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不生金庸,武俠如長夜

上聯:飛雪連天射白鹿,下聯:笑書神俠倚碧鴛。相對於武俠小說迷來說,這個對聯再熟悉不過了,這個極具韻味的對聯是由金庸所創作的小說名稱的首字聯成。

天不生金庸,武俠如長夜

金庸(原名查良鏞)30日下午,因病在香港養和醫院辭世,享年94歲。

01

大俠辭世

有人曾經問金庸:“人生應如何度過?”先生答:“大鬧一場,悄然離去。”人生在世,去若朝露。他的一生,就如一部武俠小說,前半生縱情恣意、灑脫妄為,後半生心懷敬畏,有不斷向學之心。

金庸,原名查良鏞,1924年3月10日生於浙江省海寧市,1948年移居香港。當代武俠小說作家、新聞學家、企業家、政治評論家、社會活動家,“香港四大才子”之一。

1954年,香港武術界兩大門派太極派和白鶴派發生爭執,在報紙上各種互撕,這讓羅孚看到了商機:何不在報紙上刊登武俠小說,一定很受歡迎。想到這裡,羅孚找到了梁羽生,新武俠小說的開山之作《龍虎鬥京華》就誕生了。後來由於梁羽生時間精力問題,小說寫作遇到問題,羅孚想到了金庸,金庸文筆很好,而且也很迷武俠小說,讓金庸寫準沒錯。

於是,做新聞的金庸便半路出家寫起了武俠小說,他把自己名字中的鏞拆開作為自己武俠小說的筆名,沒多久《書劍恩仇錄》誕生了,這是金庸的第一部武俠小說,以小說連載的方式刊登在《新晚報》,吸引了大批讀者的同時,《新晚報》的銷量猛增。

1955年到1972年間,金庸先後寫了《書劍恩仇錄》、《碧血劍》、《射鵰英雄傳》、《神鵰俠侶》、《雪山飛狐》、《飛狐外傳》、《倚天屠龍記》、《鴛鴦刀》、《白馬嘯西風》、《連城訣》、《天龍八部》、《俠客行》、《笑傲江湖》、《鹿鼎記》總共十五部長篇武俠小說,形成了“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的對聯。

天不生金庸,武俠如長夜

1972年,金庸在完成《鹿鼎記》後封筆,不再寫小說。他將近20年寫的武俠小說進行一番整理修改後一一出版,不僅暢銷大陸,而且還風靡整個東南亞,收穫粉絲無數。

天不生金庸,武俠如長夜

靠一根筆桿子,將自己寫成了最有錢的文人!

2010年,金庸小說在內地重新結集出版,金庸版稅收入350萬,僅名列當年作家財富榜第12位。

不過和金庸並列“香港四大才子”的多年老友、著名科幻小說倪匡家卻爆料說:金庸是中國上下五千年最有錢的文人。

02

出身書香世家

1924年,金庸出生在浙江海寧的一個書香世家。

海寧查氏是世家望族,康熙年間創造了“一門十進士,叔侄五翰林”的科舉神話。進入近現代,査家還出現過實業家査濟民,教育家査良釗,九葉派代表詩人、翻譯家詩人查良錚(穆旦)。

而金庸族譜旁系姻親關係中,也有很多大家熟悉名字,比如:

徐志摩——金庸的表哥(金庸母親徐祿是徐志摩的堂姑媽);

蔣百里——金庸的姑父(著名軍事家蔣百里的原配夫人查品珍是金庸的同族姑母);

錢學森——金庸的表姐夫(蔣百里的女兒蔣英是“航天之父”“兩彈一星”功勳錢學森的妻子)

瓊瑤——金庸的表外甥女(金庸的堂姐查良敏嫁了瓊瑤的三舅袁行雲)

……

在書香環境的薰陶下,金庸度過了安逸的童年時光。

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13歲的金庸隨學校南下,開始了千里跋涉的流亡之旅。由安至危、由富到困,但金庸沒有在戰亂的顛簸流離中頹喪。

15歲的時候,金庸和兩位同學一起合作,編了一本《獻給投考初中者》,根據招考的題目,做些模範答案給學生看,大概相當於今天《五年模擬三年高考》這類的參考書。這個書做得很成功,讓他們賺了很多的錢。

有人說,金庸是最會賺錢的文人俠客,這一點,金庸在中學時候就已頗顯鋒芒。而看起來溫和寬厚的金庸,年少時性格也有十分狷狂的一面。

在上學時,因不滿學校的某些行為,他寫文諷刺過訓導主任,也在大學時與訓導長爭辯過,結果便是遭遇了兩次被學校開除的命運。最慘的是第二次被開除後,因為沒有錢,他衣食都沒了著落。金庸向一位蔣姓表哥求助,才解決了生計問題。

