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和则“印太”兴

10月25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正式开启访华行程,中日关系回暖向好趋势明显。26日,习近平主席和李克强总理分别与安倍首相举行会谈,双方表示愿在中日四个政治文件各项原则基础上发展面向未来的关系。安倍表示,愿以此访为契机,“开启化竞争为协调的日中关系新时代”。安倍此访使中日两国在第三方市场合作、海上危机管控、本币互换、维护多边自由贸易体系等方面达成一系列重要共识和成果。中日友好在美国特朗普政府推行逆全球化、贸易保护主义和以对立思维为特征的“印太战略”背景之下具有重要的地缘政治意义。

中日和则“印太”兴


第一,中日友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印太地区对立的地缘政治紧张。特朗普就任美国总统以来,以对立思维推行“印太战略”,其中的关键环节是构建“美日澳印”的四边关系,把中国树立为“美日澳印”四边关系的共有威胁,“印太战略”提出伊始,日本积极参与美日澳印的四方互动,甚至在南海地区也加入了“搅局”的行列。在美国主导之下,印太地区似乎一度形成了“美日澳印”与中国对立的局面。安倍此访加强了中日两国在地区经济和安全领域合作的共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印太战略”给中国带来的战压力,淡化了“印太战略”造成的地区局势紧张。

第二,中日友好为印太地区的合作增添了强大的动力。近年以来,日本逐渐改变了对“一带一路”的态度,安倍此访中国,双方签订了本币互换协议,达成了在第三方市场合作的共识,同时两国总理还表示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以及其他区域自贸区建设上共同努力,携手推进。此外,双方同意推动建立自由公正的国际经济秩序,为世界贸易和世界经济发展做出贡献。在美国发起贸易摩擦之际,中日两国在经贸领域达成的诸多共识有助于提振地区经济的发展信心,也化解了中日地缘经济的竞争矛盾,逐渐把竞争转移到协调发展上来,为地区经济合作增添了强大的动力。

第三,中日关系的缓和是印太地区和平潮流的重要组成部分。进入2018年以来,因朝鲜的主动示好,半岛局势云开雾散,为地区和平增添了强大的信心。此外,近年来在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努力下,南海局势降温并趋于缓和,COC准则磋商也正在取得重大进展。中印领导人武汉非正式会晤以后,中印关系步入了良性发展的快车道,积极有力地维护了地区的和平与稳定。总之,印太地区国家都为地区和平做出了积极的努力,形成了印太地区缓和与和平的潮流趋势。安倍首相访华,两国领导人在海上危机管控以及相关领域合作方面表达了诚意,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为地区和平与稳定增添了强大的动力,成为了地区缓和潮流的重要组成部分。

尽管中日关系的缓和对地区和平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中日关系依然面临一些挑战。

一是中日两国在安全方面的结构性矛盾依然困扰着两国关系的长远发展。长期以来,日本依靠日美同盟维护自身的安全。特朗普上任以来,在其《国家安全战略》、《国防安全战略》等官方文件中明确把中国视为战略对手,加大遏制中国的战略与军事投入,8月13日,特朗普签署了美国《2019财年国防授权法案》,明确提出要加强对军事盟友的军事支援。换言之,在美国安全战车上的日本,很难摆脱对美国的安全依赖,某种程度而言,日本必然卷入美国遏制中国的战略之中。此外,安倍第二次就任日本首相以来,积极推动日本成为一个“正常国家”,其中最关键的一点是修改和平宪法,突破二战以来日本军力发展的法律限制,美国从出于需要盟友分担责任和遏制中国的战略出发,对日本的修宪行为存在一定程度的默许,这最终将会危及二战后形成的地区安全秩序,进而危及中国的国家安全。

二是因历史、领土争端等问题造成的民意对立恐将影响两国关系的深入发展。尽管今年中日两国民众对中日关系的评价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好转,但负面评价仍占主流,推动两国关系向好的民意基础仍不牢固。2018年10月13日,由中国外文局和日本言论NPO共同实施的第十三届“北京—东京论坛”中日关系舆论调查结果表明,中国受访者对日本构成军事威胁的担忧增加,历史问题对中日关系的负面影响依然存在。调查结果显示,中国民众选择对中国构成军事威胁的国家时,选“日本”的受访者比例最高,为79.4%,较2017年上升11.8个百分点。在中国受访者“感到日本是威胁”的原因中,“日本与美国联手在军事上围堵中国(70.1%)”、“日本长期侵占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并否认存在领土争端(54%)”,成为中国受访者担忧的重点。历史问题对中日关系的负面影响依然存在,46.8%的受访者认为“历史问题没有解决,这是中日关系决定性的大问题”。在NPO对日本民众的调查中,有高达86.3%的日本民众对中国“印象不是很好”。总而言之,两国民众的互不信任感依然是两国关系中不得不直面的问题。

中日关系的持久和平与友好,对于维护双方地缘政治格局、应对逆全球化挑战和贸易保护主义均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但是,中日关系的潜在矛盾也不容忽视,下一步两国应加强两国高层往来,以战略引领指引两国关系的发展方向,把安倍首相此次访华所达成的一系列成果与共识落到实处,进一步推进务实领域的合作,防止在第三方市场、“一带一路”合作上的恶意竞争,管控海洋领域的分歧,防止因不理性的挑衅让两国关系陷入停滞。最后,敦促日本正视历史并积极开展公共外交、民间外交,夯实两国关系的民意基础。

(作者系中国南海研究院海上丝绸之路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分享到:


相關文章: