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主流都推薦滬深300、中證500等寬基指數?

為什麼主流都推薦滬深300、中證500等寬基指數?

1.老師您好,我想問下您覺得大成策略回報混合(090007)與場內華夏滬港通上證50AH優選指數(501050)哪隻基金更適合定投,還是選擇一隻養老基金或者債券基金定投,哪個更適合長期持有?

兩隻都是偏股基金,看哪隻基金更適合定投,看以下幾點:

1)業績。長期業績好的基金更適合定投,這是毋庸置疑的。只有基金賺錢了,定投才能賺錢。從近2年業績來看,華夏滬港通上證50AH表現相對更優。

為什麼主流都推薦滬深300、中證500等寬基指數?

2)波動性。我們知道,波動性大的基金更適合定投。一方面可以更好地攤平成本,另一方面可以有更好的止盈出場機會。兩隻基金的波動率都差不多,華夏滬港通上證50AH略大些。

為什麼主流都推薦滬深300、中證500等寬基指數?

3)定投方式。大成策略回報混合屬於場外基金,可以直接簽約定投計劃,省心省力,自動扣款;場內華夏滬港通上證50AH如果要定投的話,只能在場內手動買入,由於價格會實時變動,買入的時候可能會比較“糾結”(想買的更便宜),比較費神。

如果不在乎手續費的話,也可以定投場外的華夏滬港通上證50AH,代碼是一樣的。

4)基金類型。大成策略回報混合屬於主動管理基金,基金經理可以調倉換股,追求較高的超額收益。從投資風格看,也更偏向於大盤平衡型。該基金08年11月就成立了,近10年年化收益13.58%,整體看是很不錯的;華夏滬港通上證50AH屬於指數基金,16年10月成立,被動跟蹤上證50AH優選指數,力求獲得超越上證50的額外回報。指數基金運作透明,無需擔心基金經理更換問題,並且費率更低。

綜合來看,這兩隻基金都是適合定投的。如果從近2年業績、波動性、費率等來看,華夏滬港通上證50AH更適合定投;但如果從更長週期來看,且追求超額收益,大成策略回報混合也不錯。至於養老基和債基,波動率較小,如果只定投1只基金,是不適合定投的,如果是從資產配置的角度少配一些是可以的。

2.老師,富國滬深300有兩隻,100038和000154,選哪隻?

1)兩者的區別在於收費方式不同。

100038是前端收費,在申購時支付申購費;000154是後端收費,在贖回時支付相應申購費用。如果你能持有1年以上可以考慮後端收費的000154。

2)基金前端、後端收費的區別:

基金前、後端收費是基金申購(認購)費用的不同收費模式。

基金的前端收費,是指在基金申購(認購)的時候收取相關的申購(認購)費用,一般是根據申購或認購的金額來劃檔計費的,金額越高費率越低,這種收費方式相對更常見一些。

基金的後端收費,是指申購(認購)基金時不收取費用,而是在投資者贖回基金的時候收取申購(認購)費,一般按照基金的持有時間來劃檔計費,持有時間越長,費率越低。(與贖回費的收費模式類似,但不影響贖回費的收取)

關於這兩種收費模式的比較,如果持有期限較短,更建議選擇前端收費的模式;如果持有期限較長(比如一年以上,具體各基金略有不同),後端收費的模式更優惠,有些基金甚至規定當投資者持有基金超過一定期限後,可以免除後端收費。

3.是否有專門的債券指數基金?債券指數基金和普通債券基金各自有哪些優劣?純債基金需要止盈或止損嗎?

1)債券指數基金是存在的。

債券指數基金就是跟蹤債券指數的基金,分類多按照所跟蹤指數進行區分。每個細分類別下還會根據債券期限進行進一步的劃分,如1~3年期、3~5年期、7~10年期等。目前市場上有65只被動債券指數基金和2只增強債券指數基金。

為什麼主流都推薦滬深300、中證500等寬基指數?

