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片名坑了的好電影,現在看還不遲!

對於國產青春片,我一直是拒絕的。

最大的原因莫過於那句評判標準:“

不墮胎、不撕逼的青春片就是好的青春片。

但是今天要說的電影,打破了我的看法:《閃光少女》

被片名坑了的好電影,現在看還不遲!

記得當初上映的時候,《閃光少女》雖然口碑不錯,但是票房卻慘淡。要不是被朋友極力地推薦,我是斷然不會去看的。

為什麼?

因為這部電影的宣發是真的爛,爛到什麼程度呢?先扔出《閃光少女》的宣傳海報——

被片名坑了的好電影,現在看還不遲!

這海報滿滿《巴啦啦小魔仙》的既視感,不好意思,醜拒。

即使上映後期,宣發部門發出了下跪照片,也沒有挽回慘淡的票房。

被片名坑了的好電影,現在看還不遲!

因為宣發部門的鍋,導致了這部難得的好片被埋沒了。很慶幸當時我去影院為票房做了綿薄的貢獻,沒有錯過這部好片。

說回正題,《閃光少女》算是一部反類型片的電影,它沒有《致青春》、《同桌的你》、《匆匆那年》“墮胎撕逼難到老”的戲碼,是國產青春片一股難得的清流。

雖然青春片離不開愛情故事,但在影片中這一主題被儘量地淡化了。簡單來說,《閃光少女》講述了一位高中女生陳驚學揚琴、組民樂隊的故事。

被片名坑了的好電影,現在看還不遲!

影片中的人物表面很中二,但劇情很燃很炸。

故事始於一場明戀。

幹啥事都迷迷糊糊的陳驚,喜歡上了學鋼琴的校草學長,向對方告白卻被果斷拒絕,並被嘲笑“揚琴也算是樂器?

被片名坑了的好電影,現在看還不遲!

表白受挫的陳驚,決心向學長證明自己,證明揚琴,便憤而組了一個民樂團。

看到這裡,如果你認為這是一個簡單的女追男戀愛故事,那可就大錯特錯了。這部電影可以提煉2個關鍵詞:民樂與二次元文化。

實際上,在這所音樂附中裡,傳統民樂系和現代西洋樂系是兩個對立的門派。兩派同學一直呈現著水火不兩立的狀態,打群架、互相嘲諷已經司空見慣,學校甚至為此在他們中間立下了一道鐵門。

被片名坑了的好電影,現在看還不遲!

在西洋樂學生的眼裡,學習民樂的學生老土、過氣,不值得被重視。而反之,民樂學生則覺得西洋樂學生過於自恃清高,兩種樂派應該被一視同仁。

其實,這不只是某所學校裡的個例,而是當代社會現象的一個縮影。在當下,年輕人解除了大量的流行、搖滾、說唱等等樂種,而中國的傳統音樂正在逐漸被人們遺忘。

而既然要探討中西方音樂,片中自然有大量音樂的戲份。

被片名坑了的好電影,現在看還不遲!

從電影開場,隨著一段悠揚的西洋樂器演奏,這個以音樂為主的中學像一副畫卷在觀眾面前慢慢鋪開,音樂就像一隻無形的手帶著觀眾的眼睛慢慢欣賞校園。

導演通過一段段快速剪輯和鏡頭特寫,使得觀眾對傳統樂器“沉悶、無聊”的固有印象徹底改觀,賦予了傳統樂器獨特的魅力,演奏的段落不僅悅耳動聽,同時也讓人心潮澎湃。

譬如在漫展舞臺上,日系美少女組合大受歡迎,然而當陳驚等人的民樂樂隊上場時,卻遭到了一片噓聲。但她們並沒有怯場,最終以一場出色的中國風音樂演奏搏得了全場觀眾的掌聲與歡呼。

這段中西音樂的各種樂器碰撞,民樂與西洋樂大決鬥,就像武林高手對決一樣演繹了音樂的比拼。

被片名坑了的好電影,現在看還不遲!

這場戲從節奏到剪輯到鏡頭再到樂曲本身,完成度都非常高,甚至讓我想到了一些影史經典樂器pk戲。

能有如此精彩的呈現,《閃光少女》的幕後團隊功不可沒。

負責《閃光少女》音樂的正是《我是歌手》的音樂總監梁翹柏,說起梁翹柏的名字肯定不如明星們讓觀眾眼熟,但是提起他的履歷表卻個個都如雷貫耳。

被片名坑了的好電影,現在看還不遲!

