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林|尋根,是一條不問遠近的路,來玉林,與美好重逢!

玉林|尋根,是一條不問遠近的路,來玉林,與美好重逢!

竹搖清影罩幽窗,兩兩時禽噪夕陽。

玉林|尋根,是一條不問遠近的路,來玉林,與美好重逢!

暑假,一群華裔少年們回到中國,開啟“尋根之旅”,而玉林成為了他們此行重要一站。

“Good afternoon, everyone!”景心老師溫柔的用英文給孩子們打招呼,並以中英文結合的講課方式帶領小朋友們走入了生動有趣的課堂。

玉林|尋根,是一條不問遠近的路,來玉林,與美好重逢!

玉林|尋根,是一條不問遠近的路,來玉林,與美好重逢!

玉林|尋根,是一條不問遠近的路,來玉林,與美好重逢!

玉林|尋根,是一條不問遠近的路,來玉林,與美好重逢!

中華文化“源”於何處,“流”有多長,何為其“博”,何為其“精”。尋根的起點:研習中華傳統文化。

學禮。國人重禮儀、守禮法、遵禮義、行禮教,禮在中華傳統文化中十分重要,因此,景心老師先教小朋友們如何行禮。

“拱手,拜,興,為往盛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跟著老師的動作,小朋友們有模有樣,鞠躬、行禮。

玉林|尋根,是一條不問遠近的路,來玉林,與美好重逢!

讀《論語》。在中國歷史文化中,《四書五經》是繞不開的經典。其中,又以《論語》最為重要。

景心老師說,“人的思想就像樹木的主幹,所讀書籍談論的思想是這株樹幹上的枝杈。《論語》作為儒家的最重要經典之作,其意義可以說是中華文化這株大樹的根,而且是主根。讀《論語》是文化尋根的重要一環。

玉林|尋根,是一條不問遠近的路,來玉林,與美好重逢!

爬山虎爬滿了硃紅色的牆壁

曉風拂過,翠竹搖搖

朗朗的讀書聲傳來

添了一絲清涼

玉林|尋根,是一條不問遠近的路,來玉林,與美好重逢!

讀《經典》、行禮教;親手製作藍染作品,孩子們又在染料與布料的相錯交織中,感知中華傳統文化的韻味。

玉林|尋根,是一條不問遠近的路,來玉林,與美好重逢!

藍色,象徵著自由,是天空的顏色。

植物藍染,生於自然,長於自然,它是自然賜予的顏色,根植與土地,帶著寧靜、和諧與謙遜,是國人身體中流淌的氣質。

優秀的工藝作品必然是要經過反覆的細細打磨。就像藍染,一方白布,想要蛻變成為美麗的藍染作品,捆紮、浸泡、晾曬、反覆淘洗,每一個步驟都不可缺少。

玉林|尋根,是一條不問遠近的路,來玉林,與美好重逢!

玉林|尋根,是一條不問遠近的路,來玉林,與美好重逢!

將捆紮好的白布放入染缸中

浸泡揉捏

藍色的染料一點點浸入

變成心中期待著

的模樣

藍靛染料是深藍色的液體,然而布料在染制第一遍剛出水時呈現出的卻是一種淺綠色,就像蓼藍的葉子。此時,若把布料攤開,讓它充分和空氣接觸氧化,幾分鐘後,布料就會由綠變藍。這就是植物藍染特有的神奇反應。

玉林|尋根,是一條不問遠近的路,來玉林,與美好重逢!

看著綠色漸漸變成了藍色,小朋友們連連驚歎:“哇,太神奇了,像變魔術一樣!

看著布料像一個生命一樣,經歷四季,經歷枯榮,在空氣中慢慢由綠變藍,每一種顏色都宣誓著生命輪迴的綻放,這就是草木藍染。

淘洗。晾曬。

純白的胚布,就這樣變成了圍巾,方寸間的美好,蘊藏著對文化的體驗與領悟。

玉林|尋根,是一條不問遠近的路,來玉林,與美好重逢!

玉林|尋根,是一條不問遠近的路,來玉林,與美好重逢!

為何要選擇藍染?

原來,原來,玉林黌門街七十五號毗鄰錦江,與漿洗街相連,過去就有很多染布店鋪。

而藍染染料由板藍根製成,是中國特有的藍。所以不管是讀經典,學禮儀,還是親手製作藍染,我們都希望孩子們能在玉林找尋生命之根,感受文化之源。

玉林|尋根,是一條不問遠近的路,來玉林,與美好重逢!

巧心,匠制

尋根,是一條不問遠近的路

來玉林 與美好重逢

玉林|尋根,是一條不問遠近的路,來玉林,與美好重逢!

玉林|尋根,是一條不問遠近的路,來玉林,與美好重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