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來最好的一屆香港金像獎,好在哪?

15號晚,第37屆香港電影金像獎落下帷幕。

十年來最好的一屆香港金像獎,好在哪?

儘管近些年“香港電影已死”的言論甚囂塵上,金像獎也確實越來越沒看頭。

但是今年仍然找了各種渠道守著直播的我,卻看到了一大堆驚喜。

最欣慰的是,在這屆金像獎上看到了香港電影精神沒有死,香港電影人的鬥志沒有熄。

最看開心的是,看到了陪著我們長大、看了十幾二十幾年的幾位電影人,終於了卻了金像夢想。

十年來最好的一屆香港金像獎,好在哪?

相比於歷史更悠久,選片範圍更廣的金馬獎,金像獎的入圍名單似乎不太夠看。

但是見證了香港電影黃金年代的金像獎,在我眼裡對它的情懷和愛,始終是最深刻的。

簡述一下金像獎的歷史吧:

香港電影金像獎創立於1982年,第一屆金像獎是《電影雙週刊》和香港電視臺合辦的。

第二第三屆是《電影雙週刊》與《星島日報》合辦。

從第六屆開始與TVB合辦,之後才開始越搞越大。

隨著香港影業協會、香港導演協會等行業協會的成立,金像獎的影響力變得越來越強,成為了一年一度的香港娛樂盛會。

十年來最好的一屆香港金像獎,好在哪?

今年的金像獎,並沒有多少意外和戲劇性出現

但依舊是近些年最好看的一屆。

下面我根據獲獎名單,對幾個比較有意思的獎項,做一個簡單的點評和分析。

最佳電影:《明月幾時有》

最佳導演:許鞍華《明月幾時有》

身為金像獎評委會主席的許鞍華倒是沒有避嫌,本屆金像含金量最高的兩個獎,全都給了她和她的《明月幾時有》。

本片只能算是不差。

豆瓣6.9分

十年來最好的一屆香港金像獎,好在哪?

但是跟真正的佳作,還有很大距離。

不過看一看今年金像獎的入圍名單,屬於在矮子裡面拔將軍。

《明月幾時有》拿獎是正常,但沒什麼驚喜。

倒是許鞍華,第六度捧得金像獎最佳導演,打破了歷史記錄。

十年來最好的一屆香港金像獎,好在哪?

最佳編劇:張艾嘉、遊曉穎

在今年的入圍影片中,《相親相愛》是我最喜歡的一部。

故事有打動人心的東西,骨子裡是中國人的情懷。

這個最佳編劇拿的實至名歸。

包括最有重量的“最佳影片”,其實我也更傾向於《相愛相親》。

十年來最好的一屆香港金像獎,好在哪?

終身成就:楚原

按照楚原的資歷,這個“終身成就獎”早就應該給他了。

不過儘管拖到現在,他領獎時還是謙虛的說:

“終身成就獎,頒給終生沒有成就的楚原,只不過逼我說一句:受之有愧。”

在楚原這個環節上,最精彩的就是他那段獲獎感言了。

這段在朋友圈刷了屏的獲獎感言,讓我真的可以感覺到,楚原已經風輕雲淡,笑看江湖了。

他配得上這個終身成就獎。

十年來最好的一屆香港金像獎,好在哪?

特別想給你們看一看楚原的獲獎感言原文:

多謝我的大徒弟馮淬帆,很講義氣,從臺灣來頒這個獎給我。

終身成就獎,頒給終生沒有成就的楚原,只不過逼我說一句:受之有愧。

在漫長的人生中,有開心時候,困難的時候也不少,人生大概都是失意多,如意少啊,我破過香港的賣座紀錄,老闆立刻跟我說工資加十倍,各個都說我是香港最幸運的導演。

十年後,我的戲不賣錢,拍完幾部撲街片,又想拍《天龍八部》,開機前,高層撕了通告不讓拍,去了辦公室問我:誰讓你拍天龍八部的,虧本了你可以賠嗎?楚原你根本不會拍電影!那時候都說我是邵氏公司最難堪的導演。

但是“人生”這兩個字,就是“歡聲”同“淚影”四個字砌的,沒什麼奇怪的,任何人,無論你昨天多風光,無論你昨天多失意,明天起身的時候,你一定要做個人,生活下去,明天總比昨天好,這就是人生。

