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興亮|搓澡經濟學

劉興亮|搓澡經濟學

01

搓澡時,和師傅搭咯閒聊。

搓澡的老兄說,通過他的工作就可以知道中國經濟景氣不景氣。我頓生敬仰,連忙請教。他淡淡地說,來北京工作十幾年了,總結出一個規律:每年通過客人的多少,就可以判斷出經濟狀況。

我說明白了,客人多就表示經濟好唄!

他連連搖頭,不對,客人多說明經濟形勢不好,大家都閒的蛋疼。

末了,師傅說,今年客人尤其多。


02

我仰望天花板,在水汽蒸騰、光線昏暗的屋子裡陷入了沉思。

不得不承認,這位「大師傅」功力純深,搓完後,整個人的皮膚感覺絲綢般潤滑,與衣服的近距離接觸中意識到了「質地」是怎麼回事。過去我也搓澡(一律被搓),但沒有這次感受良多。

中國的搓澡歷史源遠流長,浴室文化博大精深。澡堂在過去的市井生活中,地位不亞於老舍筆下的「茶館」。

劉興亮|搓澡經濟學

各路神仙濟濟一堂,坦誠相待——這時候再裝模作樣就顯得不合時宜了。平時不可一世的人,坐到池子裡總得露出本來面目,再胖也就一百來斤,搞不好比別人還黑呢。

搓澡也分南北兩派,怎麼搓,搓多久,是搓到皮膚一塵不染,還是要洗滌靈魂,這都有講究。可惜的是,近些年——主要是家裡有了淋浴裝置以後,澡堂在都市中的地位直線下降,岌岌可危,勢如累卵。如今要在街上找家澡堂子,那是很難了。

地方沒了,澡堂的文化影響依然在。有人的地方就有澡堂,人就是澡堂。


03

社會生活的真實狀況到底如何,從官樣文章中能得到多少信息,這些問題都是研究課題。

在所有的歷史中,問題都歸結在政治上;在一切政治範式裡,問題都歸結於經濟生活。簡單來說,人活著就是吃喝拉撒衣食住行這些事。沒有經濟生活,就沒有社會結構;沒有社會結構,就沒有家國天下;沒有家國天下,就沒有秩序和文明。

黑格爾把「國家」作為人類文明制度進化的最終產物,不是沒有道理。一個整體而連貫的,把所有元素緊密結合在一起的國家是制度進化的產物,也是保障人這一單體在自然界佔據主導地位的前提。

非洲大草原上的羚羊、角馬、鬣狗、獅子與大象,也過著集體生活,但他們的組織性與人比實在太離散了,也缺乏內部糾錯與進步的機能。這些都告訴我們,人類社會的高級屬性,就是由人的合作意識促成的。連相聲都說,獨木不成林,單絲不成線。

除了戰爭與革命之外,人的合作意識只體現在經濟生活上。簡言之,就體現在人們的吃喝拉撒上——圍繞吃喝拉撒的勞動與協作中。

經濟,才是人生中最主要(雖然有時候不是最重要)的主題,否則的話,我們就不會看到人們每天早出晚歸去工作,日日堅持不懈。如何促進物產的進步與豐富,讓有限的人群在單位時間內享有更大的物質供給與閒暇時間,這才是社會生活的主旋律。否則,我們幹嘛要朝著共產主義闊步前進呢?

經濟的好與不好,才是國計民生的惟一且最重的大事。其他一切都是圍繞它服務的。無論制度、法律、社會規約、禮儀風俗,都以經濟生活為基礎,且以經濟生活為目的——總不能以戰爭為目標。

這就帶來一種可能性,人們為了更好的經濟生活而設計行動模式,但這種設計又會讓人們陷入康德式的悖論中:當為了實現一個目標而需要某種手段時,手段往往成了目標。而這個手段本身並非目標,這就會帶來一些階段性的困境,甚至違背初衷的破壞性行為。因此,經濟的發展並非是總是向上攀登的,更多時候是起起伏伏,雖然總體上是不斷升高。

總體而言,經濟的發生和發展,是從兩個人開始的,再從兩個人到三個人,四個人,乃至千千萬萬人。在這個自發擴展的過程中,人們會形成商業交流的規則,貿易發展的動勢,金融業務的規範,乃至生產力與科技進步的正相關性。

劉興亮|搓澡經濟學

這都是人在追求利益的過程中自發產生與推動的。它的特徵是「民間社會」的特徵,它的輪廓是無形之手在背後規畫,它的效能是人的需求和勞動力的比例,它的活躍程度總是與這一體系自身行為的自由度息息相關。

