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管理區科協、老科協完善科普服務體系 實現科普志願服務制度化

最近,屈原區科協、老科協牽頭對全區部分先進協會代表、科普示範基地、種養加專業合作社進行了為期兩天的調研活動,同時督促各鄉鎮、街道辦事處成立以鄉街老科協主席為組長,各學會會員、協會理事長為副組長,優秀志願者代表為成員的科普志願工作領導小組,解決各鄉街科普志願服務有人才資源無組織協調、有分散活動無統籌安排的問題。區科協、老科協深入基層,進行了因地制宜、因案施策、分類指導,科普志願者招募,各鄉鎮街道各自採取動員與自願參與相結合、定向招募與臨時召集相結合、基本隊伍與流動隊伍相結合等方式,在社會上廣泛招募新老科技工作者、離退休教師、醫務工作者、鄉街黨政機關幹部、企事業單位職工和在校學生有特長的各類人才。據不完全統計,全區有近500名具備一定專業素質、熱心科普工作的科普志願者,組成科普宣傳小組、科普宣講團、專家服務團等科普志願者隊伍,建成一個較為完善的科普志願服務網絡。


3月4日,區管委主管科普工作的領導,在區委黨校科普培訓中心進行了以會代訓、為期一天的新型職業農民技術培訓活動。區科協和老科協聯合創建科普志願工作領導小組工作制度。領導小組定期召開工作例會,定期舉行諮詢、報告會和工作年會,研究科普志願工作,及時商討解決遇到的疑難問題。

區科協、老科協將不斷完善科普志願者招募機制。在深入瞭解群眾的服務需求後確定服務項目,引領供給側改革不斷地引向深入,對招募對象制定出相應的要求,接受應招者的報名。擬定科普志願者的培訓機制。區科協發揮組織的信息優勢和指導功能,為科普志願者提供最新的科技信息;邀請相關專家,對科普志願者進行培訓和交流。制定科普志願工作評選表彰制度。把科普志願服務與科普工作考核評比表彰結合起來,大力宣傳和樹立科普志願者服務典型,總結和推廣各鄉鎮、街道辦事處好的做法或經驗。通過健全科普志願者管理機制,最大限度地調動全區科普志願者服務的積極性,真正達到“召之即來,來之能幹、技術精湛、幹有成效”的最佳效果。

新年伊始,各鄉鎮、街道辦事處科普志願者以滿腔熱情、多種形式投身到科普服務之中,創造性地開展志願服務。農村科普志願者活躍在全區新農村建設的主戰場。區委、區管委率先在全國將屈原管理區國家現代農業科技園區將劃為13大板塊綠色經濟長廊,去年該區被確認為湖南省農村改革集中區。2016年全區有6個單位即:岳陽市永康養殖協會、明昊林業協會、天澤豐洲特種養殖基地、騰旺稻蝦種養基地、邊山無公害蔬菜種植基地被評為全市科普惠農興村先進集體,河市鎮星湖能繁母牛養殖基地董事長、湖南省畜牧品改師劉光輝被評為全市優秀科普帶頭人。今年年初,面對低溫寡照的惡劣氣候,區農學會組織農業科技諮詢服務中心(農業110)的科普志願者深入農業生產第一線調查研究、現場指導草莓種植技術和早稻育秧等。營田鎮鴻運農業種植合作社進行了訂單式農業工廠育秧。去年,晚稻收穫季節遇低溫陰雨,全面實行了烘乾工廠的基礎建設,實現了設施農業專業化優質服務。永康養植協會能手徐哲同志藉助農民科普培訓中心,普及推廣綠殼蛋鴨高產標準化養殖技術,全年免費培訓農戶500多人次,2016年已向國家工商總局申報地理性品牌標誌,羋月的故鄉“古羅子國”著名的綠殼蛋註冊商標。區老科協組織的以退休老專家楊德明為代表的科普志願者講師團,深入田間地頭育秧工廠,與農戶交流科技種植養殖技術,傳授科普致富經驗,為科普志願者組織服務新農村建設樹立了良好的形象。君原黃茶專業合作社志願者胡勇軍深入茶農家中,指導優質茶園面積的品種改良,做強做大鳳凰山茶旅文化園區建設項目。湖南省科技“兩會”代表鑫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姜勇,認真貫徹落實全國科技“三會”精神,帶領鑫源公司創新創業人才團隊,科學引領,為興工強區爭作貢獻。科普志願者活動成為農旅結合,城鄉一體文明創建活動中靚麗風景。區科協、老科協充分整合轄區科普資源,組織開展貫徹《全民科學素質綱要》科普知識宣講。辭舊迎新,“四下鄉”活動有聲有色,“科學生活、樂在家園”老科協科普文藝表演在屈原影院隆重精彩彙報演出,受到了社會各界的一致好評,各中小學校“科普讀書會”等特色活動成績斐然。2016年,全區破天荒天問街道辦事處桔園社區被評為全省科普示範社區。社區科普志願者把橘子皮、酒瓶等生活廢品製作成小工藝品,向周邊居民傳授變廢為寶的竅門,成為“節能減排”新亮點。醫療科普志願者“承包”營田鎮辦公大樓前的兩個科普畫廊,按照每季一主題的要求,介紹治病防病知識。區老年保健協會志願者,定期或不定期刊發《屈原老年保健》知識,不斷地增強保健知識的傳播力。全區太極協會,送科普健康下鄉,健康普及率輻射到全區每個角落,並向定點的太極專業村衝刺,讓“健康屈原”實現可持續穩健發展。全區上下自全市“三下鄉”活動在鳳凰鄉河泊潭村開展以來,據統計,全區共開展各類科普知識講座12場次,發放宣傳資料2萬餘份,營造了全社會“學科學、用科學、講科學”的良好氛圍。區醫學會組織醫療科普志願者針對“手足口病”、“甲型H1N1流感”、“禽流感”等防疫工作重點,深入村居、社區、鄉鎮街道、校園開展疾病防治知識講座和科普宣教活動;就心腦血管和糖尿病等常見疾病的防治知識、科學養生、科學飲食等保健方法舉辦專題講座。區畜牧水產學會開展了稻蝦養殖技術培訓活動,實現了社會和經濟效益“雙贏”。

(劉洪傑、宋其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