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興亮|藍色巨人IBM花340億美元買了一頂紅帽子

劉興亮|藍色巨人IBM花340億美元買了一頂紅帽子

01

IBM收購紅帽,有三個數字值得關注:

340億–價格340億美金,是紅帽明年預計收入的51倍。

4–是美國科技史上的第四大交易,排在前面的是戴爾670億美金收購EMC、JDS Uniphase410億美金收購光學組件供應商SDL和安華高370億美元收購博通。

1–開源社區的最大的收購交易,排在後面的是微軟75億美金收購Github,Salesforce 65億美金收購MuleSoft。

對於IBM這樣一個老牌科技巨頭來說,自己總市值也就1100多億美金,相當於拿出市值的1/3多的錢來買了頂紅帽子戴在頭上,然後說自己要衝擊雲計算leader的地位。

故事講得挺好。買得值不值,目前還未知。我們先來看看這筆收購的背景。


02

IBM曾經是我們計算機專業學生所向往的公司。十多年之前,能進IBM工作,特別是進IBM中國軟件研發中心,那可是一件榮耀的事情。

十年之前,2018年1月28日,IBM名列十大科技巨頭座次的第四位,排在前面的是微軟、谷歌、思科,總市值剛好過萬億人民幣。

IBM甚至受到了股神巴菲特的青睞。巴菲特自2011年3月份開始買入IBM的股票,截至2014年12月31日,巴菲特持股達到了7.8%,第一大股東的位子坐得妥妥的。

然而,IBM卻成為了股神的一大敗筆。當年的買入價170美金每股,現在多少?我查了一下,124.79美金每股。資料顯示,在截至2017年年底時,伯克希爾還持有超過200萬股IBM股票。而在之前,該公司已經拋售了約94.5%的IBM持股。據說,如今巴菲特已經將IBM的股票徹底割肉清倉了。

IBM作為傳統IT行業的領頭羊,自從將筆記本業務出售給聯想之後,一直專注於企業與服務市場,在企業服務器和行業解決方案方面確實很是風光了一陣子。現在經常說的「去IOE化」裡這個I,就是IBM,可見它在服務器領域的市場地位有多強。很多業內人士都說,去IOE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尤其是在金融、電力、政府等等這些關鍵的領域。這其實是從另一個角度對IBM的過去的肯定。

大企業都有一種病,叫大企業病。當整個科技由傳統的IT轉向互聯網和雲計算的時候,IBM如同一頭大象,轉身很難。即使喊得很響,做起來也只是小打小鬧。其實,十幾年前的時候,IBM也曾想做雲計算,結果卻沒有做成。倒是一批核心骨幹出走,創立了一家雲計算公司EasyStack,在國內還有一定的知名度。

和亞馬遜、谷歌做雲計算不同,IBM的思維還在傳統IT領域徘徊,走不出這個圈子。他們押寶私有云,但是亞馬遜谷歌都是注重共有云。之後的結果,就是IBM在雲計算方面遠遠落後於亞馬遜、谷歌和微軟,離行業領導者的位置越來越遠。雲計算這個領域無比的殘酷,頭部效應無比明顯。

劉興亮|藍色巨人IBM花340億美元買了一頂紅帽子

IBM給世人留下一個失敗的案例,除了大企業病,還有一個就是保守的代價。科技日新月異的年代,任何的保守,都最後會將自己的所謂的護城河變成自己的桎梏,讓自己動彈不得。當時間把優勢消耗殆盡的時候,再去追,已經顯得力不從心。

只是,即便是如此,IBM也要努力一把。當然不甘心就這樣認輸了嘛。


03

IBM如此不惜重金收購紅帽,當然是紅帽有其價值所在。

很多人都知道Linux,但是知道紅帽(Red Hat)公司的人卻不太多。Linux雖然是開源的,但是因為操作系統是非常複雜的,需要有人去維護和提供技術支持。於是,紅帽這樣的公司就出現了,他們通過提供Linux的面向企業和麵向個人的發行版,並且提供軟件服務來掙錢,並且在1999年成功上市。

