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考個狀元相當於現在什麼學位?

羽評郡主


這個問題很有意思,也很有創意。但古代的狀元郎還真的一時沒法與今天的學位對照起來。但可以肯定的是,狀元之才以及狀元之天子門生的待遇。是今天任何一種學位都難以比擬的。

古代的科舉制度分幾個時期,起於隋朝,發展於唐朝,改革於宋朝,興盛於明清時期。而夾在宋明之間的元朝並不太重視而科舉中落。(▲御賜進士及第牌匾)

就以明朝時期科舉為例,明朝科舉分為三級考試,分別是鄉試、會試、殿試,高中榜首分別對應的名字為解元、會元、狀元。歷史上如果接連在三級考試中均高中榜首,也稱為“連中三元”。這可是概率極小的事情,一千三百多年的文科舉考試歷史上總共發生過15次。另有三次武科舉“連中三元”。共計18次。值得一提的是唐朝的崔元翰是我國曆史上第一位連中三元的人。而且這一科共計錄取進士及第17人,崔元翰與其弟崔敖、崔備同時中榜,在當時傳為佳話。


(▲金榜第一甲第一名為進士及第——狀元郎)

一般中狀元后,馬上便會由吏部分配其職務,作為天子門生,一般為翰林院修撰、著書郎或天子侍講。起步就是六品官。可不是今天的某個學位能夠比擬的。

倘若真的要對照一下今天的學位,那狀元在學識上,一定是輕輕鬆鬆取得了今天的學士學位、碩士學位、博士學位。而在待遇上,應該相當於享受著國務院特殊津貼的文史專家,或者辦公廳秘書,是國家最為重要的儲備幹部。


(▲歷史上最有氣節的狀元郎——民族英雄文天祥)

歷史小知識:中國歷史上第一位狀元是誰?最後一位狀元是誰?唯一一位女狀元又是誰?


珞珈山的貓


這個還真不好比,首先古代的狀元是整個國家唯一一個,分武狀元和文狀元,也就是說要“過五關、斬六將”成為NO.1的人,也就是說文狀元在全國每次考試只有一個;

然而現在不同,現在的教育制度,每個學位有很多人可以獲得,並不是說只有一人可以獲得,就算是諾貝爾文學獎也不僅僅只有一人。

如果真的要比的話,只能勉強做個比較。

科舉考試以名列第一者為“元”,鄉試第一稱解元,會試第一稱會元,殿試第一稱狀元。

強制性比較應該是以下對等關係

秀才——高中畢業,稱得上有些學問的人;

舉人——大學生或研究生,畢竟是在高中生以上的人群;

進士——算是一種類似職稱,姑且算是教授級別;

狀元——有人說是博士,可是現如今博士多如牛毛,倒不如將狀元比作是院士;

其實這種很多人認為的劃分方式有缺陷,畢竟比較方式不同,所需要考量的方面也不同,比如教育、選拔制度、地位、名聲、才能都有關聯。

按照現如今的比較,人們習慣性的將高考第一名稱之為狀元,所以認為古代的狀元應該就等同於現在的高考第一名,也就是說某某省份的榜首。

說實話,因為國家每個省的高考不一樣,考題也不同,如果說是全國性質的高考,那麼肯定就會有第一名,甚至和古代一樣出現多名並列。

最後由皇帝親自出題選拔唯一的狀元,可是現如今我們國家並沒有這種從全國選拔一個NO.1的考生。

(皇帝欽定狀元)

以上都是個人見解,如有不同意見,可以留言,歡迎討論!