從最早期組建的第一支樂隊,梁翹柏的隊友就是Beyond中的黃家強,到後來輾轉去美國進修,梁翹柏經手製作音樂的藝人從陳奕迅到王菲、鄭鈞,囊括了兩岸的頂級歌手,有這樣的高手坐鎮,《閃光少女》的音樂怎麼能不讓人著迷。

所以音樂成為影片的一大亮點。

值得稱讚的是,《閃光少女》與前幾年的《百鳥朝鳳》有異曲同工之處即為民樂正名,以電影藝術的方式告訴世人“中國有民樂”。

被片名坑了的好電影,現在看還不遲!

雖然片中學長問“什麼是揚琴”看似誇張,但其實在現實生活中這樣的人與問題卻並不少見。從專業音樂院校的招生比例就可以看出,學揚琴的學生與學鋼琴的學生是不成正比的。

這也側面體現了民樂的普及較西洋樂而言還是相對較低。

被片名坑了的好電影,現在看還不遲!

近年來,中國傳統音樂雖逐漸被重視與提倡,但仍然存在普及面較低受眾群體較少的問題。

《閃光少女》、《百鳥朝鳳》這類為民樂正名的電影,雖不能從根本上解決這一難題,但卻為中國民樂的普及工作作出了貢獻,也使觀眾對中國民樂有了相對的瞭解與認識。從這個意義上說,這是這部影視作品最值得稱讚的閃光點。

另一個關鍵詞:二次元,則是該片最讓觀眾感到新奇的點。(二次元泛指動畫、漫畫、遊戲、小說等虛擬世界。)

被片名坑了的好電影,現在看還不遲!

在片中,陳驚結識了四名沉迷於二次元的小夥伴並組成了樂隊。

都說電影來源於生活,《閃光少女》的情節,與學習了十年揚琴的編劇鮑鯨鯨本人的經歷密切相關,她對音樂生的校園學習和生活非常瞭解。

比如民樂在西洋樂的侵襲下如何生存,而且影片中出現多元的文化(二次元)也是因為編劇鮑鯨鯨從小就喜歡二次元。

被片名坑了的好電影,現在看還不遲!

所以出現了痴迷動漫、穿著誇張的宅女,眼花繚亂的嗶哩嗶哩網站彈幕的場景設定。影片中的漫展橋段是高潮之一,也是二次元文化的集中展現。

被片名坑了的好電影,現在看還不遲!

片中的二次元少年少女們,她們穿著奇怪的二次元裝扮,在大多數人眼中是不正常的,她們神神叨叨、穿奇裝異服、沉迷網絡世界,與周圍的人群格格不入。

被片名坑了的好電影,現在看還不遲!

這樣的處境和電影中的民樂何其相似,因為傳承的減少和宣傳力度小,人們對我國傳統樂器瞭解少之又少,總是抱著刻板的印象,土氣、聒噪、過時。

二次元,或者說民樂,它們真的是這樣的麼?

電影為觀眾帶來了不一樣的真相。

熱愛二次元的少女們也有認真而執著的夢想,她們也在為著夢想的實現而努力拼搏,流傳了幾百上千年的傳統樂器照樣可以演奏出燃值爆表的音樂,在這些十幾歲的孩子們心中點燃激情。

被片名坑了的好電影,現在看還不遲!

爭論民樂和西洋樂哪個更高級,或者爭論二次元和三次元哪個更有意義都是無意義的,電影要傳達的一直都是包容的態度,因為青春所以才能大膽嘗試,去堅持,去實踐夢想,而不是留下一個空洞遺憾的17歲。

可以說這是一部單純因為熱愛而產生的電影作品:為傳統文化和二次元發聲

我最喜歡油渣在影片中說的熱血那段話:

民樂的聲音你們聽過嗎?歷史你們瞭解嗎?

如果它不牛,我們學這麼多年有病啊!

等你們出國了,難道不想告訴外國人,

我們自己的音樂也超厲害,學你們的音樂只是因為喜歡!

被片名坑了的好電影,現在看還不遲!

影院坐在我旁邊的妹子看到這裡就哭了,我想應該是同樣為夢想而努力帶來的感同身受。

當然有一些情節,導演處理的還是太誇張了些,比如一些橋段的處理不太流暢有點生硬,包括人物的設定上。又如為了塑造人物、製造笑點進行了戲劇誇張,對於“二次元”人群有意無意的邊緣化和孤立化。

不過總體來說,這是一個講述了一群高中生為自己夢想信仰堅持和努力的青春片,真的很棒!

被片名坑了的好電影,現在看還不遲!

在當下的電影市場裡,《閃光少女》無疑是亮眼的存在,不矯情做作,不浮華誇張,不消極悲觀,而是在對傳統樂器和中國風音樂的致敬中,講述了一段正能量的青春故事。

沒有觀眾看厭了的多角戀,更多的是一群倔強的孩子努力證明自己、證明民樂。

也沒有浮誇的炫富和無腦的撕逼,電影為更多人打開了一個名叫“二次元”的世界大門。

這才是青春該有的樣子。

熱血、夢想、努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