北宋大思想家張載的《經學理窟》,周禮篇有言:「故市易之政,止一市官之事爾,非王政之事也。」這句話的意思就是,商業貿易行為是市場行為,不是國家的行政事務。

由此可以推論,如果國家過多地干涉經濟,就會給經濟的自發的活力帶來巨大的外力,進而導致它的潤滑與運轉的減效與失效。

我們總能看到這樣的歷史經驗,越是放松管制的時期,經濟活力與增長力越強,越是加強管制的時期,則會出現經濟的衰退。


04

搓完這次澡。搓澡師傅一席話,無端讓我想到了以上這些問題。

無可否認,我們生活在中國歷史上經濟最活躍,體量最大的時期。物質生活極大豐富的同時,精神生活也非常飽滿。所有人都感覺自己隨時要發大財,至於那種餓肚子、物質匱乏年代裡的記憶,幾乎就像是難以置信的假象。

但搓澡師傅的話,並非完全是塗巷之言。仔細想想,我們的生活在這幾年是有些微妙的變化的。


05

雖然,汽車輪船依舊來來往往,民眾依舊日日生息。不可否認,周圍做生意的朋友越來越陷入長吁短嘆的窘境之中。把腦袋埋進沙丘裡,並不能否認這個現實。

最簡單的例子就是,比如我熟悉的詩人們,過去忙著做生意的很多文化界的朋友,做媒體的朋友,是對寫詩這件事嗤之以鼻的,很害怕別人介紹自己的豐功偉績時說他「是個詩人」——覺得臊得慌。

然而,這兩年,生意慘淡以後,這些人紛紛迴歸「文學」,用精神生活來彌補自己的財運下降。

劉興亮|搓澡經濟學

各種讀詩公眾號層出不窮,甚至連電視娛樂節目都出現了不少與詩歌有關的內容。真是不可思議。

再舉個簡單例子,著名的房地產大亨潘石屹,過去在微博上異常活躍,針砭時事,以文化邊緣人的角色添加商業美譽度,氣勢如虹。這兩年再看,他似乎已經從商界退出,進入攝影界了,整天不務正業,顧左右而言他。

這些不經意的行為模式的轉變,其實是能「以小見大」的。生意不好做,經濟不景氣。人們都有些茫然無所畔岸。似乎都在等待什麼東西的復甦與迴歸,又似乎也說不清。


06

那麼這種社會轉變,到底是什麼導致的呢?

過去那種勢如破竹的經濟發展形勢,讓中國的經濟進入世界的前列,總量位居第二,不可謂不偉大。但也帶來了種種負面效應,比如房地產的虛高,讓一兩代人身負終身的債務而無暇他顧,只能如螻蟻般工作至死。

另外,無底線地追求GDP讓環境遭到了可怕的破壞,要恢復如初不知道要多少輩人的努力才可能。貧富分化的差距日益加大,帶來了社會失衡的民怨。貪官汙吏的行為更是讓底層民眾敢怒不敢言。即便如此,總體而言人們的生活在越變越好,荷包裡的鈔票越來越厚。

人們是不相信中國的經濟會下行的。

連我也是,直到聽到搓澡師傅的一席話,我才猛然意識到,情況正在發生變化。正所謂風起於青萍之末,一葉落而知天下寒。


07

當經濟不景氣的時候,人會幹什麼呢?

很顯然,人們的精力由於不能從生產和商業行為上獲利,會轉到那些與藝術文學等精神生活相關的靜態領域中去,以便抵抗現實的虛無與匱乏。在類似活動中,你至少不會犯什麼投資性的錯誤,弄好了還能搞點虛假的名聲。

其次,對於市井中的民眾而言,隨著經濟活躍度的降低,他們可能面臨減薪、失業的風險。但在最初的階段裡,人們會因不太嚴重的生活壓力而又有部分可支配的貨幣轉而向娛樂和休閒的領域中尋找寬慰。

這很像一個癮君子的行為,知道來一針沒用,但還是要用有限的資金滿足自己一時的無助和空虛。

從這個意義上而言,搓澡師傅說,人們去澡堂子多起來,表明經濟不太好,見微知著,並非語無倫次。

說到這兒,我趕忙看了看超市裡的米價。據說豬飼料的國家標準正在降低豆渣的比例,我怎麼想到這兒了呢!


▴註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