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發!買房與學區脫鉤!

重磅消息,今後買房將正式與學區徹底脫鉤!

突發!買房與學區脫鉤!

房管、工商、教育三部門聯合發文,禁止房屋銷售與學區、學校關聯……房屋附帶的教育資源屬性在銷售環節被徹底剝離,開發商不得以任何形式進行承諾。簡單點說,中國的買房終於要和教育資源脫鉤了!

一、三部門發文禁止房屋銷售與學區學位關聯

近日,西安市房管局、教育局、工商局聯合發佈《關於禁止將房屋銷售與學區、學校相關聯的通知》,也就是說以後,房產銷售與上學問題不再掛鉤。

從西安市房管、教育、工商三部門聯合發佈的《關於禁止將房屋銷售與學區、學校相關聯的通知》來看,共提出5點要求。大致為:

1、各房地產開發企業在廣告宣傳中,不能含有為購房人辦理入學就學等事項的承諾;

2、購房人所購商品房相對應的學區或學校,應以教育主管部門制定的當年入學政策為準。

3、各房地產開發企業在銷售過程中,不得在《商品房買賣合同》或

其他補充協議中約定所售商品房對應學區或學校等事項,存在相關聯行為的,應立即停止。

4、對在廣告中宣傳承諾為購房人辦理入學就學事項的,各工商管理部門應依法嚴肅查處,各房產管理部門應對相關情況進行檢查。

5、對在《商品房買賣合同》或補充協議中約定學區或學校事項的,要立即責令改正,並將相關情況抄送教育及工商管理部門。

此次《通知》核心一點,將房屋附帶的教育資源屬性在銷售環節被徹底剝離……

這裡所謂的“附帶教育資源屬性”,大概算是近年來樓市諸多亂象的根源之一。 開發商最初銷售時承諾了學位,交房後業主孩子又無法正常上學造成的矛盾,引發了一波又一波學區維權風波 。

像開發商的學位承諾無法兌現,最終引發業主大規模維權。類似現象,舉不勝舉,各地都存在。

此次《通知》,從根源上切斷未來因學位、學區產生的一切亂象同時,教育資源分配,也將回到本來的軌道上來。

問題來了,都有哪些城市跟進了類似政策?

二、上學正與房產“脫鉤”!

事實上,西安並不是第一個提出將房屋銷售與學區、學校解綁的城市。

2013年,東莞就逐步取消了“購房配套學位”政策,當時的誘因同樣為開發商無法滿足業主需求,但僅限定在公辦學校。

2014年,合肥則是僅規範了廣告宣傳,實際上學校仍可以與樓盤簽約。

2018年4月,廣州市教育局官網發佈《廣州市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招生工作指導意見(徵求意見稿)》。更是引發全國強烈關注,宣告“租購同權”的到來。

在此之前,廣州海珠區就已下發了最新版的海珠區來穗人員隨遷子女積分入學文件細則,宣告“租購同權”的來臨。

截至目前,廣州11區已有7個區出臺“租購同權”相關細則。荔灣、越秀、海珠、天河等城區已陸續公佈今年積分入學的方案。

入學積分正在逐步與是否擁有自有房產“脫鉤”,只要是合法租賃的房屋,達到一定條件後都可以和購房獲得相同的積分值。

近日,北京突然甩出重磅炸彈,學區房涼了!

海淀區宣佈,自2019年1月1日起,在海淀區新登記並取得房屋不動產權證書的住房用於申請入學的,將不再對應一所學校,實施多校劃片。”也就是說,2019年以後新買的房子將不再對應固定的小學,要實施多校劃片。

豐臺區:今年也將在部分學校實行購置“二手房”房主子女多校劃片方式派位入學,也就是“搖號入學”。

東城區:也著手限制新購“學區房”的登記入學,“入學登記的實際居住房屋不動產權證書為2018年6月30日後取得的家庭,自2018年起該家庭適齡兒童將通過電腦派位方式安排入學。”

這意味著,一方面,無論你是不是學區房,只要在被劃片區範圍內,子女統統都可以入學,享受同等權利。

與此同時,現在部分公寓也可以上學,深圳、安徽已在行動!

日前,深圳南山區學位申請發生了新變化。其中,2018年南山“小一初一”招生政策中明確指出,家庭名下的商務公寓為唯一住房的,可按特殊房產進行申請。今年起,南山成為繼羅湖、福田之後第三個商務公寓可申請入學的區域,打破了公寓以往在教育配套上的限制,將使得公寓產品更能發揮出自身所具備的價值優勢。

此外,安徽從去年開始就一直放出各種關於公寓的利好消息:購買40年公寓可落戶入學!

為有效化解非住宅商品房庫存量,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六安市住建委日前公佈《關於加快推進非住宅商品房去庫存的意見(徵求意見稿)》,擬出臺非住宅商品房去庫存新的意見,包括加強非住宅土地供應管理,收購改造一批非住宅商品房,建立售租並舉的房地產開發新模式等內容。

突發!買房與學區脫鉤!

鼓勵個人購買存量商住公寓或酒店式公寓,凡是購買公寓的,可享受與該區域住宅同等的入戶、上學、就醫等政策。公寓用房的契稅按照住宅的稅率進行徵收,生活用水、用電等按照住宅的費率收取。

三、學區房價會暴跌嗎?

大家最關心的還是房價。

一手房市場上,同等地段同等質量,有學區和沒學區的房價差別非常大,相差5000元/㎡也是正常。未來不讓打“學區牌”,相關樓盤的價格應該會下調?

有業內人士認為,依照現行學區劃分原則,總體上,各小區歸屬學區依舊穩定,每年雖有微調,但變動不大。因此在二手房市場上,擁有更好學校的小區及樓盤,依舊更受消費者青睞。

教育資源在各區域之間質量的不均衡,依舊會影響相關區域房價。

因此,教育部門在不斷建設新學校,補足教育資源數量的同時,如何平衡各學校,尤其是提升公辦學校的教育質量,最終實現教育資源的真正公平分配,才是房產剝離教育屬性的最終途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