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人又愛又恨的「內臟」到底怎麼吃才健康?

讓人又愛又恨的“內臟”到底怎麼吃才健康?

爆炒腰花、熘肝尖、火鍋涮豬腦、紅燒肥腸,這些餐桌上的美味,主要原料都是動物的內臟。喜歡吃的人對於這些菜自然是百吃不膩,但也有相當一部分人因為 "動物內臟汙染物含量高"吃了會中毒的傳聞,對其避之唯恐不及。那到底這內臟能不能吃,或者說怎麼吃才安全呢? 歡迎關注我們併發私信:營養。將有多款養生類書籍贈送。

讓人又愛又恨的“內臟”到底怎麼吃才健康?

五雲山療養院膳食營養科的國家二級公共營養師俞衛華表示,供我們食用的動物的內臟主要包括肝、腎、心、血、腦、胃等,經常食用的有豬肝、豬肚、牛肚、雞胗、鴨胗等。它們普遍有著不可忽視的營養價值:

讓人又愛又恨的“內臟”到底怎麼吃才健康?

1.動物肝臟含有豐富的營養物質,如蛋白質、脂肪、糖類、維生素和礦物質等多種營養素。這些營養素對兒童身體和大腦的健康有益。

2. 肝和肫的蛋白質含量與瘦肉不相上下。還有肝臟中維生素A含量比奶、蛋、肉、魚等食品要多,維生素A可以保護眼睛,維持正常視力,防止眼睛乾澀疲勞等。

3.內臟中深紅色的部位都富含"血紅素鐵",如豬肝、鴨肝就是補血最常用的食物,可調節和改善造血系統的生理功能。

讓人又愛又恨的“內臟”到底怎麼吃才健康?

對於很多人擔心的"吃肝臟會中毒"和"內臟中脂肪、膽固醇含量很高"的這兩種說法,俞衛華表示:一般我們在市場裡購買的動物內臟都是經過檢驗檢疫的合格產品,只要吃的時候烹調加工方法得當,確保不過量食用,一般來說是不會發生中毒的。

讓人又愛又恨的“內臟”到底怎麼吃才健康?

至於 "動物內臟脂肪含量高"這個說法,一般指的是細膩味美的肥"鵝肝",這種鵝肝採用"強制進食育肥"養殖方式,肥肝的美味來源於它不正常的高脂肪含量,其體積和重量是鴨鵝正常肝臟的一倍,脂肪含量通常可達10%一30%。但普通正常肝臟的脂肪含量低於5%,比瘦豬肉還要低,健康的腎臟、心臟的脂肪含量也和普通肉類相當。

讓人又愛又恨的“內臟”到底怎麼吃才健康?

肝臟是生物體中膽固醇合成的場所,動物內臟中膽固醇含量確實很高,每100克豬腦中膽固醇含量可達2571mg,是豬肉的32倍;豬腎為354mg,是豬肉的4.4倍;豬肝為288mg,是豬肉的3.6倍;而豬心為151mg,比普通豬肉膽固醇含量略高一點。因此對於對防治高脂血症、膽囊疾病、心血管疾病不利,不宜大量食用。

另外內臟普遍嘌呤含量較高,痛風患者要避免食用。

最後向大家介紹烹製內臟菜品的方法:

水龍頭下衝洗10分鐘,然後放在水中浸泡30分鐘,烹調時間不能太短,至少在急火中炒5分鐘,使肝臟呈灰褐色。

讓人又愛又恨的“內臟”到底怎麼吃才健康?

攝入量:健康成人一般每月食用2—3次,每次50克左右。食用動物肝臟的時候,應減少動物油、肥肉、奶油、黃油等含飽和脂肪酸含量高的食物同食,可以與

高纖維蔬菜配著吃,如海藻類、芹菜、菠菜、韭菜、白菜等,既可以降低膽固醇的吸收,又能起到營養互補的作用。歡迎關注我們併發私信:營養。將有多款養生類書籍贈送。我是營養佳

致力於傳播科學的營養知識,助力您身體健康,全家安心。 歡迎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