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讓孩子成爲繪畫「啞巴」,培養他們用色彩說話!

色彩對人的感官刺激是最為直接的

色彩在藝術作品中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而孩子的世界更加是彩色的世界

色彩是他們傾訴,交流最有力的工具

他們,天生有用色彩表達的衝動與願望

不要讓孩子成為繪畫“啞巴”,培養他們用色彩說話!

漂亮和諧的色彩令人心情愉快放鬆

灰暗雜亂的色彩使人心情沉悶不安

不要讓孩子成為繪畫“啞巴”,培養他們用色彩說話!

繪畫的世界裡就是由

兩個基本元素構成

形和色

如果說形給予了存在的事實

那麼色彩則賦予了存在的美好

相對於形像

孩子們對色彩的感知

更加敏銳和直接

即使是兩三歲的幼兒

看到漂亮的顏料

也會產生塗抹的衝動

這幾乎是本能的反應

不要讓孩子成為繪畫“啞巴”,培養他們用色彩說話!

兒童與色彩天然就是好朋友

五彩繽紛的色彩更能

激發刺激他們的表達慾望

所以,儘可能的早地讓孩子接觸色彩

體驗色彩的奇妙

對他們培養良好的色彩感覺和審美意識

是非常有必要的

不要讓孩子成為繪畫“啞巴”,培養他們用色彩說話!

孩子學色彩的參照系

根據實踐,孩子學習色彩時

對應參照這些大師是非常有效的

三到六歲,塗鴉體驗為主

釋放天性,自由表達

對應參照系:抽象派色彩

代表畫家德庫寧、克利、波洛克等

不要讓孩子成為繪畫“啞巴”,培養他們用色彩說話!

因為抽象繪畫,沒有具體的形的限制

可以更自由地塗灑

這種方式對於三到六歲孩子再合適不過了

以下為德庫寧和波洛克作品

不要讓孩子成為繪畫“啞巴”,培養他們用色彩說話!

六到八歲,參照體系,野獸派;立體派等

代表畫家:畢加索,馬蒂斯,莫迪裡阿尼等

這個年齡的孩子

對一些較為簡單的形象可以

理解和表現了

他們可以畫一些色彩對比強烈

形象比較歸納的畫面

不要讓孩子成為繪畫“啞巴”,培養他們用色彩說話!

以上是馬蒂斯、莫迪裡阿尼作品

下圖為6到8歲孩子作品

不要讓孩子成為繪畫“啞巴”,培養他們用色彩說話!

參照體系;後印象派

代表畫家高更,梵高、

這個年齡段的孩子理解力

和對客觀物體的感受力進一步加強了

可以畫一些更為豐富和複雜的形和色彩

以下為高更、梵高作品

不要讓孩子成為繪畫“啞巴”,培養他們用色彩說話!

12歲以後,孩子的理解能力

知識積累都有了一定的進步

可以接觸更多元的色彩體系

但不建議去畫客觀寫實的色彩

可以多從印象派色彩的研究學習開始

逐步嘗試更多的色彩表達方式

參照體系:印象派,納米派

以及其他現代派

代表畫家 莫奈、維亞爾,等

不要讓孩子成為繪畫“啞巴”,培養他們用色彩說話!

上圖為莫奈和維亞爾作品

我們從這些大師作品裡吸收學習哪些呢?

1.畫面經營,包括構圖

色塊佈局、線面的秩序

2.色塊的對比與協調

3.形與色的歸納

4.整體的形式語言

兒童畫好色彩的關鍵因素

平面感

色塊構成與佈局

運用好色彩的協調與對比關係

基調色彩的作用

拋開客觀色彩干擾,主動進行搭配

具備以上因素

畫出來的色彩才會明快舒服

具有節奏和韻律

孩子在繪畫時

如果教育不當就會出現

幾個非常嚴重的問題:

1、不注重構圖和畫面安排,沒有畫面感

2、只有固有色,沒有色彩的節奏和韻律

3、被客觀形象束縛綁架

4、畫面不是孩子自己的語言,是一般成人的理解和表達方式,老師直接干預太多而引導不夠。

5、拘謹不自由

6、畫面審美格調低

7、把水粉顏色當成了鉛筆,沒有發揮它色彩的作用

不要讓孩子成為繪畫“啞巴”,培養他們用色彩說話!

按以上要點做好

孩子的畫也可以很美麗

比如在天智繪畫美術教育

老師會給孩子們很好的引導

卻又不干擾孩子繪畫

讓孩子自由發揮出最好的作品

好的色彩是有魅力的

讓孩子體會色彩的魅力掌握色彩的語言

讓他們用色彩說話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