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生前不肯寫自傳:「一種是謊話,一種是實話,我都不想寫」

10月30日晚,武俠小說泰斗金庸因病於香港養和醫院去世,享年94歲。金庸的離去,是一個百年的終結。

可以說,每個中國人的心裡,都有一本金庸,“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串起的不僅僅是金庸的作品名字,更是許多中國人心頭的“武俠夢”,金庸以超絕想象力營造了一箇中文武俠世界,其作品所表現的深厚意蘊確非古龍、梁羽生所能及,他不僅是現代武俠小說的集大成者,也是中國文學史上不可忽視的一代名家。

金庸生前不肯寫自傳:“一種是謊話,一種是實話,我都不想寫”

金庸(1924年3月10日-2018年10月30日),原名查良鏞,生於浙江省海寧市,海寧的查氏家族是有名的“文宦之家”。

在《書劍恩仇錄》中,金庸借主人公陳家洛的眼光,詳細描寫了皇帝對海寧大家族的恩寵。這種皇帝題匾、題詩,在金庸舊居中隨處可見,正是査氏家族曾親身享受過的榮耀。

金庸生前不肯寫自傳:“一種是謊話,一種是實話,我都不想寫”

金庸年輕時。

我們熟悉的許多歷史上的名字,其實都跟金庸有著姻親:徐志摩是金庸的表格,蔣百里是金庸額姑父,錢學森是金庸的表姐夫,瓊瑤是金庸的表外甥女。

金庸生前不肯寫自傳:“一種是謊話,一種是實話,我都不想寫”

金庸1948年移居香港,他不僅是中文世界最著名的武俠小說作家,更是新聞學家、企業家、政治評論家、社會活動家,“香港四大才子”之一 。

1944年考入重慶中央政治大學外交系。1946年秋,金庸進入上海《大公報》任國際電訊翻譯。1948年,畢業於上海東吳大學法學院。1952年調入《新晚報》編輯副刊,並寫出《絕代佳人》、《蘭花花》等電影劇本。1959年,金庸等人於香港創辦《明報》 。1985年起,歷任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起草委員會委員、政治體制小組負責人之一,基本法諮詢委員會執行委員會委員,以及香港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委員。2000年,獲得大紫荊勳章。2009年9月,被聘為中國作協第七屆全國委員會名譽副主席 。同年榮獲2008影響世界華人終身成就獎 。2010年,獲得劍橋大學哲學博士學位 。

金庸生前不肯寫自傳:“一種是謊話,一種是實話,我都不想寫”

金庸所著的武俠小說雖然只有14部,卻風靡中文世界數十年。

在他的作品中,常常有他人生遭遇的影子,據說因為不怎麼喜歡錶哥徐志摩,所以金庸小說中的表哥比如《天龍八部》裡的慕容復之類就通通都不怎麼討人喜歡。

而《神鵰俠侶》中小龍女的原型,據說是女明星夏夢,曾經因為夏夢戲稱他為“姚家阿姨”,金庸就取了鮮為人知的筆名“姚嘉衣”,但可惜當時是使君有婦、羅敷有夫,金庸雖愛慕夏夢,倆人卻沒有緣分。

金庸生前不肯寫自傳:“一種是謊話,一種是實話,我都不想寫”

17年間寫就14本武俠小說,多才多能,金庸的一生充滿了傳奇,他的武俠小說印刷上億,他的作品改編的影視劇迄今還在熱播,他雖然已經是華文世界擁有“IP”和“粉絲”經濟的大小說家,卻始終永遠保持謙卑的態度去探索人生中的未知。

金庸生前不肯寫自傳:“一種是謊話,一種是實話,我都不想寫”

金庸的書法也堪稱一絕。

作家黃易曾評價金庸:“他就像一個‘黑洞’。把傳統發揮得淋漓盡致,任何人靠近他,就會化為烏有,根本沒法比。”

曾有人問金庸,你自己最像小說中的哪個人物?他說:“如果在我的小說中選一個角色讓我做,我願做《天龍八部》中的段譽。他身上沒有以勢壓人的霸道,總給人留有餘地。”

金庸生前不肯寫自傳:“一種是謊話,一種是實話,我都不想寫”

金庸始終不肯寫自傳,他說:“自傳有兩種情況,一種全部是謊話,這種我不會寫;還有一種就是實話實說,把自己做過的事情都告訴別人,這對我有什麼好處?”

不過,雖然他不肯寫自傳,但曾寫過一篇名為《月雲》的短篇小說,文章中金庸通過月雲這個形象的塑造,來詮釋自己幾十年的創作理念。

在《月雲》中,金庸如是寫道:“金庸的小說寫得並不好。不過他總是覺得,不應當欺壓弱小,使得人家沒有反抗能力而忍受極大的痛苦,所以他寫武俠小說。他正在寫的時候,以後重讀自己作品的時候,常常為書中人物的不幸而流淚。他寫楊過等不到小龍女而太陽下山時,哭出聲來;他寫張無忌與小昭被迫分手時哭了;寫蕭峰因誤會而打死心愛的阿朱時哭得更加傷心;他寫佛山鎮上窮人鍾阿四全家給惡霸鳳天南殺死時熱血沸騰,大怒拍桌,把手掌也拍痛了。他知道這些都是假的,但世上有不少更加令人悲傷的真事,旁人有很多,自己也有不少。”

在小說中快意恩仇、瀟灑人生,金庸曾經被如此提問:“人生應如何度過?”

老先生答:“大鬧一場,悄然離去。”

金庸生前不肯寫自傳:“一種是謊話,一種是實話,我都不想寫”

《東邪西毒》劇照。

在《神鵰俠侶》中,金庸曾寫過這麼一段話:“你瞧這些白雲,聚了又散,散了又聚,人生離合,亦復如斯”。

金庸生前不肯寫自傳:“一種是謊話,一種是實話,我都不想寫”

金庸和《神鵰俠侶》主演劉亦菲黃曉明。

如今,94歲的金庸先生去世,引發我等同悲。

想來,如若在先生的小說裡,描寫像他這樣一位大俠的離去,會是輕描淡寫的:

他拂袖轉身而去,只留一身隨風翻飛的青衫,在後人的目光追隨下,漸漸隱去。

金庸生前不肯寫自傳:“一種是謊話,一種是實話,我都不想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