不說不知道,原來人生和打麻將一樣,是有東南西北風的,你打到北風的時候,又是另一種人生。

如果你像我一樣,老得好像我這樣,終身成就獎這個老人牌都拿到了,應該“管他天下千萬事,閒來輕笑兩三聲”,到老的時候,無論發生什麼事,管他喜怒哀樂,全部都當他是菩提明鏡,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最後我送給大家我喜歡的幾句話,當你回首往事時,不因碌碌無為而悔恨,不因虛度年華而羞恥,那你就可以驕傲地說,你不負此生。

最佳男主角:古天樂

古天樂終於拿獎了!

二十幾年來,古天樂一直是“無冕之王”,從沒拿過影帝。

這回終於如願。

而他在《殺破狼·貪狼》中的表演,也確實當得起這個影帝頭銜。

尤其是兩段認屍戲,情緒爆炸,說是他職業生涯巔峰演技也不為過。

十年來最好的一屆香港金像獎,好在哪?

所以他這次拿下影帝,也是全憑實力,也是眾望所歸。

並沒有太大懸念。

古天樂作為香港電影中生代的中流砥柱,

不誇張的說,如今的香港電影,他撐起了半壁江山。

古天樂仍然保持著香港黃金時代電影人最優秀的特點:敬業、勤奮,高產。

十年來最好的一屆香港金像獎,好在哪?

年近50的他,最近3年主演了18部電影,2014年6部、2015年7部、2016年5部

每年,他只給自己放1、2天的假,其他時間全部用來工作。

但是不管工作多忙,他都執拗的堅持每天自己寫博客,10年來未曾中斷。

他為內地捐資建造了上百所“古天樂小學”,但從不炒作。

他幾乎零花邊、零緋聞

他成立了“天下一電影公司”,扶持新人,扶植香港原創電影項目。

剛剛在金像獎上拿下最佳男配的姜皓文,在獲獎感言中專門感謝“古天樂先生”。

他投資數億拍攝本土科幻片《明日戰記》。

因為古天樂是真正熱愛香港電影的。

十年來最好的一屆香港金像獎,好在哪?

他曾經說:“現在香港影壇遠未走出低谷,我現在還有戲拍,應該好自珍惜。況且,港片要走出低谷,產量是要上來的,我們中生代演員要是不拍,那就更慘了。”

杜琪峰說他是“香港最後一個明星”。

1994年,張國榮在一檔節目上被吳君如問:

“如果讓你選一個接班人,你選誰?”

張國榮回答:

“要讓我選接班人,不如說我看好哪幾個新人,電影方面,你們可以留意一個人,就是現在還是很新,簡直新到不知…就是不知道如何去形容他,那個人叫古天樂。”

那個時候,古天樂只演過一部電影,連吳君如都不知道他是誰。

不得不說,哥哥看人的眼光真的很準。

豆瓣詞條上,古天樂未來三年的作品多達21部。

十年來最好的一屆香港金像獎,好在哪?

香港黃金時代那些最優秀電影人的影子,如今大概只有在古天樂身上還看得到。

十年來最好的一屆香港金像獎,好在哪?

無冕之王這次終於加冕

慶幸香港電影還有古天樂。

慶幸華語電影還有古天樂。

最佳女主角:毛舜筠

毛舜筠拿影后的時候,是真的淚灑頒獎臺。

十年來最好的一屆香港金像獎,好在哪?

可能是之前演了太多喜劇,耽誤了封后很多年。

如今,入行已經42年的毛舜筠,終於憑藉《黃金花》拿下最佳女主角。

雖是有些爆冷,但總算實至名歸。

恭喜!

最佳男配角:姜皓文

可能大部分人對姜皓文這個名字還比較陌生,但他的臉沒有人不認得。

十年來最好的一屆香港金像獎,好在哪?

入行已經33年的姜皓文,一直被稱為“鑽石男配”。

但是一直到去年,他才第一次被提名。

算上今年被提名兩次,總共是3提1中。

看起來命中率蠻高,但實際上他已經等了30多年。

去年第一次被提名最佳男配的時候,姜皓文輸給了曾志偉。

頒獎嘉賓春夏介紹:“在這過去的兩年裡,他一個人就累計拍攝了二十六部電影,是一個非常厲害的記錄!”