劉興亮|藍色巨人IBM花340億美元買了一頂紅帽子

單就Linux來說,紅帽提供的企業版的Linux服務器,都是很多IT解決方案中重要的一個部分。隨著互聯網的蓬勃發展,越來越多的公司購買紅帽的Linux企業版服務器。

在上市後,紅帽繼續深耕開源社區,除了Linux,還將產品和服務延伸到應用服務器,軟件中間件,虛擬化,存儲,雲計算等領域。通過不斷的收購和自研,紅帽已經成為了一家面向雲計算的軟件公司,涵蓋了從雲計算的技術棧裡從虛擬化到雲計算平臺openstack到操作系統Linux,到PASS產品OpenShift,混合雲管理平臺CloudForms,以及容器docker管理平臺等等技術。

正是這些強大的技術組合,使得紅帽成為Linux的服務提供商,變成了雲計算技術和解決方案提供商,和雲計算業內的很多的企業都有合作關係,它的產品和服務,已經深入到雲計算的很多場景。


04

正因為紅帽在雲計算方面有如此高的價值,IBM才向紅帽拋出了橄欖枝。

IBM需要紅帽的技術,以及紅帽的產品和服務的強大的滲透能力。同時,對於紅帽來說,IBM強大的行業解決方案的銷售能力,恰好是紅帽這樣的以技術為主的公司所欠缺的。於是,這樁交易至少看起來是互補的。

曾經也有過紅帽和Oracle的緋聞,但最終還是情定IBM,也算是一件圓滿的事情。

只是,我還是在想,這樁看起來幸福的婚姻,會沿著他們美好的想象發展嗎?

IBM買紅帽這件事,且來讓我亮三點:


  • 左一點:IBM買紅帽,沒有買錯。

IBM在傳統IT方面的優勢在不斷喪失的情形下,其實可以依靠的東西真的不多了。人工智能也花了不少力氣,做了沃森機器人,看上去也很美,廣告也沒少打,但是一直不見起色。後來又喊出進軍區塊鏈,心裡估計也虛得很,區塊鏈暫時最多隻能是播種,離開花結果,還差得遠。

真正能看的見光明的,也就是雲計算了。在數字化浪潮裡,人工智能,大數據的技術趨勢裡,對計算的需求越來越大,上雲成為一個公眾口號。IBM通過收購紅帽增強自己雲計算的實力,是必然選擇,不是說了嗎?成為混合雲的第一名。公有云已經被亞馬遜微軟谷歌搶了先機,而混合雲還處於初級階段,IBM還是有機會的。


  • 右一點:IBM買紅帽,想躋身雲計算的領導者,難度不是一般的大。

這個主要是從雲計算的發展來看,市場都向頭部集中,前面三巨頭吃了肉,後面的小嘍囉有點湯喝喝就不錯了。追,可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你在跑,巨頭也在跑,而且比你跑得更快。人家可不是龜兔賽跑裡的兔子,會停下來睡個懶覺。況且,IBM還要面對來自中國的阿里雲等強敵的競爭。先不說擠進前三名吧,跑過了阿里雲再說。

劉興亮|藍色巨人IBM花340億美元買了一頂紅帽子

  • 下一點:IBM買了紅帽,真會讓它依然保持獨立?

保持獨立是可能的,但是保持多久就不好說了。紅帽畢竟來自開源社區,開源社區的精神和規則和純粹的商業世界還是有些不同。IBM面對著如此不利的局面,面對著來自股東的壓力,掙錢才是第一位的。

不知道IBM能有多大的耐心去讓紅帽保持獨立,我有點懷疑。說不定哪一天,媒體忽然報道,紅帽被拆散,技術和產品分別整合到IBM的解決方案之中,請不要感到意外。

藍配紅,說不上好看不好看,至少目前來看,不難看。以後的事情,誰知道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