计人:无论世事磨折,还是名利诱惑,在他脸上只余淡然和清澈

對於讚譽,曹老師卻說:大家會感興趣新城市Logo背後的故事,一是沒想到是廣州設計師的設計,二是沒想到最後市政府能拍板採用。

执教26年、广州新城市Logo设计人:无论世事磨折,还是名利诱惑,在他脸上只余淡然和清澈

一夜成名,大家說他是廣州去年最大的網紅,他卻調侃自己是“夕陽紅”。

在江南大學和廣州美院的設計學院執教26年,又在省廣(廣東省廣告股份有限公司)任創意總監七年,弟子無數,作品眾多,豐厚的積累足以讓他對於眼前的紅淡然處之,甚而懷有一份警醒。

执教26年、广州新城市Logo设计人:无论世事磨折,还是名利诱惑,在他脸上只余淡然和清澈

出生在南京的書香世家,從小習畫,讓他有機會結識了一生的老師——陳丹青。師從陳丹青的夫人黃素寧老師,讓他有機會就近得到陳丹青的指教,對此,曹雪說這是“福上加福”。

後來大學報讀設計而不是繪畫也是因為陳丹青的一句話。除去藝術創作本身的理念,陳丹青對他影響最深的是處世為人獨立思辨的態度。為此,他曾寫過一篇《遠近陳丹青》的文章以作敬懷。

执教26年、广州新城市Logo设计人:无论世事磨折,还是名利诱惑,在他脸上只余淡然和清澈

這份保持獨立思考不從眾的態度,伴隨了他從學界到商界再回學界的歷程。

這其中不是沒有經歷過文化的衝擊,人世的磨折,或是名利的誘惑,但如今在他臉上只能讀到淡然,甚至還有難能可貴的一份清澈

执教26年、广州新城市Logo设计人:无论世事磨折,还是名利诱惑,在他脸上只余淡然和清澈执教26年、广州新城市Logo设计人:无论世事磨折,还是名利诱惑,在他脸上只余淡然和清澈

人到中年,難免因為世事磨折,面浮滄桑,心有困惑。這次相談最大的收穫就是在曹雪老師身上讀到“進退有度”四字。

他有鋒芒的一面,對於治學極其嚴謹,學生給他的綽號是“曹一刀”;也有淡泊的一面,暴得大名卻不為名所累,堅持創作者該有的克己;面對朋友親人,他也不吝於坦陳心性,保持柔軟的一面。

执教26年、广州新城市Logo设计人:无论世事磨折,还是名利诱惑,在他脸上只余淡然和清澈

能做到如此並非易事,探究緣由,除去像陳丹青這樣老師的教導,更因為他懂得在生活中蓄滿能量。

寫專欄、作畫、聽黑膠,他有著足夠豐滿的精神世界,支撐他對現實外在的思考。如同是自己營造了一扇任意門,推開便是滿眼錦繡,一地陽光。

执教26年、广州新城市Logo设计人:无论世事磨折,还是名利诱惑,在他脸上只余淡然和清澈

學畫少年與陳丹青

L:我看過您的畫,顏色清淨、筆觸調皮,就覺得曹雪老師好有趣啊,好像和廣州城市logo設計者、廣美設計學院院長、省廣創意總監這些身份給人帶來的高冷印象有反差?

C:每個人隨著身份變換,都會扮演不同角色,很難區分哪個是本色,哪個是角色。行政這條道路不是我刻意追求所致,有時候專業做到一定程度,一切都會水到渠成。我股子裡面是一個愛玩的人,無論生活,還是工作中,比起那些不得已而為之的“規定動作”,我本人更樂於接受“自選動作”。

八九十年代的時候,我畫過一些哲理漫畫。為了不給自己及觀者的想象設限,這些畫基本上都是無題的,其中有一副畫畫的是一個盲人用眼鏡布擦拭自己的墨鏡。後來,這幅畫被一個德國教授看中。他震撼於我“二十幾歲年齡何來這種人生感悟”,我們也由此結緣,八年後他邀請我做了德國外交部文化交流中心的訪問學者。後來,我才知道他年輕的時候出過車禍,一隻眼睛裝了義眼,這種經歷造成他對那幅畫的深刻共鳴。

执教26年、广州新城市Logo设计人:无论世事磨折,还是名利诱惑,在他脸上只余淡然和清澈

曹雪老師的黑白小品

L:您的父親是作家、母親是老師,表弟是畫家,您畫畫也是受了家族“文藝”氣息的薰陶麼?

C:我從小就對畫畫有濃厚興趣,曾經先後跟隨過幾位老師學畫,其中對我影響最大的當屬陳丹青老師。上世紀70年代的時候,我先是師從於後來成為陳丹青夫人的黃素寧老師,我會把課餘時間畫的畫,不定期拿去請黃老師指點。直至多年以後,在黃老師引薦下,福上加福,得以近距離接觸陳丹青。

現在,我還時常想起,在央美研究生宿舍裡,陳丹青以一種從不就事論事的教育方式和態度與我交流,讓我在繪畫上少走不少彎路。他不會像其他老師那樣親手幫我改畫,並視之治標不治本,而是直言學畫的最有效途徑是從畫中(臨摹)得法。

执教26年、广州新城市Logo设计人:无论世事磨折,还是名利诱惑,在他脸上只余淡然和清澈

L:您寫過一篇《遠近陳丹青》的文章,您覺得陳丹青是您精神上的老師麼?彼此覺得思想上最有共鳴感的點是什麼?