2)債券指數基金與普通債券基金相比的優劣。

優勢:

①分散風險:債券指數基金跟蹤債券指數,相當於投資一籃子債券,投資標的分散,能夠有效分散個券波動帶來的風險,保持收益的平穩,並且債券指數會定期調整樣本,剔除有問題的債券,同樣能保證指數波動較為平穩可控。

②被動投資:債券指數基金被動跟蹤債券指數,基金經理主動參與的成分較少,避免了基金經理人為因素或基金經理更換對業績造成的影響;

③選基容易:普通債券基金在選擇時既要考慮基金類型、過往業績,又要考慮基金經理個人能力,難度較大。債券指數基金只需要根據自己的收益目標選擇合適的類型,挑選實力較強的基金公司發行的業績穩定的基金即可。

劣勢:

較難有很高的收益:本身債券收益波動較低,債券指數波動也就更平穩,單純跟蹤債券指數很難獲取較高的超額收益。而普通債券基金則不然,尤其是二級債基,可以配置可轉債、股票,如果基金經理能力較強,能獲得非常不錯的超額收益。

3)純債基金需要止盈或止損。

純債基金在普通債券基金裡屬於淨值波動最低的,表面上看不需要止盈或止損,但實際上還是要看個人對收益風險的要求。這就要求你在投資基金之前先明確自己的目標收益和最大風險承受能力(能接受的最大回撤),達到目標收益後可以止盈,達到自己所能接受的最大回撤後止損。另外,如果基金重倉券踩雷,是一定要及時做止損的,因此也要經常關注基金重倉券的狀況(包括債券評級變動、發行公司經營運行狀況等)。

4.在長期投資的前提下(3年~10年),是買那些前期漲的比較好看的指數基金好呢?(趨勢)還是買現在估值處於低位的好呢?(低買高賣)還有,有好多指數,漲跌起來比滬深300、中證500等刺激多了。理論上說,定投這種波動大的應該收益更大。但為什麼主流永遠是推薦滬深300、中證500等寬基指數呢?(排除掉指數規模太小導致無法大規模資金進入的原因)

1)買前期漲得好的、還是買現在處於低估的,這是兩種投資思路。

前者屬於趨勢投資,強者恆強,認為前期漲得好的未來繼續上漲的概率更大。這種投資思路更適合風險偏好高、且追求高收益的投資者。後者偏向於價值投資,低估的時候買、高估的時候賣。低估值代表更高的安全邊際,當指數處於低估、甚至極度低估時,總會有逐利資金進入,長期來看估值也會回到合理水平。

不能說哪種思路更好,也不能說哪種投資策略更賺錢,就像我們之前做過數據分析,發現並不是越低估的定投效果越好,主要還是看個人的風險偏好。

2)為什麼推薦滬深300、中證500等寬基指數?

是的,確實有一些指數漲勢非常好,超過滬深300、中證500等寬基指數,波動性也較大。比如食品飲料、家用電器、銀行等等。

為什麼主流都推薦滬深300、中證500等寬基指數?

來源:Wind、好買基金研究中心,截止2018.10.26

至於你說的大數據300(I300),雖然從2010年以來看該指數漲幅遠超滬深300指數、波動也更大,但是仔細看該指數,發佈日期是2014-09-12,也就是說,之前的數據是模擬的,並不代表真實情況。看發佈日期以後的表現,大數據300也並沒有跑贏滬深300(年化波動率相差不大)。

為什麼主流都推薦滬深300、中證500等寬基指數?

為什麼主流都推薦滬深300、中證500等寬基指數?

之所以更推薦像滬深300、中證500這樣的寬基指數,是因為寬基投資範圍廣,分佈於不同行業,只要市場行情來了,寬基指數都會有不錯的表現(風格不契合的除外)。而窄基投資範圍比較窄,多為某一個行業或主題的指數。投資這類指數需要投資者對該行業或主題有一定了解,知道它未來的發展前景。

免責條款:本文內容為基於公開資料研究完成,並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應審慎決策、獨立承擔風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