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發!94歲金庸去世 生前曾坦言後悔寫武俠小說……

這個世間,總是有些離別,讓人猝不及防!

當我們剛剛送走了李詠,轉眼間竟又和

金庸告了別。

10月30號晚,一代武俠巨人金庸(原名查良鏞)逝世,享年94歲。

突发!94岁金庸去世 生前曾坦言后悔写武侠小说……

從此,這個世間又少一個創作奇才!

但他留給我們的那片江湖,依舊將活在每個人的心中……

(一)

1924年,金庸出生在浙江海寧的一個書香世家。

自幼酷愛讀書的他,文筆更是了得。

只是,他卻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好學生。

金庸曾說,“自己不喜歡別人指定他幹啥幹啥,如果這樣給要求,他就偏偏不幹。

正是擁有如此特立獨行的性格,讓其在學生生涯期間給開除過兩次,初中一次,大學一次。

不過這樣的不良記錄並沒有阻礙金庸的個人發展。

他先是進入了上海的《大公報》,而後又在機緣巧合的被調到香港工作。

1959年,時年35歲的金庸創立了自己的報刊——《明報》,並且靠著每天一篇的社論,成了當時的報刊界不可多得的人才。

可以說,金庸最初對自己的職業規劃其實就是做一個成功的報人,而不是寫武俠連環小說。

突发!94岁金庸去世 生前曾坦言后悔写武侠小说……

但命運就是這麼的奇妙。

1955年,彼時還在《大公報》的金庸,因同事進入了創作疲憊期,便在報紙總編輯的邀請下開始嘗試寫武俠小說專欄。

接下來,其創作的第一部作品《書劍恩仇錄》,一經推出就廣受歡迎。

於是,金庸在接下來的短短几年內又創作了《碧血劍》《雪山飛狐》和《射鵰英雄傳》等作品,可以說每部作品都成了爆款。

面對這樣的成功,如果換做一般的人,想必會促使他花更多的精力來寫武俠小說。

但金庸卻是個非常有想法的人。

1972年,當其完成了最後一部小說《鹿鼎記》的創作後,就選擇了急流勇退,再也沒有寫過任何一部新的武俠小說。

這樣決絕的封筆,也讓外界非常的不解,

很多人更因此判斷金庸是 “江郎才盡”。

事實上,金庸先生曾在採訪中給出過這樣的解釋:

自己寫小說主要寫人性,寫性格,且在過往的15部小說中,也幾乎沒有任何一個人的性格有過重複。也在寫完《鹿鼎記》之後,如果重新再寫小說,性格就會有重複,最終罷筆。

而曾經代筆續寫過金庸小說的倪匡,也曾說過:

小說創作,如果走到了盡頭,再想繼續,也不過是在盡頭徘徊而已,還不如就此封筆。

是啊,當一個人走到山巔的時候,無論往哪個方向走,都是下坡路。

此時,與其用自己所剩不多的靈感來消磨讀者的好感,還不如退位讓賢,活成大家心中的傳奇。

(二)

當然,金庸的“叛逆”還不僅僅只在於此。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面對著真正成就自己的武俠小說,金庸的態度卻並不是熱愛。

他曾後悔當初選擇寫小說而不是搞學術研究,更直言“寫小說,娛樂的是別人,對自己卻沒有什麼好處。

金庸這是在矯情嗎?其實並不是。

作家王朔就曾批評金庸小說是現代社會四大俗之一(還包括成龍電影、瓊瑤電視劇和四大天王)。

而李敖懟起金庸來就更狠了。

在一次電視節目的採訪上,李敖直言不諱地表示:金庸的所有武俠小說全部都登不了大雅之堂,通通就是不入流的虛假的東西,和臭雞蛋沒什麼兩樣。

突发!94岁金庸去世 生前曾坦言后悔写武侠小说……

不過,作為普通讀者的我們,恐怕最想說的卻是幸好金庸走岔了,選擇了寫武俠小說。

否則,那些讓我們神魂顛倒的人物, 郭靖、黃蓉、喬峰、段譽、令狐沖、楊過、小龍女……

還要那些讓人血脈僨張的招式,“降龍十八掌”、 “黯然銷魂掌”、 “凌波微步”……都將統統不存在。

所以,我們要感謝金庸,

他用心給我們築起的武俠江湖,給了每個人青春最好的回憶 ,更啟蒙了我們對美好世界的最初期待。

一路走好,金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