【每天更新,更多有趣的歷史新知識,期待您的關注!】


羽評郡主


古代的科舉考試分為。童生,秀才,舉人,進士,進士分為一甲,二甲,三甲。一甲取三個壯元,探花,榜眼。童生要應縣考既縣官做專官,第二場是府試,是知府做專官。第三場是院試是由當地學道做專官。專上了後就可以專秀才。有了進學資格。秀才相當於(高中生,重點中學初中生)有了可以不用服兵役,和屋子高平常人二階等。秀才參加鄉試(高考)中了舉人就有了做官的資格(學士學位,研究生)。下來就是進京趕考。參加會試中了進士(博士)就可以做官了,中了一甲(博士後)但其實科舉也同樣,限制了人民的思想,和科技創新的發展。


光輝歲月8977788


古代考個狀元相當於現在什麼學位?這個問題感覺沒什麼意義啊!就好比你將一名大學生放到小學中,問他與全班同學相比大概處在什麼層次。

我們先來了解一下關於“狀元”這個頭銜的概念吧,何為狀元?狀元又稱“鼎元”“殿員”,指的是在所有的考試以及最後的殿試中獲得第一名的稱謂。簡而言之,就是在每一屆科舉制度中拔得頭籌。這樣的人物,全國只有那麼一位,試問,要是放到現在的社會,什麼樣的學位能配得上?



目前我國最高的學位也只是博士後而已,博士後學位雖然很難獲得,但對於整個諾大的國家而言,每年誕生的博士後還是有一些的,可古代的狀元呢,就只有那麼一位,而且科舉還不像高考,數年才會有一屆。

真要強行對比的話,可以有如下的比較。

古代秀才等同於現在的本科大學生。

舉人等同於現在的研究生。

進士等同於現在的博士生。

進士前十名等同於現在的博士後。

至於狀元郎,那真的沒有可比的必要。

綜合各種因素,哪怕古代人口基數較少,狀元也不是現在的什麼學位可以相比的,大家也不要再糾纏這個問題了。

感謝您的觀看,歡迎點一下關注哦。


落夜談教育


首先古代狀元分文狀元和武狀元,你問的應該是文狀元,這個還真沒法比較,古代的文狀元是千千萬萬考生裡的第一名,現在好像沒有什麼學位是隻有第一名才授予的吧,而且獲得狀元以後是直接可以當官的,這個在現在也沒有吧,所以我覺得沒法比較7


北漂小強


剛好看到一段歷史記載,是這樣的:

清政府廢除了科舉制度以後,光緒年間又出臺了一套具有指導意義的新學制。這一新學制稱為“癸卯學制”。

它的頒行,對近代中國學校教育制度在組織與形 式上影響甚大,清末民初的新學校教育制度主要以此為據。

“癸卯學制”共分三段七級,長達29到30年。第一段為初等教育:分為蒙養院4年,初等小學5年(七歲入小學),高等小學4年,共三級13年;

第二段為中等教育:設中學堂一級共5年;第三段為高等教育:分為高等學堂或大學預備科3年,分科大學堂3到4年,通儒院5年,共三級11到12年。

與上述體系的各級學校並行的,還設有高級師範教育和實業教育兩系:師範教育分初級師範學堂(中等教育)及優級師範教育(高等教育)兩等,修學年限共8年;

實業教育分初等實業學堂(高等小學)、中等實業學堂(中等教育)、高等實業學堂(高等教育)三等,修業年限合計15年。學制規定:

通儒院或分科大學的畢業生被授予進士功名;高等學堂畢業生被授予舉人功名;中學堂和高等小學堂的畢業生則取得生員(秀才)的功名。保證了新式學堂的畢業生取得正規官員候補者的資格。

按照“秀才☞中小學生、進士☞大學生、舉人☞碩士研究生”,那麼狀元就是“博士生”了。如果外放,那就是“博士後”了。


閒看秋風999


不是全國一個狀元頭名狀元現好考清華了到現高幹(文官)基本都從請畢業的頭名狀在朝裡做官成為國級公務員。後有進士州官,最小的縣官。還有局人(有文局武局)秀才。局人秀才見了縣老爺不下貴和縣老平級百姓也叫他們大人。沒有權光有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