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人人都能出名的時代。要想出名,簡直太容易了。
比如,茫茫人海中平凡的你,只要上了高鐵,霸個座位,強詞奪理,無理取鬧,馬上就能上熱搜、成網紅。
這不,“霸座男”還沒有完全從人們的視線中消失,“霸座女”又橫空出世了。有視頻有真相,相同的配方,熟悉的味道,真是叫“屢批屢霸”。
心塞,還是來讀史吧。
早在幾千年前,古人就有“爭席”的故事。爭席就是搶座位,和今天的“霸座”基本同理。
《莊子·寓言》載:楊朱南之沛,老子西遊於秦。邀於郊,至梁而遇老子。老子中道仰天而嘆曰:“始以汝為可教,今不可教也。”楊朱不答。至舍,進涫漱巾櫛,脫履戶外,膝行而前,曰:“曏者夫子仰天而嘆曰‘始以汝為可教,今不可教’,弟子欲請,夫子辭行不閒,是以不敢。今夫子閒矣,請問其過。”老子曰:“而睢睢,而盱盱,而誰與居?大白若辱,盛德若不足。”楊朱蹴然變容曰:“敬聞命矣。”其往也,舍者迎將家,公執席,妻執巾櫛,舍者避席,煬者避灶。其反也,舍者與之爭席矣。
這個典故的大意是:楊朱南去沛地,老子西去關中。他們二人約定途中相見,後來在大梁的郊外相遇。老子一看見楊朱,就仰天嘆息說:“開始,我以為你是個可教之才。現在才知道你是不可教育的。”楊朱聽了,沒有回答,等住進客舍,侍奉老子梳洗完畢,脫下鞋子,擺在門外,跪在地上,膝行來到老子面前說:“先前你仰天長嘆說’我以為你是個可教之才。現在才知道你是不可教育的’,剛才弟子就想請教,先生忙於趕路,我不敢動問先生。現在先生有空閒了,所以我冒昧地向您請教,請問我有什麼過失。”
老子說:“你看上去趾高氣揚,傲慢無禮,不可一世,誰還願意跟你相處,與你親近。你沒有聽說過嗎?最潔白的東西,好像也有汙點;德行高尚的人,待人接物越是謙虛。”楊朱聽了愧然失色,誠懇地說:“謹聽教誨!我一定把你的教誨銘記在心。”
楊朱去的時候,一副趾高氣揚、盛氣凌人的樣子,客舍主人恭敬迎接,老闆安排坐席,老闆娘侍候梳洗,客人們讓出座位,正在灶前烤火的人退出灶口的位置讓他烤火。等他返回沛城的時候,情況有了很大變化,客人們甚至敢和他爭搶席位了。
楊朱回來時,旅客們不但不給他讓座了,反而與他“爭席”搶座位,是楊朱不再受別人歡迎了嗎?還是客人變得不講禮貌了?其實不然。這只是說明楊朱拜老子為師,悟到了道家的“自然之道”,舉止之間親切自然,不再盛氣凌人,與身邊的人沒有隔閡,大家都把楊朱當成自己熟悉的一分子了。
楊朱是戰國時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道家“楊朱學派”的創始人。出自他身上的“爭席”典故,成為千古佳話。
唐代詩人王維寫過一首《積雨輞川莊作》,詩中就有爭席的典故:“野老與人爭席罷,海鷗何事更相疑?”可見,王維也是崇尚“自然”之道的。
同樣的搶座位,古人叫“爭席”,成為千古美談;今天叫“霸座”,成了千夫所指。
閱讀更多 夜間列車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