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感悟:怎樣的人生觀,才是有意義的

《道德經》感悟:怎樣的人生觀,才是有意義的

Woman holds balloons happy. On the wooden floor

先給大家說個小故事:兩個好朋友出去玩,遇到了一個法力無邊的神仙,神仙答應幫他們每個人實現一個願望。第一個人說我這輩子累壞了,我下輩子想做一個不用勞動,就每天有人給我錢的人。第二個人說:我這輩子受了不少人的幫助,但我沒能力報答他們,我下輩子我想做一個能幫助別人的人。神仙答應了他們。到了來世,第一個人變成了乞丐,窮困潦倒,路人每天看他可憐,給她零錢。第二個人變成了億萬富翁,他樂善好施,用自己的錢幫助了很多人。

兩種不同的人生觀,已經在故事中顯現出來了。

第一種人:奉行的利己主義價值觀,存在就是為了享受,讓別人為自己服務,他們自私自利,說話做事情,只考慮自己的利益,完全不考慮別人的感受,為了私慾,他們可以不擇手段。

第二種人:奉行的是利人、利己,共贏的價值觀。他們很能從別人的角度考慮問題,替他人著想,盡己所能,默默的奉獻、幫助別人的同時,自己也很開心。這些種人看似傻乎乎,其實是“大智若愚”,電影《阿甘正傳》大家都看過,阿甘傻嗎?傻人有傻福,最後他憑藉的他的傻(真誠、執著、感恩),反而成了人生贏家,送人玫瑰,手留餘香。

一個人的價值,在你有多少被別人利用的價值。別人能利用你,說明你是有價值的,如果沒有願意利用你,那這個人的存在則毫無意義。

《道德經》第81章說 “聖人不積。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我們的先哲在2600多年前已經洞察到了人生真理。

人生的意義在於體驗愛:我們幼小時體驗父母的、兄弟姐妹的愛,讀書時體驗同學、老師的情誼,工作之後,體驗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創造價值的樂趣,中年體驗初為父母的心情,慢慢的懂得了自己父母養育自己的不容易,感恩父母,同時無私的對自己的孩子進行關愛。老年時享受兒孫繞膝的天倫之樂。這才是真正有意義的美妙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