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州中院相處的43天

与州中院相处的43天

与州中院相处的43天

駐足回望

見證成長

与州中院相处的43天与州中院相处的43天

與州中院的初次相遇是在夏末的炎熱裡,別離時卻已入涼秋。雖溫度漸降,內心卻不斷升溫,回顧期間點點滴滴,受益匪淺。對於在基層法院接觸辦公室工作不久的我來說,這次來中院研究室的一個多月是給我的一種饋贈,在此期間,我的個人思想、業務知識及綜合能力等都有了較大的提升,這也為我今後工作的開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走出去取人之長,學進來補己之短。短短一月餘,時間不長,經歷的事情不多,卻也覺收穫頗豐。

其一,明心知往,力行求至。

州中院嚴格的作息時間、嚴謹的工作氛圍,高標準、高要求都影響著我更加自律、更加規範自己。觀人之長,方知己短,在良好的工作氛圍中,在領導和同事的影響下,我也要求自己每天早半小時到辦公室,做好一天工作的準備,白天,心無旁騖,全心投入工作;夜晚,堅持對當天的工作進行總結、提煉,反思其中不足,不斷完善、不斷改進。

其二,慎重則必成,實踐出真知。

一是對文字的處理更加嚴謹。法院所做的每一件事,不管輕重大小,群眾都看在眼裡,記在心裡,因此任何宣傳報道都需要嚴格的審核把關,不能出現任何不確定的數字或詞語,因為這樣,我的用詞也從最開始的“應該”“可能”,到後來的“必須”“肯定”。在對每個數字的反覆核對,每個詞語的萬般斟酌中,我深刻體會到了對文字對細節的吹毛求疵,語言的細緻,語句的精煉,標點符號的嚴格,就如法院本身的莊重嚴肅,無論是辦理案件,還是對外宣傳、文件處理,都需要做到一絲不苟,反覆斟酌到不出半點差錯。二是寫作水平有所提升。初接觸寫作時,內心是忐忑的,但我也深知,“只有在游泳中,才能學會游泳”,在嘗試寫過幾篇新聞稿後,也漸漸發現自己似乎在領會其中的“小小奧秘”,對比最後的“成品”,有種恍然大悟的感覺。

成長,是一點一滴的積累,在處理日常工作的同時,能接觸到很多典型的案例,無形中豐富了自己的法律知識,在修改文字的同時,也讓自己更加謹慎,細緻,與同事領導交談中,亦能學到很多新的知識,增長不少見識。都說越努力,越能發現自身的不足,接觸的東西越多,愈加覺得自己是滄海中的一粟,愈發迫切的想要充實自己的頭腦。工作的提升,離不開日積月累的學習和反覆深入的思考,我會依舊保持著對工作的熱忱走向自己未來的道路,感謝在中院工作期間的點點滴滴,這將是我職業生涯中閃亮不滅的寶貴財富,我將永遠珍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