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科金集團連下猛藥,欲解金一文化併購後遺症

斑馬消費 沈庹

日前,金一文化子公司江蘇珠寶3.38億元違規擔保被查出,轉讓公司持有江蘇珠寶51%股權同時被提上日程。

海科金集團連下猛藥,欲解金一文化併購後遺症

海科金集團入主金一文化後,正在逐步解決此前公司大舉併購留下的後遺症。資金問題是當務之急,業務線的梳理以及合規運營問題,則決定公司能否走得長遠。

上市4年來金一文化持續大規模併購,雖然總資產規模翻了6倍,但公司經營性現金流已4年為負,一度陷入絕境。

新老闆劃定“紅線”

今年8月,公司控股股東鍾蔥、鍾小冬將持有碧空龍翔合計73.32%的股權轉讓給海科金集團,後者間接控制了金一文化,公司實控人變更為北京海淀國資。

海科金集團入主後,連續發佈超過50份公告,促進公司資金、業務主線和合規經營等方面有序發展。

海科金集團連下猛藥,欲解金一文化併購後遺症

金一文化(002721.SZ)資金警報正在逐步解除,公司分別在8月31日、10月10日和10月16日三次對外公告,新老闆將通過多種方式提供100億元資金支持。

除此之外,海科金還對公司董事會進行改組,待新任班子和公司結構調整完成後,著手在合併報表範圍內公司的規範運作進行自查自糾。

最近發生的一件大事是,公司發現下屬公司江蘇珠寶違規擔保的問題。

10月23日,公司披露查出公司子公司江蘇珠寶有9筆未經公司審批對外提供連帶責任違規擔保金額合計3.38億元,被擔保人有南京廣亦禾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等公司和個人。

這筆鉅額違規擔保後被查後,公司果斷決定將持有江蘇珠寶51%股權以不低於4.62億元轉讓,同時終止收購江蘇珠寶剩餘49%股權。(今年1月,公司擬5.8億收購江蘇珠寶49%股權)

江蘇珠寶曾是金一文化的業績功臣,2017年,上市公司61.6%的淨利潤由其貢獻,今年上半年貢獻淨利潤1966.71萬元,是公司當期淨利潤的20.7%。

另外,金一文化此前擬24億元收購深圳粵通國際珠寶100%股權也被終止。

海科金集團連下猛藥,欲解金一文化併購後遺症

盲目併購食惡果

金一文化如今的困局,則應歸因於近4年矇眼狂奔式的大舉併購。

公司前實控人鍾蔥以創意郵票以及紀念金飾起家,依靠銀郵渠道,與傳統金店差異化競爭。

2014年上市之後,即向傳統金銀珠寶行業大舉進軍。當年,公司就斥資9億元完成對越王珠寶的收購。

當年公司營收60.16億元,同比增長83.66%,淨利潤同比下滑33.65%,這並沒有引起公司的警惕。

到了2015年末,公司淨利潤貢獻主體已悄然變化,當年實現淨利潤1.53億元中,利潤主要貢獻來源是併購的越王珠寶和寶慶尚品(2017年更名江蘇珠寶,持股51%)。

2016年,金一文化淨利潤3.11億元,上市前擁有的4家子公司的淨利潤貢獻0.17億元。此時,公司上市前差異化的優勢已所剩無幾。

2016年至2017年,金一文化開啟新一輪併購,2016年4月,公司斥資8.67億元收購廣東樂源51%股權;

2017年,公司陸續完成金藝珠寶100%股權等5家公司的收購,交易價格共計30.3億元。通過大規模併購,公司終端門店從2015年末349家增至2017年末1158家。

海科金集團連下猛藥,欲解金一文化併購後遺症

2017年5月,金一文化在贛南地區曾做出了218家門店同期開業的驚人之舉,並對外宣示開萬家門店的目標。

除此之外,公司還涉足金融、智能穿戴和大數據等領域,卻始終忽視了對自我造血能力的改善。

以2017上半年為例,公司銷售淨利率為1.18%,遠低於同期周大生(002867.SZ)的15.76%、周生生(0116.HK)的4.84%、周大福(1929.HK)的7.33%和老鳳祥(600612.SH)的3.31%。

2017年末,公司貨幣資金餘額11億元,可支配貨幣資金不到3個億,當年期末,短期借款餘額33.44億元。

截至今年三季報,公司短期借款50.83億元,同比增加52.01%,財務成本3.82億元,同比增長35.04%。

去年,鍾蔥曾預言,未來十年將是中國珠寶黃金行業發展的黃金期。一年後,他已不是主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