曾志偉開玩笑說:“黑仔,我一部憾你26部啊”

是的,曾志偉年輕的時候一年十幾部電影不在話下。

但到了如今,51歲的姜皓文仍然能交出2年26部電影的高產成績。

他所堅持的這種敬業,就是香港電影人的精神。

這個獎雖然晚了一些,但總算被他等來了。

十年來最好的一屆香港金像獎,好在哪?

最佳女配角:葉德嫻

最佳新演員:凌文龍

給最佳新演員頒獎的是當年的古惑仔鄭伊健、陳小春、錢嘉樂、林曉峰、謝天華。

陪伴我們這代人青春的五個人又重聚了,看的人不勝感慨。

十年來最好的一屆香港金像獎,好在哪?

最佳攝影:關智耀

最佳剪輯:李嘉榮《追龍》

最佳美術指導:文念中、利國林《明月幾時有》

最佳服裝造型設計:餘家安、利碧君《西遊伏妖篇》

最佳動作設計:洪金寶《貪狼》

最佳原創電影音樂:久石讓《明月幾時有》

最佳原創電影歌曲:《沒聽過的歌》——《大師·為愛配樂》

最佳音響效果:曾景祥、李耀強《殺破狼·貪狼》

最佳視覺效果:黃智亨、徐建《悟空傳》

新晉導演:彭秀慧《29+1》

最佳兩岸華語電影:《大佛普拉斯》

十年來最好的一屆香港金像獎,好在哪?

《大佛普拉斯》在今年的金馬上就大放異彩,拿下五項大獎。

年度最佳華語片之一。

幽默中飽含的是無盡的辛酸。

沒看過的一定去看一下。

專業精神:楊容蓮

十年來最好的一屆香港金像獎,好在哪?

“專業精神”大概是金像獎中最溫暖,最具人性,也最能體現平等、關懷、敬業、感恩等香港電影精神的一個獎項了。

這個獎是頒給每一個為香港電影做出貢獻的人。

不管從事什麼崗位,都會給與他們平等的尊重

懷抱著感恩的心態。

因為香港電影的繁榮,離不開他們中的每個人。

這個獎之前給過場記,給過髮型師,給過燈光師

而這次給了一個好像更加無足輕重的崗位:茶水工。

幾十年來,楊蓮蓉跟過無數劇組。

雖然只是負責一個劇組的伙食,但是她還是會得到整個香港電影屆的尊重。

古天樂和吳鎮宇專門在得獎短片裡稱讚她

成龍大哥親自為她頒獎,還貼心的幫她調話筒。

十年來最好的一屆香港金像獎,好在哪?

成龍給她頒獎時說她是“幕後中的幕後”。

但是每一位香港電影大佬,仍然給了她頂格的尊重。

楊蓮蓉領獎時臺下全體起立鼓掌。

這個瞬間,大概就是金像精神最佳的體現吧。

十年來最好的一屆香港金像獎,好在哪?

如今,香港電影金像獎已經走到了第37個年頭。

它見證了香港電影的輝煌和沒落,見證了香港電影三十幾年的變遷。

如今,它繼續在見證一個全新的趨勢:合拍片時代的到來。

香港電影黃金時代的大導演、大明星們,幾乎全都北上內地拍片,

真正還堅守在香港本土的,只剩下一些年輕導演。

就像博納影業老總於東上臺領最佳影片時說的:

“這一屆金像獎讓我特別難忘,因為五部最佳影片提名有四部都是博納影業製作發行的。”

十年來最好的一屆香港金像獎,好在哪?

未來,“香港電影金像獎”大概可以直接改名叫“合拍片金像獎”。

但是,只要香港電影人能把他們身上的勤奮、專業以及熱愛帶到內地,影響內地電影人,那麼合拍片也沒什麼不好的。

畢竟,華語電影整體質量的提高,才是我們最希望看到的。

香港電影不會死。

華語電影會越來越好。

也祝金像獎可以越來越好。

十年來最好的一屆香港金像獎,好在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