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一步海闊天空」?你高傲的退了,可頃刻間便灰頭土臉!

魏晉南北朝時期,前秦天王苻堅統一北方各少數民族之後,就開始積極準備南征東晉。前秦建元十九年(383年)五月,苻堅不顧丞相王猛臨終遺言以及群臣的反對,決意攻取東晉。苻堅甚至揚言以此強兵百萬,“投鞭可以斷流”八月,符堅以苻融、張蠔、慕容垂等步騎二十五萬為前鋒南下,符堅隨後率兵馬從長安出發。全軍有步兵六十萬、騎兵二十七萬,旗鼓相望,前後千里,東西萬里,水陸並進。

“退一步海闊天空”?你高傲的退了,可頃刻間便灰頭土臉!

“退一步海闊天空”?你高傲的退了,可頃刻間便灰頭土臉!

面對前秦來勢洶洶,東晉任命謝石為征討大都督,謝玄領北府兵為前鋒都督,與謝琰、桓伊等共同率領八萬之眾抵抗秦軍。另派將領胡彬領五千水軍增援壽陽(今安徽壽縣)。十一月,謝石、謝玄和劉牢之在謝安的計策指揮之下,由劉牢之率北府精兵五千人強渡洛澗,襲擊梁成軍營,臨陣斬殺梁成等十員將領,又分兵截斷退路和渡口。

“退一步海闊天空”?你高傲的退了,可頃刻間便灰頭土臉!

“退一步海闊天空”?你高傲的退了,可頃刻間便灰頭土臉!

秦兵步騎一時崩潰,落水而死的就有一萬五千人,晉軍繳獲了秦軍丟棄的大量軍資器仗。強渡洛澗取得大勝的晉軍乘勝追擊,水陸並進,聲勢大振。全軍推至淝水東岸,與秦兵隔河對峙。苻堅在壽陽城上目睹晉軍佈陣嚴整,暗暗吃驚,又見淝水(今安徽省瓦埠湖一段)東面八公山上草木搖動,以為那裡都是埋伏的晉兵,不由連連感嘆:“此亦勁敵,何謂弱也。”

“退一步海闊天空”?你高傲的退了,可頃刻間便灰頭土臉!

“退一步海闊天空”?你高傲的退了,可頃刻間便灰頭土臉!

當秦晉兩軍夾淝水佈陣之時,為速戰速決,謝玄便派人向苻融提議說:“兩軍隔河對峙並非長久之計,不如將軍往後退一步,讓我軍能渡過淝水,一決勝負如何?”苻堅認為我眾敵募,若乘晉軍渡江之時,向晉軍發動進攻,必能取勝,於是同意了謝玄的提議。

“退一步海闊天空”?你高傲的退了,可頃刻間便灰頭土臉!

“退一步海闊天空”?你高傲的退了,可頃刻間便灰頭土臉!

但是當秦軍下今後退時,全軍軍心大亂,眾多秦軍將士都以為是前鋒戰敗,一時間秦軍爭相逃命,自相踐踏。謝玄、謝琰、桓伊等率領晉軍渡河猛攻。晉軍一鼓作氣,追擊秦軍至壽陽三十里外的青岡。路逃亡的秦軍聽到風的吹拂聲與鶴的鳴叫聲,都以為追兵趕到,晝夜不敢停歇,最後只有十多萬人逃回北方。“投鞭斷流”、“草木皆兵”、“風聲鶴唳”等成語典故均出自此役。

“退一步海闊天空”?你高傲的退了,可頃刻間便灰頭土臉!

淝水之戰以少勝多,從此名揚於中國軍事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