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道路雖然漫長,但緊要處常常只有幾步」

“人生的道路雖然漫長,但緊要處常常只有幾步”


那還是生產隊的年代,高加林是村裡最有文化的高中生,畢業後沒能考上大學就在村裡當了民辦老師,一天不勞動公分也算滿。家裡的日子也算過得去。

“人生的道路雖然漫長,但緊要處常常只有幾步”

當了三年的民辦教師,最後還是被下了。村裡書記高明樓為了給自己不成材的兒子找個安逸事兒做便把高加林給下了自己兒子定了上去。高加林只能去地裡幹活,不然家裡的光景維持不下去。加林又是個傲氣的人,又不能去找書記的麻煩不然家裡以後的日子難過。只能和自己置氣,沒了命的幹活,弄得自己渾身的傷。素日裡去城裡也是偷偷摸摸怕遇上同學面子上過不去。昔日高傲的教書先生,只因擋了別人的前途說沒就沒了。他想反抗卻又不能反抗

“人生的道路雖然漫長,但緊要處常常只有幾步”

巧珍是村裡“二能人”的女兒,父親走著買賣算是村裡的大會。巧珍雖認不得字,卻早早便喜歡上了加林,他有文化又有男兒氣魄。但是高加林家裡就兩破窯洞,家裡什麼值錢的東西都沒有。他們卻戀愛了,高加林仕途不順的日子有巧珍陪著。他們常常晚上相約田間相互依偎聊天。巧珍陪著的日子,他覺得白天干活再累晚上瞧見巧珍渾身都舒坦,特別是心裡。

“人生的道路雖然漫長,但緊要處常常只有幾步”

後來加林的叔父退伍還鄉成了勞動局局長,高加林也走了後門成了縣裡的幹部。巧珍很怕,怕他走了就不回來了,常去城裡看他。給他講村裡的事,社裡豬死了幾個,村裡的井也修好了。但他覺得厭煩,覺得和她已經不是一個世界的人了。即便巧珍腦子裡只有他一個人,一年的公分換成的錢都想給他。怕他在城裡吃不好,怕他一個人住不習慣,怕他挨餓受凍,怕他。。。但是他卻和自己高中女同學黃亞萍好上了。亞萍是南方人,父親退伍的高幹滿上要調回南方。

“人生的道路雖然漫長,但緊要處常常只有幾步”

而後高加林最後選了黃亞萍,巧珍沒怨他。加林後來被人告發走後門又回了農村當社員。黃亞萍回南方,加林知道沒可能了便和亞萍說清楚了。回了村裡才知道巧珍已經和其他人結婚了。他又回來了,巧珍卻只想和丈夫過光景但還是去求著書記能幫高加林安排個好差事。

關於高加林錯誤的決定,首先是選擇走後門。他是個有文化的人耐心的等待也會有機會找上門來的。但他討厭當農民,他想當城裡人,他不想讓別人瞧不起他。走後門成了他也毀了他。其次是選擇拋棄巧珍,那樣的年代巧珍愛他愛到不顧一切,為他笑為他哭,最後被拋棄還未他想。可這樣的巧珍也抵不過家境優越的黃亞萍,最終所有的東西都不屬於他。

誰都不是高加林,可又不是高加林呢?人生沒有前世可以參考也沒有來世能夠改正,處於當下的我們根本不知道自己的決定會帶來什麼後果。所以路遙也在書中給出了對年輕人的忠告“一個人應該有理想甚至應該有幻想,但他不能千萬拋棄現實生活,去盲目追求實際上還得不到的東西。”

人生的路雖然漫長,但緊要處常常只有幾步


-三途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