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小說那麼多精彩的地方,爲何只有這一段被選進中學教材了?

金庸先生多佳作,有著非常龐大的受眾群,不僅因為武俠熱帶來了巨大的影響,究其作品本身而言,也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從上個世紀開始,到當今社會,金庸的武俠故事向來都是影視領域的寵兒,翻拍作品層出不窮,觀眾也樂此不疲。但就是在如此火熱的經濟市場面前,金庸的武俠類小說在正統的文學史上總有著反對的聲音,代表通俗文學的金庸武俠似乎總被針對,直到他的組品被選作語文課本的素材。

金庸小說那麼多精彩的地方,為何只有這一段被選進中學教材了?

2005年的時候,全日制普通高級中學語文課本把金庸先生《天龍八部》中的一個大場面納入規劃,選入其中,取名為“神奇武俠”,作為通俗文學的代表。

《天龍八部》是比較奇特的一本書,與金庸很多的作品不一樣,他寫的是三個俠者的成長,講不清楚誰主角,喬峰、段譽和虛竹都是主要人物,缺一不可。在這樣的一個大背景下,又以喬峰的成長和毀滅為主線。我們都不會去否認喬峰的俠義和驍勇,我們也記得雁門關下的英雄柔情,這樣的一個人,前半生為世人的信任所困,似乎一直在說服世人,他是個好人;後半生又為民族大義所困,他站在漢人和遼人中間,左右為難,他的那股浩然正氣,救濟蒼生的偉大願望在這裡無處施展,格格不入。

金庸小說那麼多精彩的地方,為何只有這一段被選進中學教材了?

段譽和虛竹則是比較幸運的一類人,他們代表著金庸筆下所有的機緣類男主,他們單純善良,赤子之心,不會算計,不會陰謀,但是人生相對順遂,在機緣巧合之下練得神功,武力大增,走上行俠仗義的路上去了。

金庸小說那麼多精彩的地方,為何只有這一段被選進中學教材了?

這就是《天龍八部》大概的故事,而選入教材的片段則是一次大規模的對戰場面,金庸先生善於宏觀敘事,也善於細節描摹,選文這段,無疑是後者。

喬峰為了救阿紫,不顧一切衝向少林寺,同行的還有段譽和虛竹,這也是《天龍八部》中為數不多的經典場面,三人大戰少林寺。

金庸小說那麼多精彩的地方,為何只有這一段被選進中學教材了?

段譽對打慕容復,虛竹對打丁春秋,喬峰對打遊坦之,縱觀全書,我們會發現這敵方的勢力不容小覷,他們的完勝也說明了這三個人武藝之高,一般人難以企及。另外,將這一段選入中學教材,他們考慮到的可能不僅僅是內容的精彩度,應該還有三人面對生死時的凜然大義,對學生的精神教育則更加註重。

金庸小說那麼多精彩的地方,為何只有這一段被選進中學教材了?

在文言文與國學熱蒸騰而起的今天,語文教材的編寫一度成為專家頭疼的事情,金庸作品進入教材雖說招到了很多人的反對,但他確實為語文教材注入了新的活力,也增強了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