C:坦率地講,從北京到南京,我與陳丹青老師在一起的時間屈指可數。然而,哪怕他不經意間脫口而出的幾句話,一些至今都對我影響深遠。我最終走向設計這條路,也得益於他曾經的點撥,“你的作品風格裝飾性強一些,適合學設計”。

第一次見陳丹青的時候,我背了畫夾子找他看畫。結果沒等畫拿出來,他指著我畫夾上那句“藝術來源於生活”,很不客氣地讓我擦掉,平時很謙和的一個人,在那個時候原則性的東西就壓不住了。

他篤定,“藝術並不來源於生活”,並且用老舍與《茶館》的例子做佐證,“如果藝術來源於生活,北京有那麼多生活多年的老者,為何獨獨只有老舍寫出《茶館》”,我事後咀嚼,覺得這跟人們常說的“花無所謂美不美,是人覺得它美才美的”是一個道理。自從走近陳丹青,我不知不覺也學會了用哲學思維去思考。直至現在,我在從事設計的時候,哲學的思考始終伴隨我創作的整個過程。

执教26年、广州新城市Logo设计人:无论世事磨折,还是名利诱惑,在他脸上只余淡然和清澈

曹雪老師的水彩人物

從無錫到廣州

L:您畫畫、寫文章、甚至來廣州,很多選擇總有力量在背後推,似乎在人生的特定階段總會有伯樂適時出現?

C:在江南大學設計學院任職期間,我主管教學工作,有一年,我們到南方考察一些用人單位對畢業生的評價,其中一站去了省廣。當時,一個領導問我能不能給員工做一次講座,我信口答應下來,也沒做什麼準備,面對幾百人一講講了三個多小時。他們都聽的意猶未盡,紛紛提議把我挖到廣州來。

當時,我和兩位好友已經成立了一個設計工作室,開始承接一些社會上的項目,但是我們都期待一次更為徹底地進入一線摸爬滾打的鍛鍊,省廣的“邀約”無疑就是那恰逢其時的機會。後來,我重返教育崗位,省廣那七年的經驗也被歸納整理,回饋到了教學工作上。

执教26年、广州新城市Logo设计人:无论世事磨折,还是名利诱惑,在他脸上只余淡然和清澈

L:從無錫到廣州,從省廣到廣美,場景、身份不斷變換,有讓您感到不適應的時刻嗎?

C:

在無錫的時候,我三十出頭年紀被提攜為副院長,人生可謂順遂,然而,到了省廣的第一天就受到了狼文化的洗禮。自此磨難、挑戰一股腦地冒頭,我也有過幾近奔潰的時刻,但是從來沒想過回頭,那不是我的性格。

人的一生都要面臨著眾多選擇,我覺得選擇本身並不難,難就是在選擇之後自己要做的一切。對我而言,選擇就是一種承諾,一旦選完,就得用實際行動去履行,哪怕再難,硬著頭皮也要上。魯迅先生說,“見事太明,遇事則暗”,這句話一直像脊樑一樣支撐著我,不糾結龐雜,一心做好自己的事情。

执教26年、广州新城市Logo设计人:无论世事磨折,还是名利诱惑,在他脸上只余淡然和清澈

L:除去在省廣的七年,您在無錫輕工和廣美一共執教了二十多年,這其中各種機會或者誘惑都會不少,能讓您堅守教師這個崗位的原因是什麼?

C:對我來說,獨立人格非常重要。雖然我不會拿一些所謂的原則去規範他人,但是教學也好,做藝術也有,我都有不容別人觸碰的底線。

有一次,我被朋友拉進一個滿是成功人士和企業家的群。在裡面我多數時間是潛水狀態,但是有一天就實在坐不住了。起因是群裡有人分享了一幅素描,與藝術全然不沾邊,大家卻紛紛誇耀是素描大師,我直言不諱“這不是藝術”,被以“藝術沒有標準”反駁回來,我撂了一句“但是藝術有底線”,從此再也不發言了。

执教26年、广州新城市Logo设计人:无论世事磨折,还是名利诱惑,在他脸上只余淡然和清澈

L:據說學生會叫您“曹一刀”,這外號的由頭是怎樣?

C:“曹一刀”是我在無錫輕工任教的時候,學生給我起的外號。當時,我給人的感覺總是很儒雅,沒什麼脾氣,但是一到畢業論辯的時候,就像怒路症一樣,完全變了一個人,六親不認,刀刀見血,窮追不捨,以致被提問的學生滿頭虛汗。

一直以來藝術經常有優秀作品被埋沒,某種程度上就是源自設計師的不自信。所以當判定合格的印章交到我手上,我希望通過我這關走出去的學生們,將來既能用設計表達自己的思想,又能勇敢地表達,讓人信服。

执教26年、广州新城市Logo设计人:无论世事磨折,还是名利诱惑,在他脸上只余淡然和清澈

最美“夕陽紅”

L:廣州城市Logo設計爆紅後,我覺得您依舊謙和,似乎對於名利看得都淡,如何能做到這點?