求學期間的他,最大的夢想就是想成為一個外交官。但因歷史原因,他還是跟外交官的夢想擦肩而過。後來,金庸在另一所學校念起了國際法,而這段法學知識背景以及他後來的經歷與聲望,為他謀得另一個鮮為人知的身份——1985年他被聘為香港基本法起草委員會委員。

03

接班人難找

無論是經營報紙還是寫武俠小說,金庸最後總是兩面兼顧,取得了成功,但是在接班人選擇上,金庸卻犯了難。《明報》經營起來了,隨著金庸年齡的增大,誰來接班成了問題。

金庸有三次婚姻,第二任太太為他生下了兩兒兩女。其中長子査傳俠最被金庸看好,並當做自己的接班人培養,後來金庸和第二任太太鬧離婚,査傳俠聽到二人離婚消息自縊身亡,金庸不得不另尋繼承人。金庸次子查傳倜的志向是做一枚吃貨,嚐遍天下美食,他師從香港以美食為本業的蔡瀾,綽號“八袋弟子”(八袋指的是柴、米、油、鹽、醬、醋、茶、酒),金庸看到他跟自己道不同,也就“不相為謀”,只好把眼光從兒女繼承轉移到了內部員工繼承上。

找了一圈,內部員工也沒有太合適的,金庸只好再一次轉移視線。1989年,《明報》創刊30週年茶會後,金庸向外界宣佈了一個消息:出售《明報》。消息一出,不少財團紛紛向金庸表達收購意向,其中不乏國際傳媒界的大牌企業,如默多克名下的《南華早報》,新加坡的《聯合早報》集團等。面對這些傳媒大亨的收購,金庸沒有動心,最後把《明報》賣給了名不見經傳的于品海。

04

中國第一IP

金庸從1955年開始至1970年代封筆,總共寫了14部武俠小說,根據保守估計,金庸小說全球發行量已經超過了3億冊,翻拍或者跟他作品有關的電影電視粗略統計也已經超過100多部,可謂小說界“中國第一IP”。

金庸的小說繼紙質版後,又以影視的形式給自己帶來了不少收入。

香港最早開始對金庸小說進行影視製作,《射鵰英雄傳》、《神鵰俠侶》、《雪山飛狐》等拍一部火一部,金庸的作品每翻拍一部,進入金庸兜裡的版權費就又多一筆,哪怕僅僅是用一下小說裡面人物名字金庸也會收穫一筆版權費。

周星馳當年拍《功夫》的時候裡面有一個“小龍女”的人物名,僅僅用一下這個名字,周星馳就付給了金庸6萬元的知識版權費。

小龍女這個人名收這麼高的版權費也是有原因的。據說小龍女的原型是金庸夢中情人夏夢。夏夢那個時候是一個很有名的女明星,金庸為了接近夏夢,不惜到長城電影公司做編劇。可惜落花有意流水無情,金庸在向夏夢表白後,遭到了夏夢的拒絕,金庸這個階段的心境從《射鵰英雄傳》和《神鵰俠侶》中可以看出來,從歡喜到絕望,金庸將自己當時的內心感受全部融入了這兩本小說裡。

截至目前為止,華語電視圈加起來,已經拍了10部《神鵰俠侶》,8部《射鵰英雄傳》、《笑傲江湖》、《倚天屠龍記》、《鹿鼎記》、《書劍恩仇錄》,6部《天龍八部》、6部《雪山飛狐》,5部《碧血劍》、4部《俠客行》。

05

創辦《明報》 

金庸不只是一個武俠小說家,更是香港著名報紙《明報》的創辦人。

1959年金庸與幾個合夥人獨立創辦《明報》,《明報》創辦時,資本僅10萬元港幣。到《明報》1991年股票上市時,其市值已達8億7千萬港幣,金庸獨佔六成。

金庸:人創業要做自己熟悉的事情,不熟悉的事情做不好,我做過報館裡所有的工作,我很熟悉,所以我辦報。

然而現實卻是相當的“骨感”:《明報》立之初發行量十分慘淡,報社只能苦苦支撐。

幸好金庸是武俠小說巨巨,巨巨都是有忠實粉絲的,那個時代沒有小說打榜,但粉絲們可以買報紙看他的小說。

《明報》創刊之初,金庸連載的正是《神鵰俠侶》。

天不生金庸,武俠如長夜

“一見楊過誤終身”,《射鵰英雄傳》續作的《神鵰俠侶》好歹幫助金庸穩定住了6000份銷量。

金庸用自己的武俠小說使得《明報》逐漸走上正軌,然後他用自己的本名“查良鏞”寫的社評,將《明報》一舉推上香港知識分子必看報紙的位置。

金庸是學《國際法》出身,對國際政治和局勢分析很有自己的獨到見解,在20世紀60年代複雜的國際環境之下,他的社論觀點獨到犀利,闡述簡單易懂,很快為《明報》擴大了影響力。

《明報》有影響力後,金庸又擴大了經營範圍,創辦了多家報紙,創辦《新明日報》、《武俠與歷史》、《明報晚報》、《財經日報》等,後來,業務進一步多元化,涉及到出版、旅遊等。

1992年,《明報》的年利潤已經達到了一億港幣,1991年3月22日,《明報》掛牌,香港《資本》雜誌評出“90年代香港華人億萬富豪榜”,金庸以12億資產列第64位。

上世紀90年代,金庸已經是香港報業大亨,香港新聞界乃至傳媒業界“報刊幫主”一般的存在。

06

《明報》衰落

1989年,《明報》創刊30週年茶會後,金庸向外界宣佈了一個消息:出售《明報》。消息一出,不少財團紛紛向金庸表達收購意向,其中不乏國際傳媒界的大牌企業,如默多克名下的《南華早報》,新加坡的《聯合早報》集團等。面對這些傳媒大亨的收購,金庸沒有動心,最後把《明報》賣給了名不見經傳的于品海。

自己一手辦起來的《明報》,金庸不想隨便找個合適價錢就賣了,他想“貨賣與識家”,即使是賣,也要賣給經營理念跟自己一致的人。《明報》出售的消息剛傳出的時候,日本德間書局派代表于品海跟金庸談過收購的事情,金庸不想賣給外國人。兩年後,于品海再次找到金庸洽談收購一事,這個時候的于品海身份已經不是德間書局的工作人員了,而是智才顧問管理公司的負責人。于品海對新聞事業的執著和熱情打動了金庸,而且於品海身上的一些地方像極了金庸的大兒子,金庸覺得眼前這個三十多歲的小夥子符合自己《明報》繼承人的條件,於是就半賣半送將《明報》賣給了于品海。

于品海接手《明報》後不負眾望,一年時間,公司業績比上一年增長了一倍還多,在《明報》未來的發展方向上,于品海想像默多克那樣,由《明報》作為出發點,建立一個龐大的國際化傳媒集團。

于品海先收購《亞洲週刊》,然後創辦《現代日報》,接著又創辦了全球首個24小時華語衛星電視——傳訊衛視。這個時候的《明報》集團,在於品海的經營下,又走上了一個發展高峰。在成立傳訊衛視後,于品海向銀行貸款,投資近5億元,就在人們覺得於品海的傳媒帝國理想快要實現的時候,1994年,香港報紙報道于品海在加拿大留學期間有犯罪記錄,于品海在填寫個人簡歷的時候故意做了隱瞞,這違反上了市公司相關規定。

這則報道出來後輿論譁然,于品海被迫不得不辭去了《明報》主席職位,隨後,公司會計師又爆料,說于品海先後從集團拿走4筆款項用於加拿大開展博彩業務。受此影響,1995年8月,香港證監會、聯交所宣佈《明報》停牌,于品海出售擁有的所有股權。輝煌的《明報》瞬間失去了光芒,陷入了衰落,至今都未光芒再現。

金庸的武俠小說已經成為中國文化的一個符號,金庸一個人就是自己的江湖。

07

生平履歷盤點

天不生金庸,武俠如長夜

1、金庸原名查良鏞,1924年3月10日生於浙江省海寧市,1948年移居香港。

2、1944年考入重慶中央政治大學外交系,1948年畢業於上海東吳大學法學院。

3、1948年與杜治芬結婚,後離婚,1953年再娶第二任妻子朱玫,生二子二女。

4、1952年調入《新晚報》編輯副刊,並寫出《絕代佳人》、《蘭花花》等電影劇本。

5、1955年在《大公報》與梁羽生、陳凡(百劍堂主)開設《三劍樓隨筆》,成為專欄作家,並在同年首次以“金庸”為筆名擬寫首部武俠小說《書劍恩仇錄》。

6、1956年在《香港商報》全年連載《碧血劍》。

7、1957年進入長城電影公司,專職為編劇,寫過《絕代佳人》、《蘭花花》等劇本。

8、1959年金庸等人於香港創辦《明報》,同年在自辦的《明報》上連載《神鵰俠侶》。

9、1972年宣佈封筆,退出俠壇,之後對其以往的武俠作品開始修訂工作。

10、1976年金庸與朱玫感情破裂,主動提出離婚,並娶年輕二十九年的林樂怡為妻。

11、1995年擔任香港特別行政區籌委會委員。

12、2000年獲香港政府頒發大紫荊勳章。

13、2004年獲法國文化部法國藝術及文學司令勳銜。

14、2009年9月,被聘為中國作協第七屆全國委員會名譽副主席,同年榮獲2008影響世界華人終身成就獎。

15、2010年,英國劍橋大學授予金庸榮譽院士和哲學博士學位 。

16、2016年,當選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第十屆榮譽委員。

本文綜整:李金斗觀察、第一財經資訊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