C:去年廣州logo一出來以後,就在這個房間這個位置,有二十多家媒體排著隊來採訪,其中某一家電視臺就來了三撥人,一問之下才知道是三個不同部門分開來採訪。後來也有人說,“曹老師,你成網紅了”,我開玩笑說最多就是個夕陽紅。

坦率地講,我自己真的覺得沒什麼,以前我在市場上設計了那麼多東西,像合生元的包裝,大家都熟悉的不得了了,只是它們不像城市logo,尤其是北上廣之一的廣州標誌,這樣牽動社會民眾視線而已。

执教26年、广州新城市Logo设计人:无论世事磨折,还是名利诱惑,在他脸上只余淡然和清澈

L:設計城市Logo是一份殊榮,但也許是個燙手山芋,當時接下這份工作是否有過心理負擔?

C:2016年,廣州市政府就有了統一廣州對外宣傳標識的想法,後來公開招標,一家外資公司中標,但是他們最後提交的方案市政府和審核專家都不滿意。

也許是我某次發言中的想法打動了領導,8月份我接到廣州市宣傳部的委託,接手這項設計工作。雖然留給我的設計時間不多,我沒有急於動手,而是把能收集到的中外城市標誌,全都看了一遍,不是為了學它們,而是為了區別它們。

执教26年、广州新城市Logo设计人:无论世事磨折,还是名利诱惑,在他脸上只余淡然和清澈

L:之後,還會接其他城市的logo設計嗎?

C:廣州城市logo在業內受到罕見的一致性好評以後,也有其他城市的宣傳部找到我,朋友也提議我專門成立一個做logo設計的公司,對此我都做出了婉拒,就像一個演員演完一個角色要喘口氣,我想去做點別的。

我在文章裡也寫過加拿大著名動畫人瑞恩的故事,他曾經在上世紀60年代連續有幾個動畫短片獲得動畫界的最高獎,從此以後就再也沒有其他作品了,以至於最終頹廢到流落街頭,靠乞討為生。當曾經的天才流落街頭的時候,沒有收容所主動收容他,也沒有任何一家動畫企業主動聘請他。

因為文明起源於尊重,就像一位影評人所寫,“瑞恩的一切都是他自我的選擇,我們要尊重他”。也許做藝術或設計的人都害怕靈感消逝的那一天,對我而言,如果那天來臨,那也會像瑞恩一樣,坦然接受一切,然後選擇另外一種生活

执教26年、广州新城市Logo设计人:无论世事磨折,还是名利诱惑,在他脸上只余淡然和清澈

L:有時候看您在朋友圈還蠻段子手的,和夫人打起嘴架來像兩個活潑的年輕人。你們的夫妻相處之道是怎樣?如何將彼此同步都過得沒有年齡感?

C:我是一個特別愛玩的人,曾經《南方都市報》時尚達人版一整版介紹我怎麼玩。我喜歡畫畫,喜歡黑膠唱片,喜歡收藏一些小玩意兒,市面上新奇的電子產品都會第一時間弄回家。

我夫人也是一個好玩的人,尤其是在某天她頓悟以後。那時候,她在編自己的第一支舞蹈,巨大壓力造成嚴重失眠,被醫生診斷為抑鬱症。自從那以後,她決定活回自我,整個人都都變了,以前扎個馬尾,現在頭髮剃的比男孩子還短,越活感覺越回到年輕“小夥子”狀態。剛開始我還有點反應不過來,後來覺得她說的都有道理,現在我們已經不能用父母那輩的標準再去衡量一個女人是不是賢妻良母了。現在,我會給她更多空間,他也讓我作為一個男人的格局更大了。

执教26年、广州新城市Logo设计人:无论世事磨折,还是名利诱惑,在他脸上只余淡然和清澈

曹雪老師的自畫像

下期預告:

她是陳蓉,前奧美總裁,如今國內素質教育行業知名品牌“天使和堅果派”的創始人兼CEO。作為國內少有的數據營銷專家,眾多創業課堂的導師,她同時還是兩個孩子的母親,與先生相互扶持的創業者,眾多朋友的好閨蜜。斜槓生活背後是她超常的付出和對專業度的堅持。下期,一起聽聽她的故事。

撰文 ✎Miss魯

@蜜思魯

执教26年、广州新城市Logo设计人:无论世事磨折,还是名利诱惑,在他脸上只余淡然和清澈

Hi,你好,我是蜜思魯,我喜愛讀書,喜愛和朋友聊天,十幾年前我在廣州開辦了唐寧書店。我一直認為唐寧是一家有溫度的書店,因為這間書店陪伴了我的成長,同時也讓我結識了很多有意思的朋友,每次和他們聊天,總能讓我受益無窮。蜜思魯的三點一刻就是我和這些朋友的私家聊天,我希望通過這個欄目,將每一次的相遇記錄下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